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河

更新时间:2024-09-18 13:53

府河(Fuhe River),又称都江、内江、濯锦江、锦江等,长江支流岷江都江堰分水河道、支流。是岷江流经成都市区的主要河流。唐代从府城下经过,成为护城河,故称府河。下游与主要支流南河于合江亭汇合,又称府南河。与毗河同起于郫都区(原郫县)石堤堰闸,流经成都市郫都区、金牛区、锦江区、天府新区、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至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汇入岷江。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主要支流(含分支)有南河、沙河、江安河等。

干流概况

河道走向

府河为走马河下段河道,与毗河同起于郫都区石堤堰闸,南流经郫都区团结镇,于郫都区安靖乡南左分东风渠总干渠,以下行进于郫都区与金牛区界,南至雍家渡,右纳沱江河。府河城区河段始于其流程27.2公里处的洞子口,左分沙河后,形成东支与南支,东支向西流,与南支汇于原联合木制品厂,又过上河湾、诸葛庙,流程3.5公里,南经木材加工厂至西北桥,流程2.6公里。再东南行2公里至万福桥,0.9公里至北门大桥,1.7公里至红星路大桥,1公里至猛追湾桥,再转西行0.7公里至新华路桥,1.3公里至东风桥,0.8公里至东门大桥,又行0.9公里至南河口,在此处接纳清水河下段锦江(南河)后,再东南行0.8公里至九眼桥,1.5公里至望江楼,以下南行0.4公里,折西行0.9公里,有分支南流,又南行0.9公里至桂溪,又行1公里至白药厂左纳沙河,城区府河段至此为止,共长20.9公里。

以下入天府新区境,流经中和场、古华阳县姐儿堰、中兴场(华阳街道)。于流程66.9公里处至二江寺大桥,右纳江安河,至流程74.4公里处有正兴水位站,81.5公里处至永安,89.5公里处至红花,92.5公里至黄佛,于100.5公里处有芦溪河自左岸汇入,103.5公里处至黄龙溪。乃出天府新区境,入眉山市彭山区境,又西南流至江口镇汇入岷江左岸。

府河自石堤堰至江口,全长115公里(《华阳县志》筄全长117公里),流域面积2090平方公里,

在郫都区,府河在团结乡石堤堰从毗河分水。流经团结、犀浦、安靖三个乡镇。至东风渠口分出东风总干渠后,正流成为金牛区与郫都区(原郫县)界河。至三倒拐纳沱江河,到雍家渡下入金牛区境,继在成都市城区东南的安顺桥下与锦江(清水河下游)会合,会合后仍称府河。集雨面积(石堤堰到雍家渡)93.5平方公里。府河穿郫都境7.5公里,沿县界1.5公里。境内总落差32米,年平均流量每秒41立方米。安全过洪能力东风渠口以上每秒70立方米,以下至雍家渡每秒50立方米。

在金牛区,府河经金牛、洞子口、桂溪、琉璃等乡流入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境,后入岷江,过境26.36公里。平均宽55米,年过境水量为80953.94万方,可供水量为8264.68万方,占过境水量的10.21%,引入九道堰、友谊堰、茅草堰、杨四堰、磨儿堰、砖头堰、洗瓦堰等支渠。

天府新区,府河又名都江、内江、濯锦江、锦江。据民国23年版《华阳县志》载:“油子河下段,源于走马河四分支,在筑断堰与柏条河汇后,通称府河”。府河在郫都区(原郫县)太和场石堤堰引都江堰柏条河水,流经筑断堰至成都市金牛区桂溪乡德兴寺入天府新区境,后经中和场、华阳街道、正兴乡、永安乡、黄佛乡入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毛家渡至江口岷江正流,府河天府新区境段流长49公里。集雨面积969平方公里。河床最宽265米,最窄99米。平均比降0.88‰。多年平均流量82立方米/秒。最大流量120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15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总量25.86亿立方米。

河道变迁

原石堤堰至筑断堰通航,古油子河永定桥至成都也通航,惟筑断堰、古油子河半公里之间不通航。经柏条河运往成都之物资,至太和场须陆运1公里,至永定桥再下油子河运往成都,古称此举为“翻岗”。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为给新建八旗驻防地(成都满城)运送木石,四川巡抚年羹尧下令将筑断堰、古油子河之间一段凿通,正式形成府河。

