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山

更新时间:2024-09-11 11:26

悬山也是属于一种常见的建筑,它有前后两坡,从基座结构、柱网分布到正身梁架、屋面瓦饰、脊饰等与两坡硬山基本相同,没有大的区别。所不同的是它的屋面悬挑出山墙以外,檩桁未被封护在墙体以内,而悬在半空,故名悬山亦称挑山,悬山式建筑整体造型比硬山式建筑要活泼一些。

简介

中国古代建筑,从平面上分,有长方形、方形、网形、三角、五边、六边、八边、扇形以及由若干长方形和方形平面组合而成的曲尺、凸字、凹字、十字、工字等形式,而以长方形及方形平面为最基本。从建筑顶部的外部形象上分,有硬山顶、悬山顶、歇山顶庑殿顶攒尖顶盔顶、单坡顶、穹隆顶、圆券顶、平顶等各式单体屋顶类型,另有就是由这些不同单体屋顶组合而成的形式。其中,硬山、悬山、庑殿、歇山、攒尖式建筑,都是在相同的长方形平面上,在基本一致的构架原则下,产生出的几种最基本的屋顶形式,是中国古代建筑最常见、最规矩的做法,古建筑行业习惯上将之作为官式建筑中的“正式建筑”,其他形式的建筑则笼统地称为“杂式建筑”。

悬山是两坡形屋顶形式之一,屋面伸出山墙之外,所以民间也称其为“挑山”、“出山”。悬山屋顶的型制较为原始,因为早年制砖业不很发达,墙垣用土。为保护山墙免遭风雨浸蚀就需将屋面挑出墙外,因此这种屋顶形式最大量的被用于普通的民间居室之上。

汉代画像石、明器、魏晋石窟的壁画及后世绘画等间接的资料中,都没有见到悬山顶建筑用于较重要的建筑之中,可见其等级更次于庑殿歇山。随着砖墙的普遍使用悬山逐渐为硬山所取代,在中国古代社会晚期中原、江南等地悬山顶建筑已很少使用,但在南方较偏远的乡村、山区还在大量运用。

分类

以建筑外形及屋面做法分,悬山建筑可分为大屋脊悬山和卷棚悬山两种。

大屋脊悬山前后屋面相交处有一条正脊,将屋面截然分为两坡。常见者有五檩悬山、七檩悬山以及五檩中柱式、七檩中柱式悬山(后两种多用作门庑)。

卷棚悬山脊部置双檩,屋面无正脊,前后两坡屋面在脊部形成过陇脊。常见者有四檩卷棚、六檩卷棚、八檩卷棚等。还有一种将两种悬山结合起来,勾连搭接,称为一殿一卷,这种形式常用于垂花门

悬山结构特点

悬山结构的檩木悬挑出梢,使屋面向两侧延伸,在山面形成出沿,有防止雨水侵蚀墙身的作用。但檩木出梢也带来了山面木构架暴露在外的缺点,对于建筑外形的美观和保护木构架端头是有影响的。于是,匠人们便在挑出的檩木外端钉一道随屋面坡度弯曲的人字形厚木板,从而使暴露的檩木得到掩盖和遮护,这种结构叫博风板(或作搏风板、博缝板等)。博风板的尺度与檩子或椽子成正比。用于悬山建筑的博风板,最下面一块要做博风头,形似箍头枋之霸王拳头。

为了加强对出梢檩木的支撑,在其下施燕尾枋,高、厚均同垫板,安装在排山梁架的外侧,形式上可以看作是内侧檩垫板向出梢部分的延伸和收头,但实际上二者在构造上没有任何关系。燕尾枋下面的枋子出头为箍头枋,既具有拉结柱子的作用,又有装饰功能,

悬山梢檩出梢尺寸的多少,清式有两种规定:一种是由山面柱中向外挑出四椽四档,另一种是由山面柱中向外挑出尺寸等于檐出尺寸。

与悬山建筑山面构架有关系的山墙,也有不同的做法。常见的有三种:

第一种是满砌式,即墙面一直封砌到顶,仅把檩子挑出部分及燕尾枋露在外面。

第二种是五花山(墙)的做法,山墙只砌于每层梁架的下皮,随着梁架的举架层次砌成阶梯状,将梁架暴露在外面,余下的梁架间的三角形空当称为“象眼”,用木板封堵称为象眼板。五花山墙的做法是悬山建筑所独有的,它的优点在于木构架的透风防腐,同时改变了墙面平板单调的外形,美观了房屋建筑的立面。

第三种是半砌式,山墙只彻在大柁下面,主梁以上木构全部外露,梁架之间的空当用木板(封山板)来封堵。这种做法山面外露的梁架常做彩画,也具有较强的装饰效果。

此外,还有一种五花山结合半砌式的做法,即下部为五花山墙砌法,但并不通上而砌,而将其以上的梁架又全部外露,其山墙形成的折阶数要少于一般的五花山墙,通常前后总共只有三阶,故或谓之三花山墙。这种做法常用在前后廊式悬山建筑,前后廊部位山墙砌至穿插枋下,之间的屋身山墙砌至大梁或随梁枋下。

官式硬山建筑的山花常以方砖贴出模仿悬山的假博风,宫廷中甚至还以琉璃砖镶嵌出山墙上部的梁架图案,形成类似于悬山的五花山墙或半砌式山墙的外观形式。

发展历史

悬山应该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法,也是我国一般建筑中最常见、最基本的形式。从相关材料反映的情况看,唐以前重要建筑都不采用悬山顶。山东肥城孝堂山汉郭巨祠、北魏宁懋石室为悬山顶,其他如汉画像和明器中也仅见用于民间建筑。南北朝迄唐的石刻、壁画和建筑实物中,同样如此,凡属较重要的建筑都未用悬山。宋画《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汴梁街道,其城门门楼用庑殿顶,酒楼用歇山顶,而一般店肆及民居则用悬山顶。明清时期的情况仍然如此,虽然宋、元以来有一些寺观的正殿采用悬山顶,但毕竟属极少数,且寺观的规模一般都不算大,大多数情况下也像硬山建筑一样,至多用为宫殿、寺观中的配殿、附属用房及园林建筑。

也许正因为如此,在宋《营造法式》中对这种民居中广泛使用的两坡顶没有一个能反映其特色的名称,仅仅是用“不厦两头造”来和本是由其发展而来的“厦两头造”(歇山)对应而称,表明它是一种两头没有出“厦”(披檐坡)的房屋,而在其他宋代文献中有称其为“两厦”(又写作“两下”)、“直废造”的。清式悬山出梢,在宋式中谓之“出际”,出际的长度和房屋进深、山尖高度有直接关系:房屋深、山墙宽,则山尖高,出际也就长;房屋浅。山墙窄,山尖低,则出际可以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