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4 13:45
总供给曲线(Aggregate supply curve)表明了价格与产量的相结合,即在某种价格水平时整个社会的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
总供给(Aggregate supply)是经济社会的总产量(或总产出),它描述了经济社会的基本资源用于生产时可能有的产量。一般而言,总供给主要是由生产性投入(最重要的是劳动与资本)的数量和这些投入组合的效率(即社会的技术)的决定的。
总供给函数(Aggregate supply function)是指总供给(或总产出)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以价格为纵坐标,总产出(或总收入)为横坐标的坐标系中,总供给函数的几何表示为总供给曲线。
所有厂商所愿意供给的产品总量取决于它们在提供这些产品时所得到的价格,以及它们在生产这些产品时所必须支付的劳动与其他生产要素的费用。因此,总供给曲线反映了要素市场(特别是劳动市场)与产品市场的状态。各派经济学家对总供给有不同的分析。这里,我们只从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角度,对总供给曲线进行简单说明。
总需求曲线是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价格水平与国民收入间的依存关系的曲线。所谓总需求是指整个经济社会在每一个价格水平下对产品和劳务的需求总量,它由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和国外需求构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价格水平提高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下降;当价格水平下降时,国民收入水平就上升。总需求曲线向下倾斜,其机制在于: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将会同时打破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在货币市场上,价格水平上升导致实际货币供给下降,从而使LM曲线向左移动,均衡利率水平上升,国民收入水平下降。在产品市场上,一方面由于利率水平上升造成投资需求下降(即利率效应),总需求随之下降;另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还导致人们的财富和实际收入水平下降以及该国出口产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需求下降,该国的出口也会减少、国外需求减少,进口增加。这样,随着价格水平的上升,总需求水平就会下降。
总需求曲线的斜率反映价格水平变动一定幅度使国民收入(或均衡支出水平)变动多少。IS曲线斜率不变时,LM曲线越陡,则LM移动时收入变动就越大,从而AD曲线越平缓;相反,LM曲线斜率不变时,IS曲线越平缓(即投资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或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LM曲线移动时收入变动越大,从而AD曲线也越平缓。
当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如政府支出扩大,或扩张性货币政策,都会使总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反之,则向左下方移动。
(1)货币工资W和价格P具有“刚性” ——不能调整。即货币工资不会轻易变动。提出背景:经济大萧条,劳动力和资本大量闲置。存在大量失业人口和生产能力。当产量增加时,对劳动的需求增加,但是货币工资和价格水平均不发生变化。
(2)凯恩斯研究的是短期的情况:没有时间来调整货币工资和价格。
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这表明,在既定的价格水平时,厂商愿意供给社会所需求的任何数量产品。凯恩斯的总供给曲线如图1所示。从图2可以看出,此时总供给曲线AS是一条水平线。水平的总供给曲线表明,在现行的价格水平下,企业愿意供给任何有需求的产品数量。
之所以存在这种情况是因为,凯恩斯认为,当社会上存在较为严重的失业时,厂商可以在现行工资水平之下得到它们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劳动力。当仅仅把工资作为生产成本时,这就意味着生产成本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从而价格水平也就不会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厂商愿意在现行价格之下供给任何数量的产品。隐含在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背后的思想是,由于存在着失业,企业可以在现行工资下获得他们需要的任意数量的劳动力。他们生产的平均成本因此被假定为不随产量水平的变化而变化。这样,在现行价格水平上,企业愿意供给任意所需求的产品数量。
应该指出的是,这种情况仅仅存在于失业较为严重时,例如,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的情况,因此,它仅仅是一种特例。凯恩斯提出这种观点与他的理论产生于1930年代大危机时期和运用了短期分析方法是相关的。
