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4 01:51
《情史》一名《情史类略》,又名《情天宝鉴》,为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编纂成的短篇小说集,编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以前。
该小说集有的描述了封建统治者荒淫无耻的生活;有的展示了封建道德束缚下不幸者的遭遇;有的表现了正式婚姻以外的男女关系,它是封建婚姻制度下恋情畸形发展的实录;有的歌颂了青年男女的忠贞爱情;还有的记录了神鬼妖怪和人的关系。总之,该书透露了封建社会各朝代间林林总总的男女情态,从中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现实。
卷一名情贞类,收故事四十八则,其共性在于讴歌忠贞的感情,《绿珠》是这部分的代表作。绿珠是晋石崇的宠妾,石崇被杀,绿珠堕楼殉情。除《绿珠》外,《杨娼》《关盼》亦别具特色。
卷二名情缘类,收故事三十四则,其共性在于展示男女之间有缘千里相会。《玉堂春》较为突出。玉堂春爱上了显宦之子王舜卿,历经种种磨难,终于成为夫妻。《单飞英》《刘奇》也为上乘之作。
卷三名情私类,收故事二十三条,其共性在于描述男女私情配为夫妻,以《贾午》为典型。贾午与韩寿有私情,后结为夫妻。
卷四名情侠类,收故事四十则,其共性在于赞扬女子自由择配的精神。《红拂女》讲述红拂爱慕李靖,毅然夜奔李靖,英雄美人得以终身厮守。
卷五名情豪类,收故事五十则,其共性在于描摹以情爱为赏玩对象的人的行为。
卷六名情爱类,收故事二十四则。
卷七名情痴类,收故事二十则。卷八名情感类,收故事二十六则,多写男女之间以情相动事。《孟姜》讲述孟姜之夫死于长城之役,孟姜哭倒长城始见其骨。卷九名情幻类,收故事三十二则,其共性在于介绍梦中情爱。例如《张倩女》的女主角魂随恋人,以成其事。
卷十名情灵类,收故事四十一则,其共性在于刻画了相爱男女至死不渝的形象。《祝英台》讲述祝英台爱上梁山伯,不遂,投坟殉情。
卷十一名情化类,收故事十八则,其共性在于叙述恋人爱而不得,化为异物以续其情。以《望夫石》为例,一女思夫,化为石头。
卷十二名情媒类,收故事二十七则,其共性在于记录男女爱情的传播媒介。《于祐》是其代表。于祐偶拾红叶,遂得佳配。
卷十三名情憾类,收故事三十九则,其共性在于感叹男女相爱不得,遂为终身之恨。《谈生》讲述谈生和一鬼女相爱,被迫分离,抱恨一生。
卷十四名情仇类,收故事四十四则,其共性在于介绍男女爱情化为怨恨。《杜十娘》讲述李甲负心,杜十娘万念俱灰,投江而死。
卷十五名情芽类,收故事二十七则。
卷十六名情报类,收故事十九则,其共性在于描写男女感情纠结报应。《满少卿》为后世流传.满少卿负心害妻遭报。
卷十七名情秽类,收故事三十九则,其共性在于叙说男女淫秽之事。
卷十八名情累类,收故事二十六则,其共性在于记录为情所累,名利乃至性命均受到危害。《柳耆卿》即是--例,柳耆卿求一女不得,反污声名。
卷十九名情疑类,收故事五十五则。
卷二十名情鬼类收故事三十九则,其共性在于以人鬼之恋为主题,《崔少府女》讲述卢充爱上了鬼女崔氏,成一世佳话。
卷二十一名情妖类,收故事六十九则,其共性在于大量描绘人妖之恋,各种动植物均可化为人类与人恋爱。
卷二十二名情外类,收故事四十一则。
卷二十三名情通类,收故事四十八则,其共性在于肯定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均可有感情产生。
卷二十四名情迹类,收故事六十三则,主要讲相思男女以诗文的形式抒发情怀之事。
该书选录《列女传》《搜神记》《世说新语》《太平广记》《夷坚志》《唐宋传奇集》《玉堂闲话》《青楼集》等,以至明人笔记戏曲、小说中有关男女的情爱故事纂辑而成,也有若干篇出于作者自撰。
《情史》的问世时间在冯梦龙另一部著作《古今谭概》之后,因为书中评语多次提到了“《谭概》评云”。《谭概》在万历四十八年(1620)改名《古今笑》。《情史》既不称其为《古今笑》,而称其旧名,知编于万历四十八年以前。
《情史》一书,一般认为是冯梦龙所编,原刊本所署之“詹詹外史”是冯梦龙的别号,但“詹詹外史”究竟是否为冯梦龙别号,尚无充分证据。
宋徽宗
宋徽宗经常微服出宫,某次出宫便看上了名妓李师师,因为李师师还有其他入幕之宾如周邦彦、贾奕等,为徽宗撞见,于是于是大笔一挥,将这二位股胧之臣赶出京城,贬至荒远地方作官,眼不见为净。
李隆基
