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8 16:15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瓜敦公路甜水井南侧1.5千米处。遗址开创于西汉武帝元鼎至征和(前111年至前92年)约30年间。1987年,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悬泉置遗址。遗址总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
西汉武帝元鼎至征和(前111年至前92年)约30年间,悬泉置开创。元鼎时,称“悬泉邮”。昭帝时,称“悬泉置”。东汉,又称“悬泉驿”。
魏晋时期,被改做他用。
唐代,复称“悬泉驿”。
宋代以后,逐渐废弃。悬泉置从开创到废弃,延续了400余年。
1990年10月至1992年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敦煌甜水井附近的汉代悬泉置遗址进行全面清理发掘。
1991年,悬泉置遗址被评为十大考古发现和“八五”期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
悬泉置遗址包括主体建筑、灰区、马厩及其附属建筑,总占地面积22500平方米。悬泉置内部机构相当完善由置、厩、传舍、厨四大机构组成。汉代遗迹,主体部分是50×50米见方的坞院,门东向。坞墙用土坯砌成,墙体内外用草拌泥涂抹数层。墙基宽1.5米至2米,残高0.8米。坞院内现存房屋残址27间,主要集中在西坞墙和北坞墙内侧。房屋有长方形、正方形两种,个别有套间。马厩分布在坞院外侧的西南角,有小门与坞院相通,墙基宽0.5米,残高1米,内部有规律的分布着数排木桩。北墙和东墙上房子较多,有12间,大小不一,多有套间,面积均较大,为主要办公用房;东门外南侧有一组建筑,从遗迹推测,原有房屋5间,现保存较好的仅2间,估计为门卫戍守住所,很可能就是汉简中记载的“非常屋”。
悬泉置遗址共出土文物约7万件,其中简牍3.5万枚,有字简牍2至3万枚。悬泉简牍中的纪年简共出土1875枚,最早的纪年为西汉武帝太始三年(前94年),最晚的为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年),以西汉宜、元、成帝时期的纪年简最多。以及锦书、纸文书、文房用品、生产生活用具、箭簇兵器等。
悬泉置遗址因出土的汉简上书“悬泉置”三字而定名。究其原因,该遗址地处火焰山一冲积扇台地上,其东南侧有一山谷,进谷中两公里处,有一水泉,此泉非像常见之泉出于泉眼,而是自山崖石缝中悬空而出,今人谓之“吊吊水”,古称“悬泉”。《西凉录·异物志》有载:“侧出悬崖,故曰悬泉。”
传说在汉武帝时期,被称为“贰师将军”的李广利西征大宛取得大胜班师回京,途经敦煌时,天气炎热,人困马乏,携带的水早已喝完,战士们体力不支纷纷倒在戈壁滩上。而荒山周围一直找不到水源,李广利心急如焚,决定亲自去找水。他来到南面山中,发现山是秃山,寸草不生,谷是干谷,滴水不见,走进山谷时却被迎面的悬崖挡住了去路,崖上还刻有“滴水石”。李广利见此不由怒发冲冠, 拍打着山石说:“滴水石,不见水,戏弄行人,徒有其名,毁我三军,留它何用?”于是便拔剑上前奋力一劈,瞬间青石抖动,火花四迸;第二剑劈下去, 四周黄沙四起,天昏地暗;第三剑刺进去, 顿时岩石开口,一股清泉水从石缝中汩汩涌出。战士们欢腾雀跃,争相痛饮。李广利将军开凿的悬泉水成为百里无人区内的生命之源,延续着沙漠里生命的希望。为纪念李广利将军,当地的人们便将此泉命名为“贰师泉”,也就是后来的“悬泉”,又在旁边修建了一座贰师庙,庙里供奉李广利像,并在此设置了驿站,供过往军队、使者歇息。
悬泉置遗址的发现证实了中国汉代邮政机关的存在,大量的驿置文书为研究汉代郡县建制提供了有力的实物依据,同时也为汉代以后驿城建制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悬泉置遗址的发现,明确了中国汉代东西交通线的位置,见证了丝绸之路的存在;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数量众多的简牍为研究中国两汉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交通、邮驿、民族、文化、习俗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悬泉置遗址出土的麻纸,为中国研究纸的发展变化提供了较多的实物资料。
悬泉置处在安西至敦煌的交通枢纽要塞,且临近水源,其选址科学合理,属于典型的绿洲文化,值得今人学习和借鉴;悬泉置采用坞堡式院落建筑形式,内部格局得当,为研究甘肃沙漠地区的建筑特色与沿革提供了良好的实例,在建筑学方面有一定的科学研究价值。
1992年,悬泉置遗址被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3年,悬泉置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悬泉置遗址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6月22日,悬泉置遗址作为中国、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遗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悬泉置遗址位于甘肃省敦煌市瓜敦公路甜水井南侧1.5千米处的戈壁上。
自驾:从敦煌市区出发,到达甜水井后再向东南方向行驶约2千米,到达悬泉置遗址。
全天。
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