其经济含义是:在未达到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y0前,经济社会能够以大致不变的价格提供任何数量的国民收入,而在达到了y0后,不管价格被提到何种程度,国民收入不会增长,只会出现通货膨胀。这种假设反映了萧条时候,由于存在大量的闲置劳动力和资本,所以能够在保持一定价格水平的情况下,保证国民收入的增长(如图2所示的实线部分)。
如果说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显示的是一种极端情形,那么图3所给出的所谓古典总供给曲线则是另外一种极端情形。
可以看出,古典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线。这表明,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动,总供给量都是固定不变的。
古典总供给曲线基于下面的假定:
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它随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变化。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供给时,货币工资就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市场存在超额劳动需求时,货币工资就会提高。简单地说,在古典总供给理论的假定下,劳动市场的运行毫无摩擦,总能维护劳动力的充分就业。既然在劳动市场,在工资的灵活调整下充分就业的状态总能被维持,因此,无论价格水平如何变化,经济中的产量总是与劳动力充分就业下的产量即潜在产量相对应,这也就是说,因为全部劳动力都得到了就业,即使价格水平再上升,产量也无法增加,即国民收入已经实现了充分就业,无法再增加了。故而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与价格水平无关的垂直线。
从长期来看,经济是可以实现充分就业的,因此,古典总供给曲线也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但在短期中,经济并不一定总处于充分就业状态,因此,这种古典总供给曲线也是一种特例。
值得指出的是,虽然垂直的总供给曲线所依赖的假设,即货币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受到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们的指责。于是,垂直的总供给曲线在宏观经济学中又被称为长期总供给曲线。下面用图4来说明长期总供给曲线较严格的推导。
假定使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的价格水平和货币工资分别为P0和W0,相应地,均衡的实际工资为(W/P)f,按照“古典”经济理论的说法,此时均衡的就业量就是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Nf。将Nf代入生产函数,在(a)图4中就可得到产出量Yf,这一产量正是前面所说的充分就业产量。由于产量度 Yf对应于价格水平P0从而在(d)图中可以得到点J(Yf,Pf)。
如果价格水平从P0下降到P1,在货币工资可变的假定下,货币工资将不能维持在原来的W0水平上,因为在货币工资为W0下,价格水平的下降使得实际工资提高。这将导致对劳动的过剩供给,而可变的货币工资因劳动的过剩供给将会下降。因为工人们为了得到工作而互相竞争。于是,在图4的(c)图中,货币工资曲线将从W0下降到W1。为了使得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货币工资的这种下降同价格水平的下降是成比例的。因此,以前存在的实际工资(W/P)f得以维持不变。在这一实际工资的基础上,就业量仍等于Nf,从而Y仍等于Yf,在图4中的(d)图,可得到点K(Yf,P1)。
类似地,如果价格水平从P0上升到P2,则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就会从W0上升到W2,以使劳动市场恢复均衡,这时就业量仍为充分就业下的就业量Nf,从而相应的产量也就是充分就业下的产量Yf,于是在图4的(d)图中又得到点R(Yf ,P2)。用同样的方法,可以考察低于P1和高于P2的其他所有价格水平的情况。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有伸缩性的货币工资都会调整到充分就业的实际工资确定时为止。因此,对任何价格水平,产量都是充分就业的产量。将图4中(d)图的各点连接起来,便可得到一条位于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Y f上的垂线LAS,这就是长期总供给曲线。
以上两种特殊的总供给曲线的差别在于所根据的假设不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当存在失业时,工资变动不大或根本不能变(即工资具有刚性),从而失业会持续一段时期。古典总供给曲线所根据的假设是,工资具有完全的伸缩性,可以适应劳动供求关系的变动而迅速变动,从而通过工资的调节可以使劳动市场总处于充分就业的均衡状态。这两种情况实际上都不多见,所以,正常的总供给曲线介于这两种特例之间,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对于总供给,西方学者大都同意存在总供给曲线的说法,但是对于总供给曲线的形状,却有着不同的看法。水平的总供给曲线和垂直的总供给曲线都被认为是极端的情形。很多经济学家认为,在短期现实的总供给曲线更多地表现为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如图5所示。
