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仪式

更新时间:2024-10-09 23:19

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丁礼”、“成人礼”、“成年礼”等,是过渡仪式的一种,指不同文化中标志从童年到青春期或成人阶段过渡的全部礼仪、仪式及实践活动。该仪式分为“分隔”、“过渡”、“聚合”三个阶段,包括同孩童时代的分离、孩童时代到成年时代的过渡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三部分,最终成为深入社会并拥有一切合法权利的社会正式成员。世界各地不同文化中有着不同的成人仪式,我国传统成人仪式以男子“冠礼”、女子“笄礼”为代表,当代成人仪式则以共青团发起的“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为主流。

概念界定

成人仪式,又称为“成丁礼”、“成人礼”、“成年礼”等,是过渡仪式的一种,指的是不同文化中标志着从童年到青春期或成人阶段过渡的全部礼仪、仪式及实践活动。

仪式实质

在学术界,学者们曾一度将成人仪式等同于“生理成熟期礼仪”或“性成熟期礼仪”。法国著名民俗学家范热内普(Arnold van Gennep)在《过渡礼仪》中反驳了这一观点,以不同地区施行割礼的年龄差异为例:同样的礼仪有时标志着童年的开始,有时是青春期的开始,但都与生理成熟期无关。由此,范热内普提出成人仪式标志着的是“社会成熟期”,其实质在于社会文化意义而非生理意义。

同时,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在《文化模式》一书中也提到,不同文化中的人们对青春期的年龄划分各不相同。青春期事实上是个社会文化问题,为这一时期而举行的各种仪式便是通过不同形式来表明孩子进入成年人的新阶段。而所谓进入成人阶段的标志,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生理成熟,而是受文化所制约的青春期成人仪式。

仪式阶段

成人仪式是一种典型的过渡仪式,是保证个体在其一生中或者群体在生存发展中能够安全度过重要关口的仪式之一,其过程包括隔离、过渡、聚合三个环节。

以澳大利亚土著民族阿兰达人中的“成人礼”为例,在阿兰达人的部落里,为男青年举行的成人仪式分成四个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中考验的程度是逐步加剧的。第一阶段,在部落男女的参与下接受“纹身”;第二阶段,实行割包皮,即包皮环切手术;第三阶段,由八个男人轮流咬受礼青年的头皮;第四阶段,接受火的洗礼,这是最隆重的一个仪式,该部落称之为“恩格乌拉典礼”。典礼上由妇女用烧着火的木棍投掷受礼者,然后受礼者在燃烧着烈火的干柴上躺几分钟,最后,裸露双腿在炽红的火炭上跪半分钟。至此,全部成人仪式宣告完毕。

第一阶段“纹身”可被视作成人仪式的隔离阶段,即以一种明显的纹身活动来和孩童阶段告别,标志着与以往生活的一种分离。

第二、三阶段可视为过渡阶段,这个阶段青年处于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一种过渡状态,这个阶段是一种处于孩童与成人两个稳定状态之间的转换,其标志就是实行割包皮、啃咬头皮。如果青年没有经受住考验,这意味着青年没有顺利实现这个状态的过渡和转换,反之,则说明青年顺利实现了这个过渡,进入到新生命阶段的聚合环节。

第四阶段接受火的洗礼则是聚合阶段,即青年融入成人行列,从过渡时期重新走入日常生活。至此,成人仪式结束。

从日常生活进入到日常生活,表面上没有任何差别,但青年在隔离、过渡、聚合过程中发生了质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身体上的成长,也表现在心理上的成熟,还表现在社会角色的转变上。经过成人仪式的三个阶段,青年越过了生命历程的一个重要节点而获得了新生。

总的说来,成人仪式在其结构中包括同孩童时代的分离、孩童时代到成年时代的过渡以及进入成年时代获得新生三部分,它们共同构成了意义完整的成人仪式,让青年成为深入社会并拥有一切合法权利的社会正式成员,让青年结束了旧日自然的、生物的状态,而作为一个文化上的存在者再生出来。

我国传统成人仪式

“礼”在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人礼”是重要人生仪式之一。其中,男子“冠礼”与女子“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实行最为普遍的“成人礼”形式。同时,不同的地域文化、族群文化中也存在着多样化的成年仪式。

“冠笄之礼”