府河原在团结乡石堤村王家庙(古回龙院)从毗河起水,1952年兴建石堤堰水利枢纽工程,将进水口上移至牛角濠,从进水口至一洞桥开新河一段。河道经太和场、方家桥、高桥,至安靖乡雍家渡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区。灌溉农田10万余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3.3万多亩。

水文特征

府河进水口年平均流量48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4.33亿立方米。据望江楼水文站1942年~1994年实测资料(包括用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插补的资料)推算,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1亿立方米。由于望江楼水文站所控制的流域不闭合,人类活动对径流的影响很大,随着东风渠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从府河引走的水量逐年增多,望江楼水文站的年平均流量及枯期流量均呈减少的趋势。洪峰流量均值约364立方米/秒,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120立方米/秒,出现在1947年7月4日,其重现期为100年,次大洪峰流量为1050立方米/秒,出现在1981年7月13日,其重现期为70年。

据正兴水位站1982年~1985年实测资料,年平均流量77.3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8.55亿立方米。

主要支流

上游河道

走马河,为内江水系干渠,起于都江堰市(原灌县)走江闸。在流程3.2公里处,左分柏木河(渠长13.1公里)。继而东南流至聚源场,左分徐堰河。又至郫都区(原郫县)两河口左分沱江河,以下改称清水河。于青羊宫纳磨底河尾水,以下改称南河(又称锦江),再行至安顺桥汇入府河。走马河同下段清水河、南河共长64.1公里。其中走马河长26.7公里,流域面积415平方公里。清水河、南河长37.4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92.9立方米/秒,年径流量26.61亿立方米。

徐堰河,为走马河左岸分支,起于都江堰市(原灌县)聚源场下和平桥闸,东南流经导江村、崇义乡双玉桥、田家桥入郫都区(原郫县)境,继经幸福桥、普济桥、永宁桥、清安桥(新民场),以下左纳柏木河;继东南过罗家桥、永静桥(程家船)、窦章堰至牛角濠,与柏条河相汇于石堤堰闸。徐堰河长36.6公里(其中郫都区境内27.5公里),流域面积163平方公里,进口年平均流量37立方米/秒。

本干支流

沱江河,为走马河左岸分支,起于郫都区(原郫县)两河口,东南流经长生桥、祝家桥、波罗滩,至郫都区(原郫县)西门过宋公桥,绕至城北经鲍家碾、玉龙桥、田家桥、罗家堰,入成都市金牛区境,经周家巷,于柳阴村由北转南,在雍家渡以上1公里处汇入府河。沱江河长26.7公里。

南河,上游为走马河尾段清水河,清水河流经龙爪堰后,又称浣花溪,在迎仙桥纳磨底河后称南河,又称锦江。走马河—清水河在都江堰内江走马桥闸(古锁龙桥址)与江安河分水。在都江堰市(原灌县)聚源分出徐堰河后,流至本县新胜乡江西滩成为郫、灌两地界河。至乌龙堰以下入境后,流经花园、新胜、安德、友爱、两路口5个乡镇,到两河口分出沱江河,以下正流改称清水河。其后再流经友爱、清河、晨光、德源、合作等乡至毛家桥成为郫、温两县界河。再往下进入金牛区,经百花潭到城东南安顺桥下与府河汇合。清水河成都段习称锦江(南河)。走马河—清水河总长63公里。集雨面积(由走马河口至垮河坎)74.1平方公里。

沙河,为府河左岸分支,进水口在金牛区洞子口街道附近,穿越川陕公路、成彭公路,至双水碾小学,纳凤凰河(螃蟹堰)尾水。又东行0.7公里至曾家祠,再东南行0.6公里,又南经成都化工厂,行1.2公里至驷马桥。又南经上下三洞桥、踏水桥,穿建设路,东南经杉板桥至跳蹬河,南至多宝寺转西南过上五桂桥、五福桥、沙河大桥,穿静居寺路西南流,于成昆铁路以北汇入府河左岸,全长20.9公里。沙河原有旧河道主要用于农田灌溉,兼排泄区间暴雨洪水。解放后,为满足东郊工业区的用水需要,对沙河进行了大规模的扩改建设,分三期施工,于1957年5月竣工,现为成都市工业及生活用水的大动脉。

