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03 16:52
慕尼黑音乐厅(Odeon)原为19世纪早期修建的公众音乐厅,也用于举办舞会等大型活动,是慕尼黑最重要的文化设施和欧洲最著名的演出场所之一。由于二战期间严重的损毁改建为普通办公建筑,划归巴伐利亚内政部,但是仍然保留原名。
音乐厅坐落于著名的音乐厅广场,也是路德维希大街的起点,门牌号码是音乐厅广场3号。
音乐厅属于新古典主义建筑。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就出于城市规划的考虑,决定音乐厅的外观要参照当时已经建成的洛伊希滕贝格宫而设计,为的是让这两座音乐厅广场上位置相对的建筑风格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堪为路德维希大街起点的标志景观。因此音乐厅在外观上缺乏演出建筑应有的元素,如大尺度的高窗、巨柱,明显拔高的层高等;反而与慕尼黑其他宫殿近似,如文艺复兴样式的开窗,突出水平划分的线脚。因为这种外形与功能要求不符,使得平面组织先天上就存在困难。
重建时精心恢复了文艺复兴风格的建筑细节,尽可能采用原有工艺和材料,因此建筑外观几乎未作改变。但是由于取消了中央演奏厅,坡屋顶的高度不可避免地会降低,所以建筑师小心地处理屋顶升起的角度,使得观者在人行道仰视建筑时无法察觉变化。另外根据新的广场布置调整了出入口。
2003年开始为中庭加建玻璃天棚。设计方案首先强调的是维持两种历史原貌,一方面恢复演奏厅的整体大空间,另一方面也要尊重重建后近60年间形成的新的外观记忆。为了不让临近街道的步行者和来往车辆的司机可以看到突出瓦面屋顶的天棚,同时为了由中庭改建的室内采光大厅可以贴近原有的演奏大厅,要严格控制天棚自身的高度,尽可能平缓。然而为了覆盖宽23.4米、长32.0米的中庭,结构上要求必然有一定量的升起高度。最终天棚轮廓参考瓦面屋顶的轮廓延伸线设计,但是控制在延伸线之下,兼顾了两方面的要求。
由于立面设计的限制,出入口、楼梯间、交通空间和厕所等辅助功能房间的安排不尽理想。只能围绕着演奏厅来适应。
演奏厅两层通高,占据二层和三层。三面有两层列柱环绕,下层柱廊设为走廊。设有舞台布景的一端有半圆形反射墙,取法于古希腊的半圆形剧场,也呼应名称和设计理念的来源。全厅共计座位1445个和设在上层柱廊的少量站席。
演奏厅的设计取法莱比锡布业大厅,除舞台外主体呈现出最简洁的长方体形,长34米,宽22.7米,高16.7米,是最早采取“鞋盒原则”的实际范例之一,开启了19世纪的风潮,是维也纳金色大厅、巴塞尔城市赌场音乐厅和阿姆斯特丹音乐厅的滥觞。
内部装饰华美而有度,天花板由龙骨和镶板组合而成。金色大厅很大程度上模仿了音乐厅的设计手法和色彩搭配,仅仅取消了半圆形的舞台。
重建时调整室内平面:与洛伊希滕贝格宫相同,建筑重设与音乐厅广场相连的主入口;周围的房间改作办公室;原本位于二层的演出厅则拆除地板和天花板,形成一个直通首层的三层通高露天中庭。出于安全考虑,当时中庭限制开放。环绕演奏厅的上层柱廊也取消,仅仅恢复下层列柱,但并不承重,只起装饰作用。
中庭加盖钢龙骨透明玻璃顶棚后,重新形成一个巨大的长方体空间,部分恢复了最初设计的原有空间感。
1826至1828年间,在巴伐利亚王储路德维希一世动议下,建筑师利奥·冯·克伦泽设计和督造了音乐厅,是慕尼黑改建计划中重要的一座文化建筑。当时王储歆慕古希腊风韵,直接以古希腊半圆剧场的名字“Odeon”来命名音乐厅。由于音响效果奇佳,音乐厅得到演员和观众的一致喜爱。
1944年4月25日夜晚英国空军的轰炸把音乐厅摧毁至仅剩外墙。二战结束后企业家汉斯·弗里斯取得建筑的永佃权。1951至1952年间,建筑师约瑟夫·韦德曼主持重建,外立面部分恢复,但是仍然有相当数量的构造细节因为缺乏资料永久缺失了。
2002至2006年间,建筑师库尔特·阿克曼设计督建中庭玻璃顶棚,2007年竣工。
音乐厅的采光中庭最受游客欢迎,特别是当天气晴朗时,玻璃天棚的投影很迷人。此外经常在此举办集会活动,既可以不受风雨影响,又可以在晴日享受阳光。四周的拱券更是为场地布置提供不少新的可能性,为此增添不少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