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妃

更新时间:2024-04-23 14:06

贞顺懿恭惠妃刘氏(?—1463年),明英宗朱祁镇的嫔妃,初封敬妃。

钟情独至

刘敬妃的年纪比英宗大很多,也未生育子女,但她很得明英宗的宠爱,册为敬妃,《万历野获编》记载:“上钟情独至矣”。

天顺七年(1463)七月,刘敬妃薨逝。当时英宗自己也得了病,却为她辍朝五日,并下令皇太子以下的百官皆在灵柩前为她行礼,又不顾病体亲自为她制定葬礼的细节,恩礼独厚。她的一切祭葬之体,比明成祖“昭献王贵妃”的规格还稍高,其他妃嫔的葬礼则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刘氏追尊为惠妃,册谥四字贞顺懿恭。

4个月后,即天顺八年正月十六日(1464年2月23日),明英宗驾崩。临终前,他特意把皇太子朱见深明宪宗)和太监牛玉等人召到病榻前,遗命:钱皇后将来去世,与他合葬,同时刘敬妃亦须迁来合葬。

明宪宗的生母孝肃周太后欲独尊自己,在英宗的钱皇后尊为太后、死后是否与英宗合葬问题上多方阻挠,两次在朝廷引发群臣的反对浪潮,阁臣彭时、礼臣姚夔等人力诤,且将英宗的遗命摆出,周太后才被迫作罢,勉强同意钱皇后与英宗合葬裕陵,同时又暗中在陵墓作手脚,将钱皇后与英宗相通的左室墓道堵死,只留自己的右室墓道与英宗的中室相通,以便在阴间自己能独占皇宠。

孝庄睿皇后钱氏是明英宗的结发妻,深得英宗爱敬,与英宗合葬尚且如此波折,作为妃妾的刘敬妃自然更没指望与英宗合葬了。另外,明朝在英宗以前,只有皇后与嗣皇帝生母才能与皇帝合葬,没有妃嫔与皇帝合葬的先例。所以明宪宗最终没有尊从遗诏将父亲的爱妃刘敬妃迁去裕陵合葬,而是让她单独葬在别处。

葬地考证

明宪宗并未依从遗诏将刘敬妃迁去与父亲合葬,而刘敬妃也没有和其他妃嫔同葬金山(今北京西郊)。

关于她的葬地,《明实录》中未载。《日下旧闻考》转引《嘉靖祀典》则云,“贞顺懿恭惠妃葬桃山。”成书于嘉靖时期的郑晓《今言》中也写道,“英宗遗诏,皇妃他日宜合葬。惠妃亦须迁来,以后诸妃次第祔葬。今止睿皇后合葬裕陵,诸妃皆葬金山,惠妃尚葬桃山,竟无陪葬者。”言明惠妃葬地为“桃山”。万历年间徐学聚《国朝典汇》、蒋一葵《长安客话》,以及清人毛奇龄《胜朝彤史拾遗记》各书中,也都引用了这则文字,只是细节略有出入而已(《长》将“桃山“误为“枕山”,《彤》将惠妃误姓胡氏)。而同样是在《国朝典汇》中,对英宗诸妃葬处的叙述,除了引用《今言》“诸妃皆葬金山,惠妃尚葬桃山”的记载外,又有“十八妃,一葬绵山”的记录,但未注明出自何典。查《万历野获编》,其中有“今祀典载裕陵十八妃。一葬绵山。余皆金山。意者绵山为刘妃乎?”可见《嘉靖祀典》中,还曾将惠妃葬处称作“绵山”。