江安河,古称阿斗河,又名酸枣河,后称新开河,本属外江水系,1957年改为与走马河并列引水,成为内江水系中的干渠。起于都江堰市走江闸,东南流经都江堰市聚源场、土桥乡至三邑桥,沿温江与郫都区(原郫县)分界线继续东南行,至镇子乡新和村入温江区(原温江县)境,经万春、柳城、涌泉等乡,至邹家场后入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境,过金花桥,南流至华阳街办,于二江寺大桥汇入府河。江安河自走江闸至二江寺,共长95.76公里,流域面积390平方公里,进水口年平均流量34.1立方米/秒,年径流量9.65亿立方米。

杨柳河,原为岷江左岸分支,于温江区玉石堤以下引水,初名杨武堰,1957年改由江安河骆家滩引水,1970年渠系改造时改在青龙嘴引水,为江安河右岸分支。南流经温江区通平、柳江、和盛、柳城、柳林和天府新区(原华阳县)柑梓、彭镇、红石、黄水等乡(镇),于陶家渡下赵筏子入新津区境,南流过黄泥沱,于毛家渡汇入岷江左岸。杨柳河原长60公里,1979年对杨柳河进行改造,旧有河道裁弯取直,河长缩为52.3公里,流域面积320平方公里。

白河,古称色水,源出温江属龙池乡龙池寺前的古井,井深3米左右,大旱不涸,常有泉水溢出,后与天生、南岳两堰余水汇集成河。流经万寿桥、毗卢桥、五洞桥、杜家碾、板桥子穿川藏公路后,在应天寺下与洪河堰山溪沟水汇流,再经王家碾、鹅项颈,沿牧马山脚于陶家渡汇入杨柳河。全长18.3公里。集雨面积73平方公里。旧沟底宽0.3米,深0.5~0.6米,比降2.5‰。1970年至1972年改造白河12.3公里。改造后的白河河床宽3~14米,最大流量60立方米/秒,最小流量0.05立方米/秒,引用地下水和回归水0.9~1.2立方米/秒补充下段农田用水。

鹿溪河,又名鹿溪水、芦溪河。发源于龙泉山中段西麓。出宝狮口沟后,向西南蜿蜒经龙泉驿区柏合寺入天府新区境白沙坡乡,再经兴隆、煎茶、沿溪,于籍田乡与源出龙泉山脉南段的柴桑河、龙眼河汇合,向西流至黄龙溪入府河。全长77.92公里,平均比降11.95‰。集雨面积675平方公里。天府新区境段长52.3公里,平均比降2.5‰,河床最宽30米,最窄4米。暴雨山洪,汇流较快,陡涨陡落,流量极不稳定。据籍田水文站1959年实测,最大洪水流量1340立方米/秒,枯水流量仅0.02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年径流总量0.62亿立方米。

治理开发

灌渠工程

府河起自石堤堰闸,河长115公里,过水能力68立方米/秒。于1.9公里处左分半边堰、九道堰;3.5公里处左分友谊堰;7.1公里处左分干堰子;13.4公里处左分茅草堰;于郫都区(原郫县)安靖左分东风渠;然后又依次左分杨泗堰、沙河(沙河右分砖头堰、左分洗瓦堰);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华阳街办二江桥右纳江安河,至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江口汇入岷江。