冠礼和笄礼分别是我国古代汉族男子和女子成年的礼仪。它最早起源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是少年男女获得氏族成人资格的重要标志。在进入阶级社会后,成年礼成为西周统治者维护宗法制度的重要手段,即“成人之者,将责成人礼焉也。责成人礼焉者,将责为人子,为子弟,为人臣,为人少者之礼焉!”同时,男性“二十而冠,始学礼”,女性“十有五年而笄,二十而嫁”,冠礼和笄礼赋予男女两性的成人资格带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冠礼

“冠者,礼之始也”,从冠礼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由“成丁礼”演变而来的冠礼在周朝开始出现,直至汉朝均强调仪式对成年男子的教育功能,明朝的冠礼仪式则颇具政治意味,明代之后,冠礼逐渐衰微,至民国初期,冠礼与婚礼渐渐合为一体。此外,民间也有将部分冠礼与儿童养育习俗相结合,如亲友或年长有德之人给成年的男子新的字号,称为“庆号”。

目前能看到的较完整的成人仪式见于《仪礼》中的士人冠礼。仪式的核心环节是“加冠”和“命字”,主要程序是“换装易服”。

仪式基本环节如下:

(1)筮日:主人于家庙门前占卜,确定冠礼的举行日期;

(2)戒宾:主人将举办冠礼之事知会其朋友,并邀请其为宾客;

(3)筮宾:冠礼前三日,择吉选定一位来宾为正宾,为冠者加冠命字;

(4)宿宾:冠礼前两日,到宾客家里再度邀请正宾,同时约请一人来赞唱主持;

(5)为期:冠礼前一日,在家庙外举行仪式,宣布冠礼时辰,并通知众宾;

(6)陈器服:冠礼当日晨起,将盥洗用具和所用冠服一一摆放出来;

(7)就位:主人、亲戚、冠者及诸位执礼者各就各位;

(8)迎宾:主人在大门处迎候贵宾。贵宾抵门后,主人出门外迎接。主宾三揖三让,之后登上厅堂;

(9)三加:正宾在司仪主持的协助下,为冠者行三加之礼。初加缁布冠,再加皮弁,三加爵弁,并致祝辞,三次不同;冠者三次换服;

(10)正宾给冠者一杯酒,并致祝辞。冠者祭拜创造食物的人;

(11)冠者拜见母亲;

(12)宾客为冠者命“字”,并致祝辞;

(13)冠者拜见诸亲戚长辈;

(14)冠者拜见官长;

(15)主人宴请接待宾客;

(16)主人送客,并派人将祭品送到宾客家。

在这个以系列的仪节促使自然个体向社会成人的转变过程中,行礼的时空环境、具体仪式环节与特定语言行为都对受礼男子进行集中性的伦理规训与道德启蒙,催化受礼男子的成人自觉,从而为成人社会提供具有道德意识且行为合乎社会法度的新成员。这一成年仪式的实施不仅仅象征着男子在生理发展上的成年,也象征着男子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身份的社会性成人,并赋予男子正式成为家庭合法继承人的身份,个体获得进入权力群体的资格。

笄礼

笄礼是我国古代汉民族女性的成人礼,俗称“上头”、“上头礼”,即古代女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会将女孩分于两侧的儿童发髻汇成一束挽作成人发髻,然后插上笄,一般通过仪式进行,而这种标志女孩成人的仪式就是笄礼。尽管有大量的文字记录证实了我国古代笄礼的存在,但由于古代社会女子的社会与政治地位不高,关于女子笄礼的仪式细节等详细内容并无太多记载。

根据《礼记》中的《内则》《曲记》《杂记》诸篇的零星记载,如“十有五年而笄”、“女子许嫁,笄而字”、“谓应年许嫁者,女子许嫁,笄而字之。其未许嫁,二十则笄”可得,一方面,女孩子十五岁许嫁后行笄礼并起字,另一方面,女性的成人礼并不单纯以年龄为依据,“许嫁”是行笄礼的重要条件。女子到十五岁可以许嫁,如果到二十岁仍未许嫁就必须举行笄礼,在此期间许嫁即“笄”并取字。而二十岁还未许嫁的笄者在完成仪式后依然要去笄而鬓首,恢复少女打扮,并不被视为成年。“笄礼”并不是女性真正的成年礼,女性成人的实际标准是许嫁结婚。

