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净

更新时间:2022-03-02 15:14

【慧净】(578~?)唐代僧。真定(河北)人,俗姓房。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智度论》及其余经部。

人物介绍

【慧净】(578~?)唐代僧。真定(河北)人,俗姓房。十四岁出家,研习大智度论及其余经部。未久,从志念习学杂阿毗昙心论、大毗婆沙论等。博通经论,有辩才,能诗文。贞观二年(628),师参与译经,笔受大庄严论,并撰疏三十卷。由是名声大扬,房玄龄等称师为东方菩萨。贞观十年,于京师纪国寺开讲席,王公士夫云集。十三年,太宗集诸宦臣及三教学士于弘文殿,请师开讲法华经,时有道士蔡晃,好论独高,帝乃下令遣与抗论,师遂展无碍辩才,大挫道门之锐。佛法能盛于唐,慧净之功不可没。后任普光寺住持,常以妙音导示群生。十九年,玄奘从西域返唐,敕师参与译经,师以病未赴,时年六十八。其后,事迹不详。著有盂兰盆经疏、弥勒成佛经疏、杂心论疏、俱舍论疏、诗英华、金刚般若经注疏、仁王般若出要赞等十余种。[续高僧传卷三、佛祖统纪卷三十九]

简介

贞观十二年,皇太子在弘文殿召集三教学者,有纪国寺僧慧净讲《法华经》,道士蔡子晃讲《道德经》,并就《法华经》“序品第一”问题展开争议。稍后,又有太子中舍辛请作《齐物论》,从“心存道术”的立场出发,倡道释齐一玄同之论、论云:“一音演说,各随类解。蠕动众生,皆有佛性。然则佛陀之与大觉,语从俗异;智慧之与般若,义本玄同。习智觉若非胜因,念佛慧岂登妙果?”根据辛请的看法,圣人以一音演说教法,道佛二家各随类解,究其根本理趣是相同的,只不过说法各从俗而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