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8 15:33
慧朗 唐代僧,住持崇福寺,为汉地唐密传灯之三祖阿阇梨。慧朗得不空金刚界五部密法传授,在崇福寺和兴善寺有弟子多人,其中传延法脉、最为著名的是天竺,时称天竺阿阇梨,住崇福寺弘密。
历史记载
慧朗侍师于不空。不空一生,灌顶传法,授戒度僧,上至皇室权贵,下及缁素士民,以他为师的人相当多。然而,从其授受密法的弟子有限,大历九年(774)七月七日,慧朗所上《谢恩制追赠先师并谥号表》中称:“凡百弟子、数千人众,悲感圣恩”,据此可知其受法弟子约有百人。这些弟子大都集中在长安的大兴善寺、化度寺、保寿寺、青龙寺、崇福寺、千福寺、安国寺及内道场等,东都洛阳的荐福寺、广福寺等,五台山的金阁寺、玉华寺等。这百弟子中大都是受法念诵僧,或受五部之一二者,或受一尊一印者,或受陀罗尼法者,或受持明诸法者,但真正得到亲传五部密法的人不过十几人而已。《行状》说“余知法者,盖数十人而已”。不空在《遗书》中提到的主要弟子有11人,而其中得到五部密法的只有6人,即含光、慧超、惠果、慧朗、元皎、觉超,史称“六哲”。
不空灭寂之后,由弟子慧朗继承传法灌顶之位。因不空传法弟子多,代宗为防止诸弟子间对继承人问题发生争执,特于不空灭寂次日即大历九年(774)六月十六日,下敕警示诸弟子等。说:“和上为三代国师,门徒稍众,宜各相和顺,住瑜伽观行,依本教修行。如有违诤者,即录名奏来。”(注)过了六天,不空入葬之后次日,代宗敕令:“僧慧朗专知检校院事,兼及教授后学,一尊一契有次第者闻奏”。(注)这样就确定了慧朗的法定继承人地位。赵迁《大唐故大德赠司空大辨正广智不空三藏行状》也载“僧弟子慧朗次承灌顶之位”。关于继承人的事,不空生前在《遗书》中并没有提及,只是为防后学有疑,对主要弟子所受密法的情况作了说明。按理继承人的事应有安排,也许代宗宣布慧朗为继承人,出自不空的意思。《碑铭并序》记载说:“后学升堂诵说,有法者非一,而沙门惠朗受次补之记,得传灯之旨,继明佛日,绍六为七。”(注)此载慧朗“受次补之记,得传灯之旨”,则知慧朗之继位乃不空早有安排。不空为何选慧朗为继承人,具体原因不得而知,不过有资料表明,慧朗在不空生前已享有较高的地位。不空《遗书》便是对以慧朗为首的众弟子的叮嘱。据大历九年(774)六月六日牒,不空奏准制定兴善寺翻经院灌顶道场和文殊阁道场持诵僧二十一人,以慧朗为诸弟子之首,奏文说:“其慧朗等二十一人,并久探秘藏,深达真乘,戒行圆明,法门标准。”
慧朗继位之后,即在大兴善寺翻经院主持密宗教务,亦受代宗器重。十一月即赐紫绶袈裟,二十九日慧朗上表称谢,其中说:“幸奉明诏,频对九重,紫绶袈裟,特蒙恩赐,不但荣饰先师,实亦光耀后学。”代宗回批中称他:“师夙勤梵行,先践法流,福惠所资,生灵蒙赖,爰赐命服。”(注)大历十三年(778)四月十四日,代宗敕补慧朗为大兴善寺上座,并总领寺务。大兴善寺都维那法高等上表称谢,代宗批复说:“惠朗恭勤,允副公选。总领寺务,斯谓得人也。”(注)慧朗在主持译经院及大兴善寺期间,依不空嘱托,监造完成了文殊阁的建造工程,与造阁僧秀严、同检校造阁僧惠胜等进造阁状,代宗为文殊阁亲题八分金书匾额“大圣文殊镇国之阁”。大历十年(775)六月十五日不空忌日,慧朗主持周年入塔小祥斋,代宗赐千人供,兼赐茶200串,准度弟子2人。十一年(776)二月,代宗敕天下僧尼持诵《佛顶尊胜陀罗尼》,限一月精熟,每日诵21遍,每年至正月一日进具所诵遍数,慧朗上表称谢。四月五日,慧朗上表请求在本院不空影塔处敕制立碑,后于建中二年(781)十一月十五日立碑,由银青光禄大夫、御史大夫、上柱国、冯翊县开国公严郢撰文,银青光禄大夫、彭王傅上柱国、会稽郡开国公徐浩书。十二月,功德使李元琮殁,慧朗上表请求续置功德使。十二年(777)不空三周年忌日,慧朗又主持千人斋会,代宗赐茶200串,并遣使慰问。十三年(778)正月,慧朗率本宗僧人53人持念祈雪,入春降雪,上表称贺,其中说他们53僧“每在道场,为国持念,自正初已来,互相策励,或有七日不食,或有经旬忘寝”。可见其效力至诚。代宗批文慰喻说:“师祈祷精诚,膏泽普沾,至诚所感,当用慰焉。”十月六日,依敕度韩王长女为尼,并上表称贺。十一月,慧朗奉敕往五台山修功德,此后事迹不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