性交体位

更新时间:2024-04-13 11:26

性交体位/性体位(sexual positions),指性交时根据两位或多位性行为参与者的生理、心理需要、个人爱好等而采用的相互配合的姿态和身体位置。

社会背景

动物中的交媾姿势存在种属专一的标准类型,在大多数灵长类动物中,雄性从背后跨在雌性身上。而人类之间性行为的动机、过程与效应更为复杂,不仅为了生殖繁衍的目的,而且为了表达和巩固爱与愉悦。在人类的性行为中,性交体位的变化与选择通常与诸多因素存在相关,包括身体特征、怀孕与否等生理因素,性行为主体间的权力动机、亲密动机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宗教、政治等宏观层面的文化因素。

相关研究

Ÿ 中国对于性交体位的研究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对于房事体位的记载,诸如在竹简写成的《合阴阳》中就已提出“十动”、“十修”、“十节”等性行为姿态,其中,“十节”指两性交合时所采用的十种不同的姿态与体位。此后,《素女经》提出九法(龙翻、虎步、猿搏、蝉附、龟腾、凤翔、吮毫、接鳞、鹤交颈);《洞玄子》总结出三十种性交姿势并认为“可谓括囊都尽”(叙绸缪、曝鳃鱼、麒麟角、蚕缠绵、龙宛转、鱼比目、燕同心、翡翠交、鸳鸯合、空翻蝶、背飞凫、偃盖松、临坛竹、鸾双舞、凤将雏、海鸥翔、野马跃、骥骋足、马摇蹄、白虎腾、玄蝉附、山羊对树、鹍鸡临场、丹穴凤游、玄溟鹏翥、吟猿抱树、猫鼠同穴、三春驴、秋狗);《玉房秘诀》等作品对于性交体位亦有妙论。此外,在《株林野史》、《肉蒲团》、《金瓶梅》等明清小说中也有对于性交体位的描写。

其他文明对于性交体位的经典研究,诸如:

Ø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在《爱经》中提出,女性可以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选择性交体位,以展示性爱之美与自己的魅力。

Ø古代印度的性学经典《欲经》中介绍了各种性交体位,并认为,有智慧的男子应该在与女子性交时采用各种姿势,从而获得女子的爱情、友谊和尊敬。

Ø日本江户时代的“四十八手”描绘男女之情的四十八种形态,这一名称后被借用于描述四十八种性爱体位。

Ÿ 对性交体位的研究涵盖范围广,包括但不限于对相关历史文献的考证与梳理、对从动物到人类性交体位进化与演变机制的研究、对多种或某种性交体位效应的实证研究、对特定人群(比如男同性恋群体、女权主义者群体等)性交体位影响因素的研究。,在性学研究中,研究的多集中于性交体位与受孕、健康等方面的关系探讨。

由于不同的性交体位会产生不同的效应,故关于性交体位的研究能够为人们提供科学合理选择各种体位的依据,从而在心理、生理、治疗与保健等方面有所助益。

Ø心理需求:性爱过程中,在双方/多方平等尊重、沟通协商的前提下,合理尝试与更换不同的性交体位能够不断产生新鲜感、激发性兴奋,提高性爱满意度,促进心理上的和谐与愉悦。

Ø生理需求:根据性行为中双方/多方的生理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能够更契合于其身体特征(比如身材、阴茎尺寸、阴道位置和长短),从而增进性生活的和谐度。

Ø保健需求:对于妊娠女性而言(尤其是中期或晚期),若采用传统男上女下体位(传教士体位)等可能会压迫孕妇腹部与腹中胎儿。若更换合适的体位,则既符合生理层面的保健需求,亦能提高心理层面的性爱满意度。

Ø 治疗需求:某些性功能障碍与性事不当有关,可以通过改变性爱体位等行为疗法使之康复。例如,男性的“不射精”与女性“性冷淡”等症状可以通过改变性体位而获得改善。

理念和看法

首先,我们提倡因爱而性、性爱合一的性爱关系,“愛情应该是一个灵魂对另一个灵魂的态度,而不是一个器官对另一个器官的反应”。在此基础上,对于性交体位的研究和选择是一种灵肉合一的艺术,也是关于性爱的自然要求与表达。

其次,性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尊重、自由平等是根本原则,在此原则下双方或多方进行有效沟通协商,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探索科学、适用的体位,从而提高性爱满意度,达到身心愉悦、幸福美满的境界。

最后,学习科学的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树立正确的性观念、做出负责任的人生选择,追求良好生活与良序社会。

常见误区

特定的性交体位不一定适合所有人,切勿盲目选择高难度或高危体位,体位的选择应建立在彼此知情同意、且适合双方/多方身心状况的基础上。

在单次或多次的性交行为中,体位的变换并非越多越好,高频率变换可能会带来新鲜感、也可能加剧疲惫,关键在于觉察自身与性伴侣的接受度和满意度,并及时进行有效沟通。

性交体位等性知识的学习与选择需有科学依据,切勿被伪科学误导、或过度迷信表演式、炫技式的性交影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