绵山,据康熙《顺天府志》载,在昌平州城“东十五里,上有古道场。”,清初李因笃《芹城小志》亦载,“绵山在州东十五里,或名宜山。”今昌平区东棉山村附近即其故地。在明时,这里曾被作为皇家园茔使用,《府志》中记有“仁宗二子,蕲献王墓、滕怀王墓,俱在昌平州东九里绵山。”但却没有惠妃墓的记载。顾炎武《昌平山水记》则言,昌平“东山口(按《日下旧闻考》,距州城八里)迤东有刘惠妃之墓,英宗妃也。又东八里绵山,有蕲献王、滕怀王之墓,仁宗子也。”可见惠妃墓是在绵山以西,并非在绵山上。故而其葬处的确切地名,应该就是“桃山”,那里可能只是一个长满桃树的小山包,因为名气不如绵山响亮而又挨近绵山,故而每每被人在文献中笼统的称作绵山。此外,“绵山”一称,自元代即已存在,《顺天府志》所谓绵山上的古道场,应该就是《元一统志》所载元代绵山寺的旧址,所以并不存在之前称“桃山”之后改名“绵山”的可能;同时,在现存史籍中,绵山除别称“宜山”外,又有九里山的称谓(九里山,因山形绵延九年而得名。隆庆《昌平州志》载,“九里山在城东十里,一名绵山,又名宜山。”这里踞州城距离的差异,可能与参照村落不同有关。今天昌平的九里山和棉山村被公路和水渠隔成了南北两处),但并无“桃山”的记述留下来,由此我们可以推定,刘氏的葬处,应该是今天棉山村以西至东山口(今十三陵东南坝基)的某处高地。

史料记载

《明史》

卷59 志第三十五 礼十三(凶礼二)

○皇妃等丧葬

天顺七年,敬妃刘氏薨。辍朝五日,帝服浅淡黄衣于奉天门视事,百官浅淡色衣、乌纱帽、黑角带朝参。册文置灵柩前,皇太子以下行三献礼。灵柩前仪仗,内使女乐二十四人,花幡、雪柳女队子二十人,女将军十一人。自初丧至期年辞灵,各于常祭外增祭一坛。

《万历野获编》

卷3:

【英宗敬妃丧礼】英宗敬妃刘氏之薨,距上升遐数月耳,其丧礼皆上手定,恩礼独厚,辍朝五日,赠惠妃册谥贞顺懿恭。一切祭葬之体,视文庙昭献王贵妃有加焉,他妃所不论也。时,刘氏虽久承恩,然未有所出,则上钟情独至矣。帝辍朝五日,帝服浅淡黄衣于奉天门视事,百官浅淡色衣、乌纱帽、黑角带朝参。册文置灵柩前,皇太子以下行三献礼。灵柩前仪仗,内使女乐二十四人,花幡、雪柳女队子二十人,女将军十一人。自初丧至期年辞灵,各于常祭外增祭一坛。

次年一月英宗大渐时,召太子及太监牛玉等至御榻前,口谕命太子百日后即成婚,嘱咐太子(宪宗),“皇后(孝庄钱皇后)他日寿终宜合葬,惠妃亦须迁来,以后诸妃次第祔葬,盖亦必欲祔葬山陵也,少顷而上宾天矣。盖始终眷念刘氏如此。”但嗣帝宪宗并未依从英宗遗诏,其后成化四年,孝庄太后崩时,孝肃周后恐身后不得同穴,至欲别葬孝庄于他所。赖阁臣彭时等,及礼臣姚夔等力诤,且述英宗遗命,当时李贤曾纪于阁下。宪宗始婉达孝肃,得并入玄宫,将钱皇后与父皇合葬(孝宗时,宪宗生母孝肃后周氏亦葬入英宗裕陵),而英宗诸妃(共十八妃),除惠妃早薨另葬外,“俱葬金山。”而惠妃之得祔与否,则未详考。但今《祀典》载裕陵十八妃,一葬绵山,余皆金山,意者绵山为刘妃乎?

补遗卷一:

【妃谥】本朝典制,大行皇帝尊谥十七字,大行皇后十二字,皇妃及太子与太子妃止二字而已......至天顺七年,敬妃刘氏薨,上辍朝五日,特赠惠妃谥贞顺懿恭,盖仿文皇诸妃例。然前是天顺五年,宣庙贤妃吴氏薨,上仅辍朝一日,谥曰荣思。妃故景帝生母,景泰即帝位,尊为皇太后,上复辟仍为贤妃,而丧礼仅止此,曾不敢望敬妃万一。上友于素笃,惟此举似有遗憾。

影视形象

2016年电视剧《女医·明妃传》:袁冰妍饰演刘敬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