对于女性来说,笄礼一方面强化了古代社会对女性的性别分工与性别角色塑造,意味着个体到了适婚年龄,并已具备儿媳、妻子和母亲等以父权为中心的女性职能;另一方面,它并未赋予古代女性成为独立社会成员的资格,相反却通过笄礼的实施剥夺了她们走向社会的权利,迫使她们由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通过结婚的方式获得人生的成年。

地方民俗下的成人仪式

汉族“过十二岁”“做十六岁”

我国汉族地区大致以长江沿线为界,北方和南方地区分别存在着“过十二岁”和“做十六岁”两种成人礼俗传统,属于“儿童养育型成人礼”,对于儿童身心成长、家庭和谐发展和社区关系调适等均起着重要作用。

标志象征型

这是一种相对温和的礼俗形式,其通过改变受礼者的发式、服装、佩饰等外在的身体特征来昭示出不同的年龄层和性别区分。比如,在安徽淮安,男孩子一两岁时开始留发,十二岁时剪发。剪小辫子要择吉举行,由一位满福之人来做。满福人要求儿女双全、父母健在、夫妻健在。男孩的舅舅手捧筛子,恭候一旁,筛子里面装有大糕、红鸡蛋、葱、笔、书本、红布等。剃头师傅一边剃头一边说喜话,并须在午时前完成。剃掉小辫子之后,象征着男孩从此摆脱神灵控制,成为俗世中人。与男孩子剪辫子相反,在江苏吴县胜浦乡,女子十三虚岁时于农历七月初七蓄头发,俗称“留头发”。由女性长辈为女孩修面绞汗毛,将原来梳的长辫解开,改梳为成年妇女的“鬅鬅头”,扎包头巾,穿拼接衣衫、束襡裙、着绣花鞋。从此结束少女生活,参加成人的劳动,可应聘结婚。

过关还愿型

此类型成人礼俗从孩子出生一直到十二岁或者十六岁之间每年反复出现,又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以过十二为例,其表现形式主要有:一是通过寄名神佛,保佑儿童平安。在河北万全县,过去孩子出生第三日要供奶奶许愿,为孩子认神灵为亲,意思是孩童为神灵所赐。拜认神佛之后,每一年举办奶奶庙会时,家中有孩子的人必送高约五寸的泥人到奶奶庙,后面写明某家外甥、某家子,称之为“替身”,到十二岁停止。十二岁那一年的奶奶庙会,必须亲自到庙里还愿,表示以后脱离奶奶的势力范围。

二是通过认干亲,祈祝孩子成长。干亲可以是神灵,如关帝,可以是神树、石头等,也可以是无血缘关系的干父母。

三是比较普遍的“挂锁”和“开锁”。在山西,一般来讲,孩子出生几个月或者一周岁时就由外祖母家给挂锁。孩子挂锁之后,每一年于生日或者特定日子,都要举行庆祝仪式。十二岁时仪式最隆重,寓意孩子从此摆脱神灵控制,独立成人。

此外,还有带着一定考验性质的。在湘西、湘北一带认为,男孩出生后,若命里有“关煞”,必须许下“傩愿”,并在其三、六、九岁时,请巫师渡“小关”(又称“花树关”),待十二岁时渡“童子关”。届时请巫师造桥,孩子过桥过关,并理发留头,着新衣,表示成年。

儿童养育型成人礼的特征

儿童养育型成人礼俗的突出特征首先是保育功能,其将儿童未成年阶段寄托于神灵或者外力的保护,伴随成长过程往复出现,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一次性完成的“过渡礼仪”,更符合一个人社会角色的实际养成过程。

其次,具有明显的性别偏向和一定的性格区分。调研发现,在各地,过十二岁和做十六岁受男孩偏好传统影响,又因物质条件所限,通常只为家中男孩或者第一个孩子举办,近年来随着性别平等意识不断深入,普遍实现了男女青少年同时举行,但会有性别区分和性别期待。例如,在山西长治圆羊成人礼上,孩子的父亲会拿鞭子或者是扫帚“抽打”孩子,女子用的鞭子上缠绕着十五颗红枣,寓意早日出嫁,男子用的上面缠绕十五个铜钱,寓意早日赚钱养家,承担家庭责任。近十年来,不论男女都会缠绕十五个红枣和钱币。

