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0 20:22
《感二鸟赋》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赋。此赋正文前有序,序中用对比手法,写作者才高品正但不被人赏识录用,而两只无知禽鸟,“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却“反得蒙采擢荐进”,深刻地揭露了统治者埋没人才、荒恤国政的无知而可耻的行径。正文用感叹独白的形式来抒发作者心中对“惟进退之殊异”的不合理现象的耿耿怨气,哀叹自己命运坎坷到连两只鸟都不如。在艺术表现上,此赋少用典故,多用口语,句式趋向于散文化,使全赋曲曲折折,一唱三叹,通过人与鸟的鲜明对比,不仅写怀才不遇,还寄托着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开创事业的理想。
感二鸟赋1(并序)
贞元十一年2,五月戊辰3,愈东归4。癸酉5,自潼关6出,息于河之阴7。时始8去京师,有不遇时之叹。见行有笼白乌、白鸜鹆而西9者,号10于道曰:“某土之守某官11,使使者进于天子12。”东西行者13皆避路,莫敢正目14焉。
因窃15自悲,幸生天下无事时,承先人之遗业16,不识干戈、耒耜、攻守、耕获之勤17,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其行已不敢有愧于道18,其闲居思念前古当今之故19,亦仅志20其一二大者焉。选举于有司21,与百十人偕进退22,曾不得名荐书23,齿下士于24朝,以仰望天子之光明。今是鸟也,惟以羽毛之异,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25者,乃反得蒙采擢26荐进,光耀如此27。故为赋以自悼28,且明夫遭时29者,虽小善必达30,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31焉。其辞曰:
吾何归乎!吾将既行而后思32。诚不足以自存33,苟有食其34从之。出国门而东鹜35,触白日之隆景36;时返顾以流涕,念西路之羌永37。过潼关而坐息38,窥黄流39之奔猛;感二鸟之无知,方蒙恩而入幸40;惟进退之殊异41,增余怀之耿耿42;彼中心之何嘉43?徒外饰焉是逞44。余生命之湮厄45,曾46二鸟之不如?汩东西与南北47,恒十年而不居48;辱饱食其有数49,况荣名于荐书50;时所好51之为贤,庸有52谓余之非愚?昔殷之高宗53,得良弼于宵寐54;孰左右者为之先55?信天同而神比56。及时运之未来,或两求而莫致57。虽家到而户说58,只以招尤而速累59。
盖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60;盍求配于古人61,独怊怅于无位62?惟得之而不能63,乃鬼神之所戏64;幸年岁之未暮65,庶无羡于斯类66。
1.赋:古代文体的一种,是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通常以写景叙事,抒情说理。
3.五月戊辰:贞元十一农历五月初二。
4.东归:往东回故乡。
5.癸(guǐ)酉:贞元十一农历五月初七。
6.潼(tóng)关:在今陕西华阴县。
7.息:指停留河边待渡。河之阴:黄河之南。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8.去:离开。
9.见行:《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作“行见”。行,道路。鸜鹆(qú yù):一作“鸲鹆”,鸟名,即八哥。乌和鸲鹆都是全身黑色的鸟,因此把羽毛纯白的乌和鸲鹆作为祥瑞之物献给皇帝。据《旧唐书·德宗纪》记载“(贞元十一年)六月,河阳献白乌。”西:向西。
10.号(háo):叫喊。
11.某土之守某官:语出《礼记》,意为太天下的土地都是皇帝一人所有,某地的长官是代替皇帝管理、守护这块土地的。
12.使使者:前一个“使”是动词,指派遣,后一个“使”是名词。使者,即差人。
13.东西行者:向东或向西走的人。
14.莫敢正目:不敢正面看进贡鸟的人。莫敢,不敢;正目,正面看。
15.因:于是。窃:私下里。
16.先人:祖先,包括父亲。遗业:遗留的产业。
17.识:一作“职”。干戈:兵器。耒耜(lěi sì):翻土用的农具。勤:苦。
18.行己:自己的行为。有愧:这里指违背。道:道义。
19闲居:独居,指家居读书。故:事情。
20.仅:无几,差不多。志:同“识”,指铭记。
21.举:提拔。有司:指官府。
22.百十:或作“百千”,误,因为贞元九年应博学宏辞科的只有32人。偕进退:《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作“偕进偕退”。偕,偕同,一起;进退,指参加博学宏辞科的选拔考试。
23.曾:竟。不得名荐书:《五百家注昌黎文集》作“不得名于荐书”,不能名列于推荐做官的文书之中。名,列名;荐书,推荐做官的文书。
24.齿于下士:与卑职小吏相并列。齿,并列;下士,低职官吏。
25.承顾问:辅佐侍奉皇帝左右的近臣。赞:辅佐。教化:教导感化。
26.蒙:受到。采擢(zhuó):引进提拔。
27.光耀如此:清·何焯《义门读书记·昌黎集》注:此下诸本有“可以人而不如鸟乎”一句。按:观后云“庶无羡于斯类”,则此句乃妄人谬赘也。篇末注载欧阳文忠读李习之《幽怀赋》一段。公自云:“庶无羡于斯类”。欧阳子岂读之未终耶?