古佛堰。据《华阳县志》民国16年版记载:“乾隆二十五年,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令张夙翥访察古佛洞,锦江水势稍高,可筑堰引水分灌华阳、仁寿、彭山三邑田,因会勘详准,自洞之野桂坝开凿,遂于二十八年十月兴工,次年二月竣工,犹以水低堰高为病。乃改修洞之上流二里许,自罗家林堰口起到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江口,袤八十余里。”现古佛堰渠首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黄佛乡罗家林,自府河右岸引水,渠首为浆砌条石坝,干渠总长22公里,有支渠3条,长8公里。古佛堰灌溉面积变化较大,初始灌田11916亩,其中华阳县1716亩,仁寿县3700亩,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6500亩。到民国28年,因工程失修,灌面萎缩为4186亩,其中华阳县700亩,仁寿县1596亩,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1890亩。解放后,经修复,至1954年灌面又恢复到建堰初期,达11972亩,其中华阳县3116亩,仁寿县1596亩,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8856亩。1960年灌溉面积进一步扩大到13115亩。1980年代,据“三查三定”资料,古佛堰有效灌溉面积达1.41万亩,其中天府新区(原华阳县)黄佛乡3756亩灌溉面积即原华阳县、仁寿县灌溉面积,因行政区划调整,划归天府新区。由于主要灌溉面积在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故该工程由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主管,但有关问题仍要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协商。

半边堰。在府河左岸太和场以上1.5公里处起水,至团结乡胡家船附近入毗河。1956年分出右支取代马棚堰和筑断堰。尾水落入府河。渠道于1973年改造。灌田7100余亩。

九道堰。在府河左岸太和场上场口起水,至漏罐子分出一水名“左支”。正流至二江沱落入毗河。灌溉农田2.7万多亩,其中,郫都区(原郫县)农田4700余亩。

马棚堰。与九道堰并列从府河起水,尾水落入螃蟹堰。灌溉农田600余亩。1956年被废,其灌区改从半边堰引水灌溉。

螃蟹堰。在府河左岸团结乡下场口起水,下游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区。原为府河分洪河道。渠道于1971年改造后全走高地。郫都区境内有斗渠11条,灌溉农田1万余亩,下游灌溉新都区农田1.1万多亩,灌溉成都市金牛区农田约3000亩,故改名“友谊渠”。

筑断渠。在府河左岸螃蟹堰以下起水,尾水落入干堰子。灌溉农田1400余亩。1956年建东山灌区时被废,其灌区改从半边堰引水灌溉。

千堰子。在府河左岸团结乡双桂村起水,跨茅草堰和东风总干渠后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区。渠道于1973年改造。灌溉农田5300余亩。1979年从上游分出一支跨府河补济红光左支二斗渠。

茅草堰。在府河左岸安靖乡高桥以上起水,跨东风总干渠后分为两支流入成都市郊金牛区。渠道于1973年改造。灌溉农田1.2万多亩。

东风总干渠。1955年新凿大型灌溉渠道,为东风渠灌区输水。渠道进水口在府河左岸安靖乡方碑村,下流3公里入新都区境。

蓄水工程

鲢鱼水库。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玉皇乡槐花村,所在河流为岷江水系府河支流芦溪河支沟龙眼河。1957年由原内江地区暨仁寿县水利部门勘测设计,同年9月动工,1959年竣工。大坝为均质土坝,坝高12.5米,涵卧管1座,为双卧管放水孔,溢洪道位于大坝左端。集雨面积4.8平方公里,总库容342万立方米,除拦蓄天然径流外,尚可引东风渠水充蓄,水源充足。干渠1条,长13公里,支渠2条,总长11公里。设计灌面0.54万亩,经多年配套,已达到设计规模。水库还承担了向籍田镇供水的任务,配套建设乡镇供水厂1座。

土门子水库。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合江乡土门子,所在河流为岷江水系府河支流芦溪河的小支沟。1955年经省水利厅规划,1957年完成设计,1958年1月17日动工,同年7月竣工,当年蓄水受益。1959年又进行扩建,加高大坝并完善溢洪道工程。大坝为均质土坝,最大坝高30.6米。集雨面积13.3平方公里,总库容285万立方米。干渠长10公里,支渠长27公里。设计灌溉面积1.21万亩,已全部达到。土门子水库建成后,大坝病害较重,多次出现裂缝及滑坡,溢洪道标准也较低,涵卧管也漏水。进行多次整治后,才完全能正常运行。