最后,其带有明显的信仰色彩。此类礼俗均认为儿童出生后至特定年龄,需受外力尤其是神性保护方可平安成人,那么仪式前后的成人也就意味着从神力“锁着”或者“圈着”的半个人转变成为完全的俗世之人。

彝族的成人仪式

彝族少女根据其发育情况选择单岁(15岁或17岁)时,举行换童裙成人仪式,要改变发式,把原来梳于脑后的单辫分开,在身后梳扎成双辫,并将远戴围型的头帕换成瓦型头帕。还要改变耳饰,将原来的红线或蓝线为耳饰的线绳,换成银耳环。同时改变裙式,将原来浅色上下两节的童裙,换为中筒黑蓝三节或四节的百褶裙。举行换裙仪式后,女子可以进行社交,可以谈婚论嫁。

我国当代成人仪式

我国成人仪式可归纳为五种基本模式。

共青团主流模式——政治文化仪式“

“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主要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在共青团组织主导下,以18岁高中生为对象,在学校作为德育教育的一环开展的“成人礼宣誓”活动,被称为中国“现代成人礼”。它是我国改革开放进入社会转型期出现的一种特有的教育现象。

发展历程

活动源起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最早起源于1990年4月29日由上海市嘉定县黄渡乡团委组织的“黄渡乡第一届18岁青年生日活动”。1993年12月,共青团上海市委在上海外滩人民英雄纪念塔前举办了“上海市第一届18岁成人仪式”,正式将黄渡乡的首创经验进行推广,800名18岁青年面对国旗、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庄严宣誓“以我壮志激情,创造崭新未来,以我火红青春,建设锦绣中华”。这一创举后得到上海市和团中央的重视,将其推向全市和全国。

活动发展

1994年10月18日,共青团广州市委联同市人大办公厅、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等单位组织开展了“托起明天的太阳——94成人宣誓仪式活动”,全市两万六千多名18岁青年学生参加了宣誓,标志着成人宣誓活动在广州市正式启动。1995年5月4日,团中央在北京的人民大会堂举行了隆重、庄严的成人宣誓仪式,团中央领导亲自担任领誓人,5000名18岁青年学生向祖国作出庄严承诺,李岚清出席仪式并讲话。1995年10月,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举行大规模宣誓仪式,参加的18岁青年学生达6.8万人。经过近20年的发展,目前这项活动在全国各地的中学逐渐开展起来。

仪式程序

现行我国法律确定的法定成人年龄为18周岁,各地学校举办的成人礼大都遵从这一年龄,故叫做“18岁成人礼”19。

这些仪式的程序大同小异,以汕头市的一次成人礼为例,其程序为19:

(1)宣誓:升国旗、奏国歌、面对国旗宣誓;

(2)接旗:请老前辈讲革命传统、向英雄纪念碑献花篮、新成人代表接过前辈代表手中的国旗;

(3)举行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如种植“成人林”等;

(4)颁赠《成人纪念册》,其中收录“成人赠言”、“个人档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2020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2020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018修正)、“做一名合格的共青团员”、“入党须知”、“参军须知”、“广东省公民道德格言”、“汕头市市民信用公约”、“父母期望”、“师长赠言”、“青春赠言”、“成长日记”等为数众多的栏目。各地的《成人纪念册》,内容与此大同小异。

活动争议

一方面,上述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中的成人礼得到了广泛的正面评价和社会呼应,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对该活动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

社会性别建构缺失

现代成人礼的特点是男女同时参加、且在统一的年龄举行。在“18岁成人仪式教育”中完全没有对男女青年进行明显的社会性别建构的目标,它所指向的成人几乎不包含性别因素,而古典的成人式或乡土的成人礼则毫无例外地指向于使受礼人成为一个男人或一个女人,亦即在促使当事人成为社会合格成员的同时,也使他或她获得“性”。因此,男女的成人仪式通常具有标志“性”的差异。当代中国在学校里举办的成人仪式,基本上没有正面回应新成人有关两性社交和性成熟的困扰,在多数场景下,这个问题均被绕开或忽略了。