28.悼:悲伤。
29.遭时:即遇时。
30.达:显达。
31.累善:积累善行。容:纳用。
32.既行而后思:事已做过,再来思考。此与“三思而后行”恰好相反,是作者的激愤之词。
33.诚:实在。自存:自我生存。
34.苟:如果。其:指我。
35.国门:国都的门。东鹜(wù):东驰,指快速东归。鹜,驰,快走。
36.触:顶着。隆景:指日光强烈。隆,程度深;景,同“影”。
37.西路:西出长安之路。羌(qiāng):发语词,无义。永:长。
38.坐息:休息。
39.黄流:黄河。
40.方:刚刚。入幸:进入皇宫得到皇帝的宠幸。幸,到皇帝的宠幸。
41.进:二鸟之进幸。退:自己之退黜。殊异:不同。
42.怀之耿耿:耿耿于怀。耿耿,忧虑不安的样子。
43.中心:心中。何嘉:有什么值得称许的地方。
44.外饰:鸟的羽毛。逞:夸耀。
45.湮厄(yān è):阻塞艰困。湮,塞;阨,同“厄”,阻隔,险阻。
46.曾:岂。
47.汩(gǔ)东西与南北:四方奔走求食。汩,水流的样子,比喻人的奔走。
48.恒:通“亘”,持久。不居:不得安居。
49.有数:指次数少。
50.荣名:朱熹作“策名”,这样与“荐书”重复,且如姚范:“言饱食不可数得,况于与荐书之荣名乎?”故拟作“荣”为宜。
51.时所好(hào):时世所喜爱的。时,时俗。
52.庸有:岂有,哪有。庸,哪里。
53.殷之高宗:殷高宗武丁。
54.良弼(bì):此指傅说。弼,辅佐。宵寐(mèi):夜晚睡觉。相传武丁夜梦得名叫傅说的圣人,于是描绘其形貌,到处访求。后来在傅岩(今山西平陆东)找到他,便任用他为相。
55.孰左右者为之先:本自《汉书·郦食其传》:“沛公吾所愿从游,非为我先。”左右,皇帝身边的大臣或亲近的人。为之先:预先引荐。
56.信:实在。天同:上天的赞同。神比:神灵的帮助。比,辅佐。
57.两求:指得到帝皇赏识和左右关说。莫致:不能得达。致,达到。
58.家到而户说:挨家挨户地宣传。
59.尤:过失,过错。速累:招致忧患。速,招致;累,麻烦。
61.盍(hé):何不。求配于古人:跟传说一类古贤人相匹比。配,匹比;古人,指上文的傅说。
62.独:何独。怊怅(chāo chàng):悲伤失意的样子。怊,悲愤。无位:无官位。
63.惟得之:指官位。惟,句首语气词。之,代词,指官位。不能:指无才力,不能追配古人。
64.戏:戏弄。
65.未暮:未到暮年。
66.庶:庶几,连词,表示在上述的情况之下才能避免某种后果或实现某种希望。斯类:这一类人,指二鸟一一类窃据职位而无实用的人。
贞元十一年五月初二,我韩愈往东回故乡。初七,我从潼关出来,在黄河南面休息待渡。当时刚刚离开长安,有生不逢时的感叹。我看到路上有用笼子装着白色的乌鸦和白色的鸜鹆往西走的人,一边走一边在路上喊着:“某地某官派使者进献给皇上!”来来往往的行人都把路让开,没有人敢正面看他。
我由此而私下为自己觉得悲哀:有幸生在天下太平的时候,继承了先人的遗产,没用过兵器和农具,不知道征战固守和耕耘收获的辛苦,读经书、写文章,从七岁到现在,一共已经二十二年了。我的行为不敢违背道义,家居读书的时候,想着古往今来的事情,也只记住其中一两件最重要的。我到吏部去参加选拔考试,和很多人一起参加博学宏辞科的选拔考试,却无法名列举荐的文书之上,不能与小官吏同上朝堂,得以瞻仰皇上的光明。现在这两只鸟,只因为羽毛不一般,而不是有道德有智谋、可以让人征求意见、帮助朝廷教育统治百姓的人,却反而得到提拔推荐,荣耀如此。所以我作这篇赋来为自己悲悼,并且阐明:那些有时运的人,即使只有小小的长处也一定能成为达官显贵,而没有时运的人,就算有一连串的优点也没有地方容纳。这篇赋是:
我回到哪儿去呀!我将在行动以后再思考。如果的确不足以让自己生活下去,哪里有饭吃我就到哪里去。出了京城的门就往东飞快地走,顶着白天强烈的阳光,我时不时流着泪回头看,感叹西边离开长安的道路是多么漫长。走过潼关,我坐下来休息,看见黄河的流水澎湃奔流;感触于那两只鸟无知却正蒙受皇上的恩宠,想到自己被斥退和两只鸟被宠爱完全不同的境遇,心里更加烦闷不安,它们的内在有什么美好的地方?只不过是靠外表美丽而自鸣得意。我一生的命运艰难阻塞,连这两只鸟都比不上;我四处漂泊,连续十年没有安定的住所;屈辱地吃饱饭的时候都寥寥可数,更何况被荣耀地列名于推荐文书之上呢?现在的时俗就喜欢贤人,哪里有人说我这个人不笨呢?当年殷高宗在晚上睡梦中得到贤良的辅佐;在这个贤人的周围,哪里有什么人预先引荐他?他实在是得到了上天的认同和帮助。在时运没有到来的时候,有时候帝皇赏识和左右关说两方面的追求都达不到目的;即使是挨家挨户的去宣扬自己,也只能招来错误和麻烦。
大概上天生下我,也还是希望我在人世间有所作为;我为什么不跟与古人相匹比,而独独为自己得不到官位而惆帐呢?我想那些得到了官职却无法胜任的人,是鬼神的戏弄;幸好我的年纪还没到暮年的地步,大可不必羡慕这一类人。
贞元二年(786年),韩愈离家到长安求取功名,满怀信心地想通过进士科考试的途径取得政治地位。从贞元二年到贞元七年(791年),韩愈参加了三次进士科考试,都失败了,生活也陷入困顿之中。贞元八年(792),韩愈第四次参加进士科考试,终于考中了进士。按照唐代的规定,礼部录取的进士,要经过吏部的考试才能任官。贞元九年(793年),韩愈参加吏部的博学宏辞科考试,结果失败了。他请求权贵们给予援引,结果也到处碰壁。贞元十一年(795年)正月到三月,韩愈曾接连三次上书宰相,陈述自己“遑遑乎四海无所归,恤恤乎饥不得食,寒不得衣”的窘况,请求宰相给予他致仕的机会,然而也毫无结果。这年五月,韩愈怀着悲愤失意的心情离开长安而东归故乡河阳,路上遇到地方官向皇上进献白乌和白鸜鹆。这使韩愈感到人不如鸟,于是他写了这篇赋,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激愤之情。
此赋的开篇,作者便感慨而言“吾何归乎?”这是行路艰难、四顾茫然的沉重叹息。“诚不足以自存,苟有食其从之”,。这是他无可奈何的选择:哪里能混得一碗饭吃就到哪里去。他“时返顾以流涕”,思索着不能“达于天子”的原因,吞嚼着十年奔走干谒的辛酸苦辣之味,就像河水破堤而出,像积薪一点即燃。韩愈目睹二鸟“蒙恩而入幸”的情景,内心受到强烈的刺激,所谓“增余怀之耿耿”于是不能不发为悲愤不平之鸣。他在赋辞中一气贯注而下,与序文互为补充,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以鸟之进与己之退相对比,感慨自己“曾二鸟之不如”。二鸟,只不过是天子的玩物,只不过以美丽的羽毛而得到了“采擢荐进”。相比之下,韩愈感叹自己“石东西与南北,恒十年而不居,辱饱食其有数,况荣名于荐书。”十年来到处奔走干谒,没有安定的居处,甚至很少能吃上一顿饱饭,结果仍不能登名于推荐作官的书信之中。这段自悲自怜的话,诉说的是他在长安十年的实际生活状况。他干谒权贵的书信中,也总是不惜笔墨渲染,把自己说得可怜之极。这无非是请求“有力者”能哀其穷,以“一举手一投足之劳”挽救他于“穷饿之水火”。因而他在赋中诉其穷窘之境,也是委曲地诘问荐官:难道一位饱学之士反不如二鸟值得推荐吗?
