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8 21:37

成(拼音:ché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成的本义一般认为是完成,也有人认为本义是城。由完成引申为成熟、成年。又引申为成就、成绩,另有“成为”、“变成”之义。此外还进一步引申为成全、和解、大等义。

文字溯源

成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图1)的“成”字,右部是一把宽口长柄大斧“”,左下有一直条长形物。春秋时期,下方写作短竖的一笔,与“戌”上面的短横相连,并在短竖的中部加点作装饰。篆书更把“成”字讹变为“戊”里藏“丁”。在这以讹传讹的基础上,至楷书将右上角与整体相连的一笔变为相对独立的点,“丁”字形变为一横折钩,“成”字才最后定型。

关于“成”的来历,许慎《说文解字》认为“成”是个形声字,“戊”为形旁,“丁”为声旁。也有一些资料认为“成”是个会意字,他们认为“戌”左下一竖是“”字(“十”字在甲骨文中是一纵竖),古人们很早便已有了以十进位的概念,数始于一而终于十。凡事到了“终”点,便有“成”意,“成”(完功、变为)意便由此而来。或以为“戌”左下的符号不是“十”字而是其他物品。从全字构形看来,仿佛有以人斧劈斩一木以表示“决心”“发誓”,表示“已毕其功”之意。文字学家康殷引用《左传》说东周时代战败乞和叫“行成”“求成”,签订和约叫“成”,并说大抵都要斩物以作盟誓,这是古代的民俗,能解释“成”字为什么要以“戌”为基文。故“成”字因而有“就”“这”“乎”“定”等意。据形探义,也有一定的道理。

“成”表示完成、实现。进一步引申可作“成功”讲。如“功败垂成”“大器晚成”。

完成或成功总要伴随一定的结果,所以,“成”常用来表示成为、变成的意义。《礼记·学记》上讲:“玉不琢,不成器”,是说:玉石不经雕琢是不能成为器物的。此外像百炼成钢、滴水成冰等成语中的“成”都是成为、变成的意思。“完成”之后就会使事情或者事物达到某种状态或者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因此“成”由成功义引申为成果、成就,一般是名词性的。如“守成”“坐享其成”中的“成”。这是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例子。

字词意义还可以因语境的不同而不同:假使字词与语境有经常性的伴随关系,则字词可以获得固定义项;假使字词与语境只是临时性的伴随关系,则字词不能获得固定义项,只能获得活用用法。“成”由“完成”这个意思还可以表示事物的成熟。《左传·哀公五年》说齐国燕姬生的孩子“不成而死”,是说她的孩子未到及冠年龄就死了。“成”的这一义项是经常出现的,用于人表示成人、成年,用于植物表示成熟,如说“五谷不成”“万物不成”等。“成熟”有“满”“全”的含义在其中,引申可以表示“成全”,例如《论语·颜渊》中的一句话:“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成”即“成全”。

由于已经完成的东西往往会成为既成事实或成为固定不变的东西,所以“成”又可以表示已定的、定形的、现成的这样一些意思,作形容词。例如“成命”指已发布的决定、命令,“成见”指对人对事所抱的固定看法,“成说”指现成而且通行的说法。

详细释义

(表格信息来源:《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卷十四】【戊部】氏征切(chéng)

就也。从戊丁声①。

𢦩,古文成从午②。

【注释】①从戊丁声:徐锴《说文解字系传》:“戊中宫成于中也。”徐灏《说文段注笺》:“戊古读日茂,茂盛者,物之成也;丁壮亦成也。”②从午: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午,南方,亦物成之义。”

说文解字注

“就也。从戊。丁声”注:氏征切。十一部。

广韵

是征切,平清常 ‖成声耕部(chéng)

成,毕也。就也。平也。善也。亦州名。古西戎地,州南八十里有仇池山,晋改为仇池郡,后为南秦州,梁废帝改为成州。又姓,出上谷、东郡二望。本自周文王子成伯之后。又汉复姓,十五氏。《庄子》有务成子、广成子、颜成子游、伯成子髙。《韩子》有容成子。《列子》有考成子。《国语》晋郤犫食采苦成,后因以为氏。《世本》曰:“宋有大夫老成方。”盆成括仕於齐。晋有英成僖子。汉有广汉太守古成云,古音枯。髙祖功臣有阳成延。后汉有密县上成公,白曰𦫵天。晋戊己校尉炖煌车成将,古成氏之后。《史记》有形成氏。是征切。十。

康熙字典

【卯集中】【戈字部】成;部外笔画:3

古文:𢦩

《唐韵》是征切。《集韵》《韵会》《正韵》时征切,竝音城。《说文》:就也。《广韵》:毕也。凡功卒业就谓之成。

又平也。《周礼·地官·调人》:凡过而杀伤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杀伤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诗·大雅》:虞芮质厥成。

又《左传·隐六年》:郑人来输平。《公羊传》:输平犹堕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终也。凡乐一终为一成。《书·益稷》:箫韶九成。《仪礼·燕礼》:笙入三成。注:三成谓三终也。

又善也。《礼·檀弓》:竹不成用。注:成,犹善也。

又《周礼·天官·大宰》:八灋(法)五曰官成。注官成,谓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注: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时决事比也。《释文》:凡言成者,皆旧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吴语》:胜未可成。注:犹必也。

又倂(并)也。《仪礼·既夕》:俎二以成。注:成,犹倂也。

又《礼·王制》:司会以岁之成质于天子。注:计要也。《周礼·天官·司会》:以参互考日成,以月要考月成,以岁会考岁成。

又《司马法》:通十为成。《周礼·冬官考工记》:方十里为成。《左传·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尔雅·释地》:丘一成为敦丘。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释名》:成,盛也。

又《諡(谥)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马氏国,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后。

又盆成,阳成,皆复姓。

又《集韵》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韵补》:叶陈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时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记·龟筴传》:螟螽岁生,五谷不成。叶上祥。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笔顺】①一(横)②ノ(撇)③㇆(横折钩)④㇂(斜钩)⑤ノ(撇)⑥丶(点)

【写法】❶全字上窄下宽。❷首笔横在横中线上方,㇆(横折钩)在左下格,竖钩段左斜。❸㇂(斜钩)从竖中线左侧起笔;撇从横中线上侧起笔,穿过斜钩撇向㇆(横折钩)下侧;末笔点与下撇的起笔点垂直对齐。

书法欣赏

音韵集成

中上古音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韵书集成

(表格信息来源:汉典网)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社会影响

2024年6月,“成”字入选2024“一带一路”年度候选汉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