文化传承割裂

“18岁成人仪式教育”更为重视党和国家的理念,对于家乡、社区或地域乡土的强调明显不足。除了在少数学校的具体实践中有对“孝道”的关注,其对传统文化的关照也相对较少,基本上不具备传承文化的功能。面对国旗宣誓,强化公民及相关的法律意识,组织花样繁多的爱国主义教育等,说明通过成人礼促使当事人形成公民自觉和国家认同是其主要功能。但是,我国的成人仪式教育还明显地具有意识形态教育的属性,换言之,18岁成人仪式教育在我国,具有培养“接班人”的意图和方向性。

个体关怀不足

“18岁成人仪式教育”的方向性或基本目标,是希望新成人均做遵纪守法和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在现有的成人礼建构实践当中,包括公民意识教育、成人预备期志愿服务、成人宣誓仪式等三个环节,可知其教育的功能和意向非常强烈且明确。但在承认成人礼可以作为德育的一种路径或方式的同时,还应注意不让它承载过多的意义和理念,避免在仪式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出现失衡。主办方任性追加时事性表述的做法,不仅会淡化现代成人礼的郑重感,还容易导致无视当事人或受礼人的主体错位现象。主办方居高临下地教育当事人的成人礼,反倒有可能引起某种反感或抵触。此外,现代成人礼均是大规模的、以集体形式举办的,因此,它也面临着如何应对当事人内在的、个人层面的隐私性成长和成熟过程,以及如何才能有效地使每一个个体都在成人的仪式过程中有所收获的问题。

学校改进模式——教育文化仪式

由于成人仪式教育是一项“提高学生综合性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活动”,在组织过程中没有学校的整体行动是很难达成预期效果的,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多数情况下要成功地实施必须要上升到学校层面。学校在具体操作中一般采取两种取向:一是忠实取向;一是改进取向。

有的学校根据自己对成人仪式的理解,体现活动的学生主体性,体现仪式的表演性,注重学生叙述;有的学校将传统文化因素引入到仪式中,在服装、成人纪念物等环节注重民族符号;在规模上,有的学校以小为取向,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开展,而另一些学校则以大为取向,组织学校集体开展,甚至还联合其他学校一同开展。

同时,学校改进模式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将成人仪式内容与高考动员和励志结合起来,主题变味;强制将教育者的意图填充进去,造成内容的随意性;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文庙模式——古典文化仪式

在今天,文庙主要是祭拜孔子,保存文化典籍,学习文化经典的地方。文庙模式主要是指以《周礼》为基础,以古代“冠笄之礼”为原型而形成的成人仪式。

文庙模式具有历史感、厚重感与强烈的文化认同感,但同时也存在观念陈旧的弊端,如所体现的等级、秩序与当今学校中所倡导的民主、平等的教育观念相背离;同时由于古今生活方式的不同,古人大量的实践知识、隐性知识难以让今天的孩子读懂,双方无法形成对话的基础。

家庭模式——亲情文化仪式

家庭是私密性和个性化很强的地方,目前一些家庭开始逐步重视子女的成人仪式。

家庭模式有较为简洁的版本,主要是将以往的生日办得更加隆重,其中创意不多,如在原有的蜡烛、蛋糕、祝福、许愿、拥抱等基础上,加上亲戚朋友见证、长辈祝福等环节。家庭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成人仪式的理解,把生日庆典规模“扩大化”,程序仪式化。

同时家庭模式可能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把成人仪式教育视为一种特别的亲情文化教育,过多地重视感恩与回报环节。

电视媒体模式——时尚文化仪式

2009年,湖南卫视与《中国青年报》、共青团湖南省委精心打造了一台题为“十八而志,青春万岁”的成人礼节目,将成人仪式与电视传媒相结合,创造性地设计了成人仪式的新图式,反响空前。由此,成人仪式又增添了一个特殊的电视媒体模式。电视“成人礼”,是“成人礼在媒介文化逻辑中的复归与再建构”,被称之为“被发明的新传统”。

电视媒体模式以赞美青春、启迪思考、激发斗志为主线,吸取成人礼的基本要素后,又创造性地利用时尚元素,迎合了年轻人心理需求,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围绕成人问题而设置的教育节目。