塔寺沟水库。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太平乡白林村,所在河流属岷江水系府河支流芦溪河的小溪沟,原系一座土河堰,1963年作为土门子水库右干渠塔寺沟段的大填方,形成一座小(二)型水库。为增辟水源,1973年1月对大填方进行改建,建成高31.2米的大坝,形成一座小(一)型水库,总库容109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以下库容89万立方米。水库蓄水后,大坝多次出现裂缝滑坡,1976年、1977年、1978年、1981年和1983年都曾进行整治。1981年7月特大洪水时,最高洪水位距坝顶仅0.3米,险些翻坝失事。1983年降低溢洪道,加大泄洪量,达30立方米/秒,并安装闸门。塔寺沟水库无独立灌面,主要向土门子水库补充水源。1984年建成面向太平镇的自压供水工程。

永安水库。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永安乡大塘村,所在河流为岷江水系府河支流三星河。1975年9月动工,1979年3月竣工。集雨面积3.97平方公里,总库容251万立方米,正常蓄水位库容192万立方米。大坝为黏土心墙坝,最大坝高16米。溢洪道为开敞式,最大泄量12.8立方米/秒。涵卧管最大放水量0.93立方米/秒。配套左干渠长1.4公里,右干渠长2.6公里。支渠10条,长11公里。设计灌溉面积0.9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0.35万亩。

毛家沟水库。位于大邑县青霞乡毛家沟,所在河流为岷江水系南河支流斜江支沟青霞河。1975年12月动工,1979年12月竣工。集雨面积1.6平方公里,主要引蓄乌木堰支渠水源充蓄,有效引水流量0.8立方米/秒。总库容218万立方米,兴利库容182万立方米。灌溉面积0.4万亩,受益乡为青霞、银屏、凤凰3乡。工程含大坝、引水设施、放水设施及灌溉渠道4部分。大坝为土坝,最大坝高22米。引水设施,有引水渠1条,长2.1公里,其中渡槽1处,长108米,隧洞4处,长1.07公里。放水设施,原为阶梯式卧管放水,1982年改为软管放水,1989年,又改为竖井放水,最大放水量1.3立方米/秒。大坝无溢洪设施,采用预留库容防洪。灌溉渠道,有左、右两条干渠,总长13.96公里,由于支渠不配套,原设计灌面0.4万亩,而实际有效灌溉面积仅0.07万亩。水库距县城16公里,1986年,开辟为旅游区,又名烟霞湖。

供水工程

塔寺沟水库供水工程。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塔寺沟水库面向太平镇的供水工程建成于1984年。塔寺沟水库总库容123万立方米,水质较好,无污染源,符合饮用水标准。塔寺沟水库地理位置较高,距离太平镇只有1.5公里,具有自压供水的有利条件。而太平镇及附近农村长期饮用堰塘蓄水,水质很差,危害健康,当地群众迫切要求改善饮水条件。鉴于此,1984年第一期工程动工,安装主管道1200米,分管道1800米,当年年底投产受益;1985年第二期工程动工,增加枯水时期的提水设备及滤水设备,进一步改善水质,并扩大供水范围,向附近农村供水。该工程共解决900多人的缺水问题,改善3000多人的饮水条件。

鲢鱼水库面向籍田镇的供水工程。建成于1980年代末期。供水工程的布置形式为:鲢鱼水库的水源,通过长9.4公里的输水干渠(其中整修扩建8.0公里,新修1.4公里)输水至双边塘囤蓄(双边塘蓄水面积35亩,可蓄水量4.5万立方米),经初步沉淀输水至容量为350吨的净水池,由电力提水站(净扬程25.78米)提水至容量为740吨的清水池,再通过输水管网把清洁的水源送到各用水户。清水池输水管网的主管道长2.4公里(管径200毫米),支管道长2.56公里(管径100毫米)。整个供水工程投产后,还开设了以经营自来水管道、弯头、三通、闸阀、水表等各种供水器材为主的门市部,形成集供水、安装、销售、管理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体系,既方便群众,又增加收入,使水利工程由单一服务型转变为经营服务型。

河道治理

府河(天府新区河段)治理府河是成都至乐山之间的重要航道,又是成都平原三大出水口之一。洪水频繁出现,危害两岸人民。清乾隆十三年(1748),华阳县令安洪德,拨款在中兴场(今华阳街道)上修筑约1公里的防洪堤,民众感其恩德,称之为安公堤。以后经多次整治、扩展,至民国时期,安公堤已形成自秦家坝至中兴大桥之间一道长1.3公里的土堤。