其二,以二鸟喻“小善”而达者,并以这种人的“遭时”与自己的“不遭时”相对比。所谓“小善”者,也就是只有小技的人,他在《进学解》中曾以反语讥讽当时科举“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的情况。这些“小善”者,就像二鸟徒有外表的羽毛之类,“非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所以他们“得之而不能”,虽然得到官位却不能胜任。言外之意,韩愈自许为“有道德智谋、承顾问、赞教化者”,他在序中已夸耀自己“读书著文,自七岁至今,凡二十二年”;他在《上宰相书》中,也总是以自己“所学皆圣人之书”来“求知于天下”。可是他却“累善无所容焉”,得不到赏识和任用。对于小善者“遭时”而累善者“不遭时”的原因,韩愈认为就在于荐官不能赏识贤人。他们宁肯“采擢荐进”无用的二鸟,却不肯救有才之士于水火泥涂,他们宁愿荐“小善”之人,却不能举“累善”之士。所以韩愈感叹:“时所好之谓贤,庸有谓余之非愚”。
其三,求配于古人,而不羡于“斯类”。经过两层“进退之殊异”的对比,作者渲泄了胸中的不遇时之感。至此,笔锋一转,另辟新意。这就是自信“上天之生余,亦有期于下地”,也即“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意思。他举出殷高宗梦见傅说,后来果然得到傅说为良相的典故,说明一旦时机到来,不依靠什么人来吹嘘,全凭天神的意思,就可以来到皇帝的身边。而我现在所以“家到而户说”都不能“荣名于荐书”,只是因为“时运之未来”。所以作者最后以自矜自负的语气写道,我要求配于古人,不必因暂时无位而忧愁,“幸年岁之未暮,庶无羡于斯类”,我还年轻,不必羡慕那无知的二鸟和无能的“小善”者。
此赋序文以叙述为主,而正文以抒情为主,二者互为表里,通过作者“不遇时”的感慨,反映了当时权贵重视玩物、而埋没人才的社会现象,也体现了韩愈在求取功名时无以自存的可怜地位,以及为求得饱食和官位而到处干谒的可悲境遇。
宋·苏舜钦《苏舜钦集·答马永书》:古者至治之世,有其道而不见用,独居畎亩,乐以终身,盖以多矣。故韩退之谓颜子恶于衣食陋巷,而依于孔子,虽乐不足称也。又观其《感二鸟赋》,悲激顿挫,有骚人之思,疑其年壮气锐,欲发其藻章,以耀于世,非其所存也。
宋·王十朋《梅溪王先生文集前集·论文说》:有客与王子论文,谓王子曰:……韩退之文章之古者,后世莫得而疵之。然《感二鸟赋》乃少年所作,学识未逮,故有二鸟不如之叹。李汉序其文为篇什之首,非深知退之者也。予善其说,遂退而记之。
宋·黄震《黄氏日钞》:岂真有羡于白乌、鸜鹆?特因物托兴,使贱人贵物者知警尔。
金·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凡为文有遥想而言之者,有追忆而言之者,各有定所,不可乱也。《归去来辞》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像而言之。今日问途而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经,无乃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籽、啸咏之事。退之《感二鸟赋》亦然。
清·储欣《唐宋十大家全集录·昌黎先生全集录》:《感二鸟赋》初慷慨以悲歌,既而望古求配,一归于正,公所以卒有立者,此也。六一居士摘其初辞,不求其归,而日“羡二鸟之光荣,悼一饱之无时”。居士非好诋也,意在抑韩以伸李耳。韩不大抑,即李不大伸,学者援以为口实,则惑矣。
韩愈(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南阳(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因其常据郡望自称昌黎韩愈,故后世称之为韩昌黎;卒后谥“文”,世称韩文公。贞元八年(792年)进士及第,先后为节度使推官、监察御史,德宗末因上疏时政之弊而被贬。唐宪宗时曾任国子博士、史馆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阻宪宗奉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穆宗时历任国子祭酒、兵部侍郎、吏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其散文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并称“韩柳”。诗与孟郊并称“韩孟”。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