但从本质上说,电视媒体模式只是利用成人仪式在做节目,整个节目只是成人仪式的拓展。而好节目并不一定等于好的成人仪式。因为节目的组织者和策划者的重点在于节目的收视率和商业回报,教育效果只是实现前者的条件。更重要的是,这种模式是难以复制的,之所以难以复制,不仅因其高昂的成本,更因其所需条件极其“苛刻”,强大的制作团队,耀眼明星阵容,先进演播设施,此外还需要排练、预演等,耗时耗力,一般的媒体、学校、家庭根本无法企及。

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人仪式

目前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成人仪式:政府举行的成人仪式、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和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

政府举行的成人仪式

由政府举行成人仪式的国家主要有日本、葡萄牙、德国等国。

日本的成人节是从我国的冠礼和笄礼衍生而来的,在天武天皇十一年(公元683年)始行加冠制度。二战后,由于担忧青年在生活贫困和社会混乱时失去信心,日本国会于1948年立法,规定每年1月15日(后改为每年1月的第二个星期一)为全国年满18岁男女青年的成人节,以激发其自觉性并树立自信心,获得有关社会道德、法律意识和成人责任感的教育。

四年一次的葡萄牙成人节称为托篮节,是一个全国性传统节日。年轻女子把巨大的篮子顶在头上,参加游行。托篮高度与身高一样,托篮装饰着各种纸花,托篮内装有式样不同的面包,是女子成人的一种仪式。而居住在北部山区的多哥第二大部族卡布列族(Kabyé)每年7月下旬都要为年满18岁的男女青年举行成人仪式:男性举行摔跤节,女性举行成熟节。

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

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在宗教盛行的国家非常普遍。

成人仪式标志着一个人在宗教事务上进入成熟的成人期,也被赋予参与宗教生活的权利和责任,在这种仪式中“总是存在一种狂迷的因素”。德国14岁的少年要举行基督教式的成人仪式。其在父母带领下,走进教堂,跪在十字架下,向上帝忏悔自己的罪过,然后教父将水洒向少年的头顶,并宣读基督教义,教导少年做人的道理。在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国每年的6月底或7月初也要举行基督教仪式的成人仪式,年满18岁的青年到教堂去举行坚信礼。

在佛教国家中,“灌顶”是佛教用于成人仪式的术语,意为洒水,效仿古代印度王子加冕的就职仪式。通过这种仪式使人们相信王子变成了世界的统治者,同样,神圣的知识之水可以使成人仪式接受者转变为知识世界的主人,即佛陀。泰国、缅甸男孩到了一定年龄要出家当一次和尚,过一段时间的寺庙生活,没有这种经历则不能视为成人。

印度教中男孩最重要的圣礼叫做“入法礼”,也是成人的标志。通过这个圣礼,男孩获得了学习经典的权利,获得了第二次诞生;而在以色列,男孩的成人礼是受诫礼。古代犹太法学书说,男子年满13岁就必须谨守犹太教的613条诫律,因此,年礼又称受诫礼。每一个犹太人都被认为是因“以色列的盟约”而出生。男孩在出生后的第八天行割礼,守安息日和行割礼是其“契约的标志”,而且两者都与以色列民族的生存联系在一起。

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

古典形式的成人仪式在一些土著民族中仍然存在。

在印度东北部山区的奥那加人,13岁时须向酋长请求加入公社。应允后,父母用酋长赐予的棉布为其制一套成人服,穿上后就算成人了。

在澳洲,参加成年礼的土著男孩必须接受严酷的考验,如拔牙、穿耳穿鼻或刻上特殊的符号以标志成人。当地土著人相信这些考验是超自然的存在所赋予的,关乎他们与超自然存在者的关系,其目的是把青少年引入一个向他们开放的神灵世界和控制他们整个生命的精神世界。

成人仪式与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

在众多古典形式(或宗教形式)的成人仪式中,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是非常典型的。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Female Genital Mutilation/Cutting,简称FGM/C),是指出于非医疗原因部分或全部切除女性外生殖器官或对女性生殖器官造成其他伤害的所有程序,在某些民族或群体文化传统中,它与女性成人仪式直接相关。

“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侵犯了一个人的健康权、安全权和人身完整权、免受酷刑和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待遇的权利,以及在手术时导致死亡的生命权。”虽然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是国际公认的侵犯人权行为,但当今全世界有2亿多名的女童和妇女经历了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这种习俗存在于三大洲的31个国家。遭受了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女童和妇女有一半以上生活在埃及、埃塞俄比亚和印度尼西亚。社会规范、文化、宗教等多种因素造成了这种习俗的流行,其背后是根深蒂固的性别不平等观念。