当总需求变动,即总需求曲线移动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不同,所引起的价格与国民收入的变动情况也就不同。因此,在运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问题时,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小是很重要的。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大(即总供给曲线较为陡峭),说明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小。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小(即总供给曲线较为平坦),说明总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大。
总供给曲线的斜率取决于多种因素,例如,生产技术、生产要素的供给与价格等等。对这些问题这里就不多谈了。
与总需求曲线的移动相比,使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这里只能作简要的说明。
1、自然的和人为的灾祸;
2、技术变动;
3、工资率的变化;
4、生产能力的变动。
5、劳动意愿的变化。
总供给曲线的位置是不断变动的,这种变动说明了在既定价格水平之下,总供给量的变动。
在以工资有完全伸缩性的假说和市场完全竞争为基础的古典理论中,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梁小民,1993,P450,P464)。在这种情形中,无论总需求怎样变化,产出水平都不会发生移动,从而货币表现为中性,此时,货币中性还未做长期与短期的区分。
盯住单目标是可行的情形
与古典学派的工资完全伸缩性假设相反,传统凯恩斯主义认为名义工资是刚性的,由此可以导出向右上升的总供给曲线。在此情况下,货币扩张若能刺激有效需求,则货币就表现为非中性了。即货币能够对产出、就业等实际经济变量产生影响。
弗里德曼把通货膨胀预期考虑进来,从而区分了长短期菲利普斯曲线,并在此基础上首先区分了货币长期中性与短期非中性(曾令华,2000)。由于短期菲利普斯曲线是自左向右上下延伸的,从而货币政策在短期内是有效的,非中性的。但是由于预期可调整,因而从长期看来,菲利普斯曲线又是垂直的。这又导致了货币的长期中性。
长期和短期总供给曲线的区分在卢卡斯(Lucas,1972,1975)模型里得到了发展。它表明在通货膨胀预期不变的条件下,产出缺口与通货膨胀缺口之间存在正相关。这说明,在短期内物价稳定与经济增长之间有一定的替代性。但是,在理性预期的假设下,通货膨胀预期可快速调整,所以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这就再一次表明货币政策的长期中性和短期非中性。事实上,在这里,只有未预期到的货币变动才能影响产出,货币对产出不具有长期效应。如图6所示。
新凯恩斯主义的理论发展(参见戴维·罗默,1999,P358-388;奥利维尔·卜布兰查德,2002,P799-820)也表明短期总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这与货币主义和卢卡斯的观点是相近的。但是,由于交错定价、菜单成本以及竞争不充分的存在,即使货币政策能够被准确地预期到,货币政策依然是有效的。因为这三个因素的现实存在会导致工资、价格的粘性,从而使得总供给曲线呈倾斜状态。
不稳定或不确定的总供给曲线使得盯住单目标不可行
坚持稳定币值单一目标的学者,往往援引实际经济周期模型(real business cycle models)为理论依据。该理论认为随机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的主要根源,货币因素未被引入模型(戴维·罗默,1999,P188-210)。从而在这种理论中,货币就成了中性的了,即使在短期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曾对宏观经济理论产生了大的影响(格哈德·伊宁,2002,P6)。但是,由于其前提假设过于严格(完全竞争、完全信息、所有市场出清),很难在现实经济世界找到支撑,所以很快受到了近10多年一系列建立于严格微观经济基础研究上的新凯恩斯主义宏观经济模型的挑战(格哈德·伊宁,P6-8)。
总供给水平与价格水平同方向变动反映了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状况。具体来说,当物品市场上价格上升时,厂商可以为生产要素支付更高的报酬,从而就可以使用更多的生产要素,生产更多的产品。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在世界各国都有大量经验事实作支持。中国近20年来的经济运行情况也表明向右上方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是存在的,总的来说,关于货币政策的作用以及总供给曲线的形状,经济理论上的认识似乎逐渐地趋于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