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世瑄

更新时间:2024-09-28 22:57

成世瑄(1790年~1842年),字师薜,号琨圃,亦号兰生,贵州石阡府人。成世瑄是石阡三杰之一,亦称石阡三先生,指成世瑄、徐培深、张海澜三人。三人同在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中进士,成为石阡近200年来的美谈。

人物生平

成世瑄,清乾隆庚戊年(1790年)5月初7日生于贵州省石阡县下屯(尊圣屯)一书香之家。祖父成人为乾隆十年乙丑科进士,官江西知县,其父为思南府贡生。

步入仕途

嘉庆九年(1804年)府试第一名,院试考取生员,旋补廪生。嘉庆十八年(1813年)选拔贡并乡试中举人,师从郭尚先。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赴京会试,中二甲第65名进士赐进士出身,入翰林院为庶吉士。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授翰林院编修,又供职司空署。公余常向郭太仆请教书法,书艺大进。

道光元年武英殿修书处总纂,道光二年分校顺天秋闱,四年充武英殿提调。道光五年京朝考绩列一等,交军机处记名以道府侯用,次年浙江德清出事,大小官员受责,因而成世瑄在翰林院及部科衙门保举发浙江补缺,即任浙江衢州知府,九月任湖州知府,道光七年调任杭州知府(署)兼署浙江督粮道,钦命江南十府督粮道,治杭4载,殚精竭虑,小大毕举,弊绝风清。道光十年,迁杭嘉湖道总督,朝庭拟派世瑄任台湾道,不意其父殁于杭州,循礼守丧3年,遂作罢论。当他护送父亲的灵柩离开杭州回乡时,士民焚香奠酒在道路两旁伏拜。目击者称羡说,这是杭州人爱戴定国魏太守以后仅见。

孝满,清宣宗先后在圆明园、勤政殿7次召见,仔细询问了在浙任职情况夸其:“朕之知尔,非由外省大吏保举,亦不关在廷荐扬,朕盖得之浙绅之讴思。从前原谓尔大有作为,果不谬。”七天后即任命为甘肃宁夏府知府,一年后迁兰州知府(署),兼署兰州道,道光十六年到十七年任江(苏)、安(徽)粮储道,十七年改河南按察使,其间平反冤狱200余起,多次受到道光皇帝褒扬,道光十九年署河南布政使。道光二十年,任江宁(今南京)布政使司,庚子科监临院,二十一年同江宁将军布勒亨代考试武闱乡试。值鸦片战争,英军进攻定海,两江总督裕谦阵亡,成世瑄护理两江总督。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英帝国主义侵略吴松口和镇江等地、成世瑄力主抗英,积极组织抗英斗争。因军务紧急,用度浩繁,又遇江淮洪水泛滥,灾民无数,须筹措赈饷诸事,纷至沓来,数日之间,每天咯血数次,仍不敢偷安调息,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四月十八日,力尽身颓,忧劳卒于任所。

主要功绩

道光二十年(1840年),成世瑄被任命为江宁(今南京)布政使司,6月,鸦片战争爆发,沿海战事十分紧张。第二年9月,英军进犯浙江,提督余步云见英军武器精良、火力威猛,不战而逃。两江总督裕谦因装备落后又无后援,在水战中失利而投河自尽,于是两江总督之职便由世瑄代理; 由于战事吃紧,10月18日,道光帝任命其侄儿奕经为大将军,侍郎文蔚蒙古副都统特依顺为参赞大臣,牛鉴为两江总督,调集内地数省军队前住浙江处理军务(见中国近代史丛书《鸦片战争》)。奕经一伙从北京至浙江一路游山玩水,成天沉迷于酒色歌舞之中,根本不问军务。

次年1月,奕经一日做了一梦,梦见洋人纷纷上船外逃,便听信他人圆梦,坐等梦幻胜利;3月8日,奕经分兵三路企图同时收复宁波、镇海、定海,当下有人建议“对付洋枪洋炮要争取用火攻取胜,才能大刀、长矛的最大作用。而奕经认为上天会赐与他梦中的胜利,没有采纳火攻的建议,结果双方一交战,清军一触及溃。牛监(两江总督)此次目睹了交战场面,怕再战丢命,便假托有病向道光帝请假。于是道光帝便授命成世瑄署理两江总督。清军大败后,英军包围了镇江,直逼江宁(南京)成世瑄此次实属受命于危难之中。而奕经战败后,仍然成天吃喝玩乐,不以军事为先,当朝廷过问时,他便隔三差五向成世瑄催索兵勇、军饷、船只、炮械等军需,还不时动以危词恫吓。

时局日渐残酷,成世瑄已做好以身许国的准备。他派人把家小送回贵州石阡老家,准备只身一人留在任署理两江总督事务与江宁共存亡。然而,其母太夫人执意不回贵州老家,而要留在江宁陪伴儿子成世瑄坚守尽职。成世瑄的母亲虽是贵州乡间的一农村妇女,而国难当头时,又能如此深明大义,其言行举止,为后人敬仰!