2015年联合国将消除残割女性生殖器官行为作为目标之一列入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18-2021年战略计划重申了致力于消除童婚和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承诺。全球努力已加快了消除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进展。今天,女童遭受女性生殖器损毁/切割的可能性比30年前减少了三分之一。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

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文件中涉及“成人仪式”相关内容。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2019)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19)中指出了要注重运用仪式礼仪,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共青团中央印发的《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2018)进一步规范和深化了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

《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

第二十二条

注重运用仪式礼仪。认真贯彻执行国旗法、国徽法、国歌法,学习宣传基本知识和国旗升挂、国徽使用、国歌奏唱礼仪。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同升国旗、同唱国歌”活动,让人们充分表达爱国情感。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每天定时在主频率、主频道播放国歌。国庆期间,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大型企事业单位、全国城乡社区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要组织升国旗仪式并悬挂国旗。鼓励居民家庭在家门前适当位置悬挂国旗。认真组织宪法宣誓仪式、入党入团入队仪式等,通过公开宣誓、重温誓词等形式,强化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第十八条

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大中小学的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学生社团等,要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会、班队会以及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之中。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强化校训校歌校史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大中小学生参观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烈士纪念设施,参加军事训练、冬令营夏令营、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学雷锋志愿服务、创新创业、公益活动等,更好地了解国情民情,强化责任担当。密切与城市社区、农村、企业、部队、社会机构等的联系,丰富拓展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领域。

《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第六条

充分发挥礼仪礼节的教化作用。礼仪礼节是道德素养的体现,也是道德实践的载体。要制定国家礼仪规程,完善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规范开展升国旗、奏唱国歌、入党入团入队等仪式,强化仪式感、参与感、现代感,增强人们对党和国家、对组织集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充分利用重要传统节日、重大节庆和纪念日,组织开展群众性主题实践活动,丰富道德体验、增进道德情感。研究制定继承中华优秀传统、适应现代文明要求的社会礼仪、服装服饰、文明用语规范,引导人们重礼节、讲礼貌。

《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

共青团中央一直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指导各地团组织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先后下发多个文件来规范18岁成人仪式教育。如《共青团中央关于规范十八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暂行意见》(1996)、《关于1999年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1999)、《关于继续大力推进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2000)、《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1999年度全国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2000)、《共青团中央关于表彰2000年度全国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优秀组织单位的决定》(2001)、《关于深入开展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的通知》(2002)。

其中,最新版的为《全国中学生18岁成人仪式规范(试行)》(2018),《规范》适用于全国各普通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的成人仪式,以学校团组织为主组织实施,各省级、地市级、县级团组织等可参照举办区域内示范性的成人仪式。《规范》共分为9个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目标、基本原则、参与主体、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基本程序、誓词内容、仪式标志、组织实施等。

目前,北京、广州、南京、沈阳等许多大中城市,均通过地方立法程序,分别确定了各自的成人宣誓日。此种成人礼的创建、普及和实施,虽然在各地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但总体看,它现在已经是全国规模并具有普遍性的礼仪实践。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

第十六条

未成年人的入学、入队、入团、成人宣誓等有特殊意义的重要日子,都蕴藏着宝贵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要抓住时机,整合资源,集中开展思想道德主题宣传教育活动。

全面性教育中相关的教学内容

学习目标

在联合国《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与“成人仪式”相关的学习目标主要出现在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下的第3个主题“文化、社会与性”之中。此外,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下的第2个主题“人权与性”以及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下的第3个主题“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中也有相关内容。内容贯穿9~12岁、15~18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具体学习目标如下:

核心概念2:价值观、权利、文化与性

主题2:人权与性

学习目标(15~18岁以上)

要点: 有很多地方或国家法律以及国际协议中提及 了影响性与生殖健康的人权

学习者将能够:

主题3:文化、社会与性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文化、宗教和社会影响我们对性的理解

学习者将能够:

核心概念3:理解社会性别

主题3: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

学习目标(9~12岁)

要点:所有形式的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都是错误的,是对人权的侵犯

学习者将能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