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针茅

更新时间:2023-05-18 21:33

戈壁针茅(学名:Stipa tianschanica Roshev. var. gobica (Roshev. ) P. C. Kuo)是禾本科、针茅属天山针茅的变种, 多年生密丛草本植物。秆高可达23厘米,具节,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无毛,短于节间;叶片纵卷如针状,圆锥花序紧缩,基部为顶生叶鞘所包;小穗浅绿色;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外稃顶端光滑,不具毛环。密生柔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6-7月开花结果。

形态特征

多年生密丛草本。秆高17-23厘米,具2-3节,无毛或在节的下部具柔毛,基部宿存枯叶鞘。叶鞘无毛,短于节间;基生与秆生叶舌长约1毫米,边缘被短柔毛;叶片纵卷如针状,基生叶长为秆高1/2-2/3。

圆锥花序紧缩,长约5厘米,基部为顶生叶鞘所包;小穗浅绿色;颖披针形,先端长渐尖,3脉,两颖等长或第一颖稍长,长约2.7厘米;外稃长7-8毫米,外稃顶端光滑,不具毛环。基盘尖锐,长约2毫米,密生柔毛,芒一回膝曲扭转,芒柱长约1.2厘米,芒针长6-7厘米,具长约5毫米的羽状毛;内稃与外稃近等长,具2脉,脊上具柔毛。花果期6-7月。

生长环境

戈壁针茅在内蒙古高原区组成的主要草地类型有以下几种:

在分布区范围内,戈壁针茅除了作为建群种形成独立戈壁针茅群落外,还经常出现在其他禾草、杂类草草原,如短花针茅群落、石生针茅群落、甘青针茅群落、羊草群落等;在内蒙古戈壁针茅也常出现在白莲蒿、百里香、蓍状亚菊等旱生小半灌木群落当中,对山地生态条件的适应性比较广泛;受山体所处地带的影响,戈壁针茅草原的群落组成也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烙印,但由于山地生境条件的特殊性,群落中适应岩缝砾质土环境的植物居多数,一些植物具有莲座状形态(如瓦松),丛生和匍生形态也很普遍;群落结构的不均匀性十分明显,而且一般情况下戈壁针茅草原并不占有很大的面积,多以片段形式出现,并和其他的石生植物群落(以地衣为主)、石缝植物群落结合在一起。

戈壁针茅群落主要生长在中部和南部的适宜地区,如戈壁阿尔泰山以及东戈壁的石质丘陵上,在内蒙古地区有广泛生长的戈壁针茅草原群落,是因为其中部有东西跨度1200千米的阴山山地,同时在阴山北边有一条西起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东到锡林郭勒盟镶黄旗的花岗岩丘陵。蒙古国西北部地区,如杭爱山西部、大湖盆地区、准噶尔戈壁地区的石质山坡、丘陵上的相似生境中,逐渐被东方针茅草原群落占据,局部地段有镰芒针茅草原生长。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宁夏、甘肃、新疆、青海、陕西、山西、河北。

戈壁针茅草原在蒙古高原和黄土高原北部的适宜生境中分布较为广泛,特别是内蒙古地区更为突出;在蒙古高原的北部,即蒙古国境内,但分布面积没有中国境内广泛。

生长习性

戈壁针茅在中国内蒙古高原4月上旬返青,5月下旬到6月上旬开花,6月中旬种子成熟。旱年不抽茎结实。

主要价值

戈壁针茅为山地草地上的优等饲用植物。各种家畜均喜食,颖果无危害,最适宜放牧山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