在成世瑄署理两江总督期间,仍事必躬亲,日理万机。除了要应战时急需的招募兵勇、制造战船、炮火、调集军饷外,又逢江淮水灾,数以万计的灾民涌进江宁亦需安抚。诸事纷至沓来,成世瑄积劳成疾,数月之间咯血数次。尽管如此,他仍以国事为先不敢偷安,终因力尽身颓、咯血数升不止,于1842年5月26日病逝任上,时年52岁。

个人作品

将军岩

清·石阡进士成世瑄

岩高路更高,上岩不循麓。

一径蹑其天,梯接可容足。

玲珑百尺楼,中有道人宿。

道人横天趣,赌酒能餐肉。

岩下南来客,惊望浮图矗。

云扉不可到,犹疑仙人屋。

梁章钜《楹联丛话》成兰生(世瑄)守杭州时厅事联。

上联:湖山在目,玉局曾来,又七百年于兹矣;

下联:冰雪为心,金科勿扰,斯二千石之职欤。

为李钧《转漕日记》作序

有《重刊辨正通俗文字一卷》道光十六年兰州学署刻本藏于青海省图书馆

善文辞、工书、能画,行书清婉,于贴学尤有功力。有《西湖监影图》留世,现存贵州省博物馆,由原贵州大学图书馆馆长民主人士成启宇先生捐赠,描绘成世瑄于杭州知府任上在西湖垂钓的场面,附有当时十八个翰林学士写的题颂,(梁章钜、石韫玉朱士彦,其中包括石阡籍翰林御史徐培深)为书画精品是贵州省博物馆一级文物。

人物评价

成世瑄为官清廉,爱民如子,百姓颂为青天。他扶榇离杭时的情景是一例证。道光帝在北京听到浙江在京做官的人对成世瑄的称颂又是一例证。成世瑄病故后,他的家人将其灵柩运回石阡,在离开浙江时,浙江百姓自发相送,站成十里长街目送这位爱国英雄。沿长江而上间数千里路,百五六十个昼夜,沿途虽“匪盗猖獗”,得到船舡们一站一站护送而安全回家。这个事实便是他一生做官交给老百姓的一份满意答卷的见证。

后世纪念

梁章钜挽成兰生(世瑄)联:

望断黔阳,可怜万里云帆,依然将母;

魂消白下,共惜半年风鹤,了却孤臣。

刘淳《云中集》中作《成方伯传》。

轶事典故

一.甘肃有两县令,甲强而乙弱,皆劣员也。值家大人在藩任,办理计典,将劾乙以疲软,外间以揣摩及之。甲与乙素有隙,闻而大喜,即于公庭面诋之,乙怒形于色而隐忍不敢较,众皆为不平。未几,计典榜发,则甲适亦以浮躁被劾。乙乃反唇相讥,闻者快之。甲两颧发赤,几欲戟手而前,为众所格。而愦跳愈不可耐,时成兰生方伯(世瑄)为兰州守,目击其事,令仆役挟之归寓,遂成狂易之疾以终。方伯笑语人曰:“昔有人自言,今早登黄鹤楼,欲观江中覆舟以为乐,竟无一舟覆者。归见荷磁器者入城,失足尽碎,差快人意。似此幸灾乐祸,心术阴恶,其言至令人不忍闻。此在市井无赖之徒或所不免,不料士大夫于功名得失之际,竟有蹈此辙者,宜乎灾及其身也。”

二. 相传,成世瑄家中原本并不富有。在他尚小时,就有相面之人便看出他是大富大贵之命,长大后会有非凡作为。刚刚六七岁入学尚小时,便有了一些异象。据传,在成世瑄居住的寨上,有一家财主,一日夜里老财主忽然得了一个怪梦,梦见不知从哪儿来了一条身泛金光的大蟒,直奔他家放在院外的一口黄桶(木制的大桶),身子几拗几曲便在上边盘了三圈。老财主从梦中惊醒,越想越觉得怪异。第二天一早,老财主便搬了一条凳子,躲到暗处,看看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整整一个上午过去了,一个中午过去了,眼看太阳就要落坡了,依然没有什么异常现象发生。正当老财主心灰意冷之时,门外远远地传来了一群孩子嘻嘻哈哈的声音,原来是成世瑄跟一群孩子从学堂放学回来了。成世瑄跑在孩子们的前边,来到老财主家的门口,一眼看到摆放着黄桶便停住了脚步,一边跟其他的几个孩子说我去看看那个黄桶有多大,一边朝着黄桶就走了过来。只见成世瑄张开两支手臂便朝着黄桶比去,绕着黄桶比一下嘴里便念一声:“一抱大”,比两下嘴里便念一声:“一抱大”……一连比了三下。比完之后,成世瑄便嚷嚷着朝着其他孩子大声喊道:“这个黄桶有三抱大”。老财主看到这里,心里顿时明白昨天夜里梦到大蟒在黄桶上盘了三圈,正印了成世瑄比了三抱。从那以后,老财主更相信成世瑄将来必定是一个有出息的不一般的人,便在暗中有意无意想方设法帮助成世瑄。自然,成世瑄对暗中帮助自己的人也心存感激,在学业上也越加用功。于是便有了,成世瑄乡试、府试直到进京会试令人瞩目的成绩。