1947年成都平原暴发洪水,安公堤被冲毁,府河在此改道。1948年,华阳县水灾赈济会中和场公务所组织修复被毁堤防工程,对安公堤进行封缺堵漏,耗石702立方米、竹笼54条。1949年,安公堤再次被洪水冲垮约400米。

解放后,安公堤被列为府河重点防洪工程。1950年,由川西行署水利局设计,中兴场安公堤防洪委员会主任李鸣皋承修,同年6月竣工验收,8月新堤浸漏。1950年至1951年,华阳县政府召集沿岸人民普修防洪堤,着重加固安公堤,此后每年均进行岁修。

1960年春,新筑裴家拱桥至刘家巷石桥堤防1000米,刘家巷石桥至伏龙寺渡口堤防925米,并再度加高培厚安公堤,重建原来达不到标准的堤防200米。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有关公社在府河沿岸修筑“包耳”250多个,目的在于护岸,但都因河床缩小,阻碍行洪,故一遇较大洪水,就险象环生。

1981年7月13日的特大洪水后,府河沿岸第一批堤防护岸工程于1981年冬至1982年春修复完工,国家总投资36万元,计有姐儿堰、安公堤、二江寺、古佛洞等33处,总长11887米,其中:混凝土浆砌1100米,条石保坎3680米,卵石浆砌1090米,土堤6017米。后又于1982年冬至1983年春新筑中兴大桥下泥窝沱条石护岸200余米。1984年,修建堤防工程7处,长807米;1985年修筑保坎工程7处,长1103米。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修筑了一批堤防及保坎工程。为保护堤防,还先后沿堤岸进行绿化。这样,安公堤得到彻底整修,府河的抗洪能力也有了显著提高。

府河、南河(今锦江)是流经成都市区的主要河流,历史上曾造就了成都“两江环抱”的独特城市景观。由于自然、人为因素的影响。府河、南河污染严重。1994年,成都府南河综合治工程全面启动,彻底改变府南河的河道河岸、环境生态、沿河居民居住环境等。1992年3月,成都决定对府南河实施综合整治,并于1997年12月胜利竣工。府南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额为27亿元人民币,包括防洪、环抱、绿化及文化、安居、道路管网五大子工程。竣工后,极大地改善了成龙都生态环境质量及城市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功能。1998年10月,联合国人居中心在阿联酋首都迪拜举行授奖仪式,授予成都市“世界人居奖”奖牌,后又荣获“2000年地方首创奖”“20000年联合国最佳范例奖”。

水电开发

府河历史上系多功能河道,航运事业发达,水能资源的开发受到限制。府河干流上曾规划过2座电站,一座是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正兴乡的钓鱼嘴电站,装机4000千瓦,另一座是位于天府新区(原华阳县)回水乡的平桥电站,装机6000千瓦,均未动工。

航道航运

古府河航道是成都东大门通往外省的主要渠道。内江柏条河—府河航道,起于都江堰市,止于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江口,航道全长158公里。柏条河航道起自都江堰宝瓶口下的蒲柏桥,至郫都区(原郫县)石堤堰分水入府河(另一水为毗河入沱江)航道。府河至成都西北郊洞子口处转为绕成都城北、城东流过,至南河口纳入锦江,南行经天府新区(原华阳县)中和场、中兴场(华阳街道)、黄龙溪,入眉山市彭山区(原彭山县)境至江口入岷江。都江堰市至成都市段河道较下段狭窄,水流较急,航漕弯曲、起伏较大。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此航段每年通航6个月(都江堰岁修期和农灌期不通航),洪水、平水和枯水期分别通行14吨、8吨和6吨以下木船。成都南河口至江口府河段长71公里,上段合江亭至天府新区华阳苏码头30公里,河宽50~80米,航漕平整;下段(苏码头至江口)两岸丘陵起伏,航漕亦随之起伏,河宽60~300米。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洪水期内40吨木船可上航至望江楼下游的石牛堰,枯水期即使10吨木船亦只能上航至双流区(原双流县)二江寺。