唐代皇帝。他抢儿媳当老婆,还连带着国破家亡,七老八十了尚对杨玉环念念不忘。然而作为一个男人,在危难之时以牺牲女人性命求自保,事后再来追悔,却是令人不齿的。
沧州李氏女
沧州李氏女嫁给邓廉不足一年,邓廉便死了,李氏年仅十八,至此每天吃素,为其夫婿守孝六七年,忽然有段时间日日做梦梦见一俊男对其示好,李氏于是惶惶不可终日,为免再作此梦,竟从此不修边幅,自毁容貌,以示节烈。
冯氏将情提升至至高无上的地位。冯梦龙认为情生万物:“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并认为“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情的广泛性,冯氏的情不仅仅局限于男女爱情,而是囊括了世间一切情感。包括父子亲情,君臣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谊等等。“子有情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
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冯梦龙又将情作为世俗伦理道德的评判标准:“无情之夫,必不能为义夫;无情之妇,必不能为节妇。世儒但知理为情之范,熟知情为理之维乎。”认为只要有情,“妾而报妇之志,妇之可也。女昌而行妾之事焉,妾之可也。彼以情许人,吾因以情许之。彼以真情殉人,吾不得复以杂情疑之。
最后得出结论,冯梦龙提出情乃凌驾于生命之上的存在,认为人可以为情生为情死,情却不会因人的生死而消亡,对情的存在表达了无限向往和高度礼赞。
该书的编撰方式采用的是类书的编撰方法,但又有所改进。其所采用的是“双层分类”的方法,这是在早期的单层分类方式上的改进。比如《世说新语》一书就是采用的单层分类方法,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部,这是早期的分类方法。发展到《情史》,冯梦龙一方面借鉴了像《世说新语》之类的类书编撰方法,另一方面,又将之细化,具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且美观大方,一目了然,便于读者阅读。
《情史》为后世小说戏曲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就小说而言,凌蒙初的《初、二刻拍案惊奇》见于《情史》的就有十三篇;天然痴叟的《石头点头》十四篇中,入话或正话见于《情史》的有九篇;其他如《西湖二集》《欢喜冤家》都有见于《情史》的作品。若干散佚的作品赖此书而保存。《情史》是研究古代小说史、戏曲史及晚明社会文学思潮的重要资料。
现存主要版本有明末东溪堂藏版本,藏上海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清初芥子园刊本;清嘉庆十四年(1809)刊本;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三让堂刊本;清经国堂刊本;清光绪二十年(1894)上海石印本;清平妖堂刊本;民国上海会文堂书局排印本。1985年台湾天一出版社“明清善本小说丛刊”影印清初刊本,1986年春风文艺出版社排印本,1991年岳麓书社排印芥子园刊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本小说集成”1993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冯梦龙全集”影印东溪堂藏版本,1993年江苏古籍出版社“冯梦龙全集”排印本。
冯梦龙(1574年—1646年),明代通俗文学家、戏曲家,字犹龙,一字耳犹,号姑苏词奴、顾曲散人、墨憨斋主人、墨憨子、茂苑野史民、龙子犹等,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少有才气,与兄冯梦桂、弟冯梦熊并称“吴下三冯”。在科举上,冯梦龙一生不得意,遂将主要精力集中于搜集、整理通俗文学上。他的代表作品是《喻世明言》(旧题《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等小说,世称三言,代表了明代拟话本小说的成就。此外,他还编辑了《古今谭概》《情史》等笔记故事,并鉴定了《有商志传》《有夏志传》《盘古至唐虞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