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税务司

更新时间:2022-05-15 12:00

官名。掌全国关税行政及海关人员任免。清咸丰四年(1854),上海道吴健彰与英、法、美领事签订协定,组织海关税务委员会,三国各派一人为税务司,征收关税。名义上由清廷派司税管理,实际由英、法委员主持。

官制设置历史

太平天国占领天京后,清朝政府实际无力控制上海海关。在此情况下,1854年,英国法国美国三国驻上海领事馆联合与苏松太道(上海实际行政长官)吴建彰谈判,决定由三国各派税务司一个“协助”清朝政府征集关税。很快,这个委员会的职权扩充到了海关、航运甚至邮政管理方面。1859年,英国税务司李泰国(Horatio Nelsoa Lay,1832~1898)被清朝两江总督何桂清任命为总税务司,成为了中国海关的最高领导。1861年,这个职位得到清朝中央政府的确认。所属各海关、各置正、副税务司,亦由洋人担任。中国海关管理权从此完全由外人管辖。

光绪三十二年(1906)成立税务处,总税务司及各海关税务司皆改属税务处。但实权仍在洋员手中,况税务司依然主宰一切。任总税务者,以英人赫德(Robert Hart ,1835-1911)在任最久,自同治二年(1863)继李泰国任职,至光绪三十四年(1908)回国,前后四十八年,除海关大权外,对中国的内政外交,亦加干涉。总税务司的实际权势,在他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清会典·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为总理衙门所派,其各关税务司则由总税务司酌设,及各项办公外国人等均责成总税务司管理,凡关税由税务司经徵。”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五编第一章第四节:“ 奕䜣掌握了总理衙门以后,与外国侵略者有了更多的交往,而且任命 英国 人为总税务司。”

1865年,总税务司迁往北京,1929年迁回上海,1949年4月随中华民国政府迁往台湾。1949年5月在中国大陆被中国共产党下令中止职权。

1950年,末任外籍总税务司李度退休,海关总税务司改由本国籍人士担任。1991年,台湾省政府将海关总税务司署改制为关税总局,“海关总税务司”一职正式走入历史。

总税务司以“通令”作为行政形式,统管中国境内的所有海关,各海关设税务司一人,向总税务司汇报。总税务司的工作语言为英语。总税务司机构初期为英国人掌控,辛亥革命后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官员也逐渐进入。1929年后,中国本土官员开始进入总税务司上层领导职位。

历任总税务司

外国籍

[英]李泰国(Horatio Nelson Lay,1859年-1863年)

[英]赫德(Robert Hart,1863年-1911年)

[英]裴式楷(Robert Edward Bredon,1908年-1910年代理)

[英]安格联(Francis Aglen,1910年-1912年代理,1912年-1929年)

[英]梅乐和(Frederick Maze,1929年-1943年)

[美]李度(Lester Knox Little,1943年-1950年)

中国籍

罗庆祥(1950年-1955年代理)

方度(1950年-1960年代理,1960年6月24日-1960年7月24日实授)

张申福(1960年-1964年)

曲树桢(1966年-1971年)

王树德(1972年-1978年)

袁宝璧(1978年-1984年)

郑钦明(1984年-1987年)

黄清浔(1987年-1990年)

詹德和(1990年-1991年,后改组为财政部关税总局)

研究书目

久保亨 著,王小嘉 译:《走向自立之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中国的关税通货政策和经济发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赫德与总税务司制度的建立》

《近二十年来近代中国外籍税务司制度研究述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