柏条河—府河历为灌县(今都江堰市)、崇宁、郫都区(原郫县)、成都县、华阳县的主要灌溉河道,堤堰众多;又两河流经地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场镇、桥梁密集,加上自然滩碛,故两河航道上碍航之处比比皆是。石堤坝、姐儿堰、古佛堰、三道堰、北门大桥、九眼桥、高河坎桥、雷打滩,观音滩等,素为两河航道要碍。

柏条河本只通毗河,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成都营造满城八旗住房,巡抚年羹尧令开螃蟹堰新河2里余,引柏条河水入府河,使载运灌县(今都江堰市)竹木的西路船筏得以直航省城。民国前期因军阀防区阻隔,造成商务停滞,航业衰退,柏条河沿河地方为自保农田灌溉,随意封堰断航,侵占纤道,致使灌县(今都江堰市)至成都航道长期中断。民国22年(1933)由崇宁县、郫都区(原郫县)、成都县商家、船民组成的川西航务维持会,经过长期艰苦的诉讼、交涉,获得恢复柏条河航运权。用近两年时间疏通航道、拆除纤道上障碍建筑,民国24年竣工开航,使柏条河—府河航道重新贯通。抗日战争时期柏条河—府河为驿运支前航道,灌县(今都江堰市)、崇宁县、彭县、郫都区(原郫县)、新繁县、成都县、华阳县、支前的粮油,以及川北陆运成都转川东的支前物资,通过柏条河—府河航道,入长江,源源下运重庆、川东、湖北。抗日战争胜利后运输物资锐减,两河上下兵匪横行,扣船拉夫、抢劫商旅,地方恶霸强行设卡收捐,致使部分船民因不堪重荷而停业,航道因荒废而间段淤塞。

1951~1952年,川西人民行政公署交通厅成都航运管理站组织疏淘柏条河—府河航道,整修纤道恢复航运。1953年林业部门开始在柏条河上散漂灌县(今都江堰市)运成都木材(之前为筏运),船运在散漂期内(每年5月1日至10月1日)停止。1958年规定柏条河为散漂木材专用道,船运全部停止。成都至江口府河航道也由于货源减少、水源缺乏、堰坝碍航等原因,于1950年代中期起航运逐步衰退。1979年华阳县古佛堰堤坝筑高加长,拦河截断航道,成都至江口航运完全中断。1980年代只天府新区(原华阳县)黄龙溪至回水乡河段有短航旅游运输。

古府河航道曾有8~30吨木船从事水运。1950年代,大量工业原料、建材及民用生活资料和农业用肥仍靠木船运输。境内有三瓦窑、洞子口等码头。洞子口乡的成都贮木场,占地300多亩,是岷江水系的最终贮木场。1980年代,每年从西北高原经府河漂流至贮木场的木材约20万立方米。

历史文化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锦工织锦濯其江中则鲜明,濯他江则不好”,因名。唐杜佑通典》卷176:成都县“有锦江”。《元和志》卷31成都县:“蜀人又谓流江为悬笮桥水,此水濯锦,鲜于他水。”

唐·杜甫登楼》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西得诸侯棹锦水,欲向何门趿珠履。”唐·王勃重别薛华》诗:“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锦江是成都文化的摇篮,成都城市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离不开锦江的滋润和哺育,故成都人又深情的称她为母亲河。《华阳国志.蜀志》这样记述成都:“蜀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著名大诗人陈子昂在其《陈子昂集.谏雅洲讨生羌书》中称“蜀为西南—都会,国家之宝库,天下珍货,具出其中。又人富粟多,顺江而下,可以兼济中国”。诗仙李白的:“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濯锦清江万里流,云帆龙舸下扬州”。诗圣杜甫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句,即是当时成都——锦江的真实写照。意大利威尼斯探险家马可波罗则在他的《马可波罗游记.成都府》中如是写道:“有一大川,经此大城,川中多鱼,川流甚深……水上船舶甚众,未闻未见者,必不信其有之也。商人运载商货往来上下游,世界之人无有能想象其甚者”。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