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6 08:41
恰普素孜舞是塔吉克民间流传最广的一种舞蹈。主要流传于地处帕米尔高原东部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及邻近的莎车、叶城、泽普、皮山等县的塔吉克族聚居区。
塔吉克人对歌舞有特殊的爱好,不论男女老少,人人能歌善舞。凡传统节日及平日的亲友聚会,都要举行各种不同形式和不同规模的娱乐活动,恰普素孜是这一列活动中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塔吉克族山民生活在高原,日照强烈、空气稀薄,行动不能急促,需要缓冲,形成深吸慢呼的规律。因常穿软帮平底高靴行走,膝部比较松弛,微屈、脚腕灵活、脚掌平稳等特点,所以跳舞时膝部习惯地保持微屈,步法沉稳有力,动作柔韧而富有弹性。
塔吉克族的生活形象和服饰增添了舞蹈的民族色彩:男子面庞黑红,高鼻深目,浓眉长睫,两眼闪烁发光,棉帽有彩色图案,黑羔皮里子翻出一条毛边,紧扎腰带,穿着红色尖头软底长靴,靴筒上端露出编织有花色图案的羊毛线袜,伫立不动时,英姿神态十分动人,舞动起来时,有鹰隼穿云破雾的气势、豪迈洒脱的形象,令人赞叹不已。妇女舞蹈时,含蓄优美,一手拉裙,一手扶着披在绣花棉帽上的纱巾,手腕微挑,平稳前进。花帽前额绣有艳丽的图案,还挂着帘状装饰性的小银坠,随着舞动叮叮作响。舞者细碎匀你的步伐,轻盈婀娜的体态,像美丽的水禽在湖面泛游,那飘动的服饰宛如一片涟漪。
塔吉克族舞蹈风格的特殊性,还常表现在乐、舞两者交织进行的方式上,其旋律往往在弱拍开始,脚步要合着节奏的强拍,手、上身姿态又要与旋律强弱起伏吻合,从而加大了表演难度。塔吉克族从孩童时就已熟悉这种节奏,擅长此类舞蹈,但他人不下番功夫就很难合上节奏起舞或缺少风韵,塔吉克族舞蹈艺术特色的形成和伴奏乐器以及特有的演奏方法分不开。
鹰笛用鹰的翅膀骨制成,是塔吉克族最典型的乐器,有悠久的历史,其形状与1959年于新疆巴楚县脱库孜萨来出土的南北朝的骨笛残部相近。据唐段成式《酉阳杂俎》载:“有人以猿骨为笛,吹之,其声轻圆,胜于丝竹。”可见骨笛历史悠久,取材多样,而鹰笛更为优美动听、更富有高原特色。这种鹰笛吹奏技法很难掌握,但所吹奏出的音调则非常别致、美妙。
手鼓是塔吉克族舞蹈伴奏的主要乐器,两名妇女敲打一面手鼓,其他民族则罕见。鼓点有多种固定的套路与名称,如“阿路卡托曼”“瓦拉瓦拉赫克”等,都能奏出简单的和声。在赛马、叼羊时同时击奏几面手鼓,鼓点激动人心,骑手和马更勇猛追逐。乐器也有特点,如拉巴甫(热瓦甫)比维吾尔族小,用杏木制成。
恰普素孜一词,塔吉克语为“快速”、“熟练”之意,是塔吉克族民间歌舞曲中特有的一种节奏型,凡按这种节奏所进行的民间歌舞,都可称之为恰普素孜。
恰普素孜在民间也有“鹰的舞蹈”之称,因为该舞的突出特征,就是将鹰的各种姿态概括为基本舞姿,以此来反映塔吉克人民的生活,情感和理想。塔吉克民族素有“鹰的民族”、“帕米尔雄鹰”、“鹰一样的人民”等美称。在现实生活中,塔吉克人民向来以特殊的眼光看待鹰,视它为百禽之首,是忠诚、仁慈、勇敢、坚强、正义的象征。那些胸怀宽广,心地善良,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助人为乐的人,常被人们比作鹰。在“叼羊”活动中,那些能够夺得羔羊的优胜者,会被赞誉为“一只雄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鹰在塔吉克人心目中的位置,以及恰普素孜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了。
关于恰普素孜的历史,在塔什库尔干一带有很多民间传说。据塔吉克族女诗人阿提坎姆.扎米尔介绍,其中有一则讲道:古时候,在慕士塔峰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名叫瓦法的小伙子和一个叫古丽米合尔的姑娘,从十二岁起便给巴依萨比尔做奴隶。他们白天在外放牧,晚上只能睡在羊圈里。天长日久,两人在患难中相爱了。萨比尔知道后,一心要把两人拆散。他将瓦法打发到远离村庄的大山深处去放牧,而把古丽米合尔关在深宅大院里做家务。一对恋人天各一方,但两人都无法丢开对对方的思念。一天瓦法将羊群赶到一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自己则坐在山顶上,含泪唱起了思念亲人的歌。突然传来一阵嗡嗡声响,瓦法应声望去,只见一只雄鹰为了拯救他的羊群正在和恶狼厮杀。他立即弯弓搭箭射向恶狼。当他来到鹰的身边时,鹰已负伤垂死。这时鹰睁开眼睛,忽作人语:“我已经不行了,你杀了我,用翅膀做一对笛子当作为的遗物吧!”瓦法含泪从鹰身上取下了中空的翅骨,做成了三个音孔的“那艺”(即“鹰骨笛”)。从此,那艺声取代了瓦法忧伤的歌声。当古丽米合尔知道这笛声是瓦法的心声时,想念亲人的愿望更加强烈了。每次打水来到河边,她总要驻足良久听那笛声。一天,当古丽米合尔又来到河边时,一群鹰正和着轻柔美妙的笛声舒展着翅膀在空中自由翱翔。见此情景,她立即伸开双,臂伴着笛声模仿鹰的飞翔动作跳了起来。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姑娘将这些动作串连成优美的舞蹈,并一直流传至今,形成为塔吉克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恰普素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