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5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发病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感染等多种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长期吸烟者和高脂饮食者好发,病死率较低。
根据病变范围,溃疡性结肠炎可分为:直肠型、左半结肠型、全结肠型和回肠-结肠型。
这是最局限的类型,炎症仅限于直肠。患者可能会经历直肠出血、排便次数增多和排便不尽感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或体重下降。治疗上,局部药物治疗,如栓剂和灌肠剂,往往能够有效控制症状。
炎症范围扩大至降结肠和部分横结肠。患者可能经历腹痛、腹泻和血便,这些症状可能影响生活质量,需要更全面的药物治疗,包括口服抗炎药,以控制炎症和缓解症状。
炎症波及整个结肠,这是最广泛的类型。患者可能经历剧烈腹痛、频繁腹泻、血便、发热和体重迅速下降等严重症状。治疗上,可能需要使用更强效的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有时甚至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虽然溃疡性结肠炎通常局限于大肠,但有时炎症可能向小肠的末端(回肠)扩散。这种类型的病变较少见,症状和治疗策略与全结肠型相似,但可能需要额外的检查和治疗来管理回肠的炎症。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并不明确,常见的病因包括遗传因素、免疫因素、微生态环境变化和环境因素。诱发因素包括不洁饮食、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等 。
遗传因素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免疫系统异常导致肠道炎症反应;肠道微生态环境改变,菌群失调可印发肠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环境因素如炎症、感染等可能诱发该疾病。
不洁饮食、精神紧张、过度劳累等可能促使病情发作或加重。
涉及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炎症细胞浸润和炎症介质释放。
在不同地区和人群中发病率有所差异。发病率与该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地区发病率会相对增加。
较低,但出现严重并发症时,比如肠穿孔、出血或并发肠癌等,死亡率会增加。
呈散发状态,但在某些地区可能有相对较高的发病情况。
可能仅有轻微的腹部不适或大便习惯改变。
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疼痛部位多在下腹部或全腹部,排气或排便后疼痛症状可缓解。
还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部分患者会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消化道症状。
出现轻微症状需到消化内科就诊,如腹痛症状严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需到胃肠外科就诊。
根据临床症状、病史、体格检查结果,结合结肠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粪便检查、血液检查等结果即可确诊。
除了进行常规的体格检查外,还需要进行结肠镜、大便常规、血常规检查和C 反应蛋白检查等,如怀疑有癌变风险时医生可能还会建议进行病理学检查,排除癌变。
溃疡性结肠炎需要与其他症状类似的疾病鉴别,比如感染性肠炎、克罗恩病、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肠炎病变、肠易激综合征、大肠癌等。
控制炎症、缓解症状、维持缓解状态,以及预防并发症。
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如美沙拉嗪)、皮质类固醇(如泼尼松)、免疫调节(如硫唑嘌呤、6-硫嘌呤嘌呤核苷酸)、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枯草杆菌二联活菌)、生物制剂(如抗肿瘤坏死因子抗体)等。
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患者需要补充血清 蛋白质,贫血患者需输血就诊贫血。症状严重的需要进行完全胃肠营养支持治疗。
在药物治疗无效、并发症严重或有癌变风险时考虑手术。手术通常涉及切除病变部分的结肠,有时可能需要进行造瘘术。
如中药、针灸等,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和调整机体功能。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医辩证从虚实寒热的角度使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如粪菌移植等新型治疗方法正在研究和探索中。
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疾病,因发病原因复杂,很难完全治愈,常反复发作。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后预后较好,可恢复正常生活状态。重症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比如出血、肠穿孔、大肠癌等,预后较差。因本病会反复发作,故需长期坚持用药,维持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的预防措施虽然不像其他一些疾病那样有明确的预防方法,但通过以下生活方式的调整,可以降低疾病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溃疡性结肠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直到20世纪中叶,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对疾病的认识才有了显著提高。 早期的治疗主要依赖于药物和手术,随着医学的进步,新型药物和治疗方法不断涌现。 近年来,生物制剂的应用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带来了突破,尤其是对于难治性和复发性疾病。
当前的研究集中在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法和更深入的疾病机制理解。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前沿领域的研究为未来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希望。持续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疾病的分布和影响因素。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