成氏墓群

成世瑄病逝后,按其身前遗愿,将灵柩溯长江而上渡船进乌江经龙川河回到故乡石阡府,择吉日葬于府城西北15公里大沙坝西坡成氏墓地。墓地经多次扩修,形成了以成世瑄等为主,共10多座墓组成的占地5平方公里的成氏墓群,历经数百年的风雨,墓群规模仍呈现其宏大别致,尤其雕刻、墓志书法可见一斑,属明清名人学士之珍品,是难得的贵州明清时期墓葬中的瑰宝。

1958年以前,成氏墓群满山青松翠柏,树大于合抱的百年古树。由大沙坝风洞坡麓拾砌石级而上,路宽4米,每20至30级建小石坪,两侧置石凳、石茶桌,供拜谒或游客小憩。约登数百级,始至墓前,一路松遮柏掩,只见悠悠一线蓝天。虽盛夏酷暑,顿觉清爽荫凉;春秋时节,田畔路边,野草闲花,争奇斗艳;紫荆桂树,香气扑鼻。一面欣赏当朝翰林学士所题牌坊书法,一面置身能工巧匠雕龙画凤之中;耳闻鸟语切切,目睹彩蝶纷飞,意入艺林翰苑,看不厌的奇花异卉,学不尽的书法墨宝,览不尽的石雕艺术。墓群建于清乾隆至咸同年间,距今250多年,墓坐西向东(除成人墓外),面对红面坡和香炉山,远眺盈沃一片。墓均用六棱条石仓成,各墓长5米,宽3米,高2米;墓前建牌楼形三镶石碑,框以精雕抱柱,正中书刻墓主官阶姓名,左碑书刻题墓字人官司阶姓名及题字年月,右碑书刻墓之亲属姓名和建碑年月;碑最上部为宝瓶式垂眷式碑帽,碑帽下有题字抱柱或刻对联,或刻龙纹,雕刻精致,深刻有度,工法严谨灵活,雕鸟如展翅飞翔,刻龙似腾云穿雾。根据墓的分布,将墓群分四大块表述:

一是成世瑄墓。墓地为石料铺成之小坪,面积1000平方米,墓居中,其墓碑阴刻“赐进士出身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司成公兰生先生之墓。”抱柱刻龙纹,无对联。墓前原有古老葡萄两株,左右各一,藤条相互盘绕,组成晋门;晋门有石狮子,左右各一,昂首挺立,似仰天长吼,狮身高70厘米。现葡萄连根拔去,狮子尚存一只。文革末期炸墓盗殉葬品处已修复,比上坪略低1米的前坪,原亦石料所铺,有石级可登上墓地,现已变为土坪,石级全无。但土坪内石碑牌坊仍安然无恙。石牌坊三门四柱,各柱均有滚墩石,柱下有基座,坊顶宝瓶式,明间上雕九老,各老之距离大小不同,手势各异。中间一老骑马,马在原野奔驰。小额坊刻墓主简历:“府君讳世瑄,字师薛,号兰生,嘉庆癸酉拔贡,本科举人,丁丑会魁,翰林院编修,武英殿提调,道光壬午顺天分试同考官,乙酉京察一等记名。历任浙江杭州、福州、衢州、甘肃、宁夏、兰州等处知府,浙江督粮道,钦命江南十府粮道,迁河南按察使司,署布政使司,再迁江宁布政使司、庚子科监临院,护理两江总督,在任二年,以劳疾终,卜宅于此。戊申秀冬之吉,男其炳承重孙学醇酝曾孙钟义彦等敬建。”简历左右两侧雕花瓶插花,上边雕双凤朝阳,大额坊分左中右三格,左格右格各雕一衣带袍笏俱全大像,中格中间刻“圣旨”二字,周围盘绕以龙,“圣旨”下有一人两手上举,与头成一“山”字。中格左右两侧与人像隔开,框上雕小额坊,瓶中有插鲜花卉。左次间之上雕舞图,楼下刻飞仙图,飞仙图舞图之间为镂空龙纹;右次间之上刻饮宴图,楼下为舞花图,中间镂空龙纹。以上为牌坊向内一面之雕刻。其向外一面,额上题“成方伯坊”4大字。明间次间均有类似向内一面之各种雕塑。从大沙坝坡脚上坡,第一眼所见“成方伯坊”,再上始见成世瑄墓。此墓从建筑规模上看系墓群之首,建筑艺术独具匠心。

成氏墓群,是省级文化城石阡的一道难得的亮丽风景线,根据其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1981年11月1日,石阡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6日贵州省人民政府将其列入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