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9 16:15
成都科学技术大学(Chengd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四川成都,简称成都科技大学、成都科大、CUST,前身是以四川大学工学院为主体成立的成都工学院,是1952年院系调整时期诞生的全国几所主要工学院之一,作为一所知名的多科型工科院校,1978年更名成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西部地区实力最雄厚的全国重点工科大学之一。1981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成都科技大学在主要科研学术数据上,如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经费、科技转化、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等,均为当时西南地区工科高校第1位。1994年,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原四川大学、成都科学技术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为四川大学。
原成都科技大学创建于1954年,时称成都工学院,代表了由高校院系调整而组建的新型大学,在某种意义上是学习苏联的产物。
在成都工学院成立之前,西南军政委员会决定:在泸州川南工业专科学校及川南行署原址,设立四川化学工业学院。1952年11月17日,四川化学工业学院正式成立,郑方为副院长和院党总支书记。作为西南地区新建的高等工科专门学院,四川化学工业学院由原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工业专科学校、川南工专、乐山技专、西昌技专、川北大学、西南农学院的化工系科和华西大学的制革组合并组建。在四川化工学院建院前,各调入学校都已开始全面向苏联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改革旧的教育。
1953年,在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上,教育部决定将四川大学工学院和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合并建立四川工学院。同年12月,西南高教局成立四川工学院建院筹备委员会,由四川大学校长彭迪先任主任委员,四川化学工业学院副院长郑方、四川大学党总支书记谢文炳任副主任委员。新建学院的院址选定在四川大学以西和工农速成中学以南的新桂乡地区。这里位于四川大学与四川医学院、四川音乐学院和当时正在修建中的西南民族学院之间,属于成都市城市建设规划的文化教育区的中心地带。
1954年8月27日,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校,命名成都工学院,重庆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公路与城市道路专业并入。成都工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建校典礼,由许琦之院长宣布学校正式成立。成都工学院成立时,除独立前已有的机械、电机、土木、水利四个系的5个本科专业外,在河川结构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内分设了水能利用和水工结构两个专业,还设有1个水利技术建筑专修科。当时,学校在校学生共1273人,有教职员工375人。
1954年12月,国家高教部决定,四川化工学院迁至成都与成都工学院合并,学校名称仍为成都工学院。1955年8月27日,成都工学院和四川化工学院举行了隆重的合校庆典。经中央批准,由许琦之、郑方任副院长。合校后,成都工学院有机械、电机、土木、水利、化工五个系,机械制造工程、发电厂配电网及输电系统、公路与城市道路、道路桥梁与隧道、河川结构与水电站水工建筑、无机物工学、塑料工学、皮革毛皮与鞣皮剂工学、化学生产机械及装备、糖品物工学及植物纤维造纸工学11个本科专业,以及1个水利技术建筑专科专业。糖品物工学及植物纤维造纸工学两专业后调整至华南工学院。1955年开学后,包括泸州分校在内,成都工学院有在校学生2458人,教职工共720人。
1978年,在标志着“科学春天”到来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上,成都工学院获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3项,在科学大会奖励中排名全国理工类高校第9名;同年,成都工学院转归中国科学院,并更名为“成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成都科技大学),成为全国重点大学。1980年10月,成都科技大学与同属中科院的浙江大学一起转归国家教委(现教育部)领导。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成都科技大学获得4个国家重点学科(水力学、原子与分子物理、高分子材料、制革及鞣料)、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分子材料工程、高速水力学),居西南地区高校第1位以及全国理工科高校前10位。成都科技大学在科技转化和产学研结合上一直位居全国前列,本世纪初四川大学成为全国6所首批国家技术转移中心高校之一,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原成都科技大学的贡献。1994年,作为国内高等教育转型以及高校大合并的试点先驱,四川大学与成都科学技术大学两所全国重点大学合并为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更名四川大学,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就两校合并为学校题词并寄予深切厚望。
成都科技大学档案(1954—1993)
1953年7月,高教部召开全国高等工业学校行政会议,四川化工学院副院长郑方和四川大学工学院院长康振黄参加了这次会议。会上做出了关于将四川大学工学院和四川化工学院于1954年暑期合并,建立四川工学院的决定。遵照高教部及西南高教局的指示,由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新建的成都工学院于1954年8月27日隆重举行了建校典礼,由许琦之院长宣布成都工学院正式成立。成都工学院成立时,除独立前已有的机械、电机、土木、水利四个系的5个本科专业外,在河川结构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内分设了水能利用和水工结构两个专门化,还设有1个水利技术建筑专修科,在校学生共1273人。
1954年12月31日,高教部(54)工会字第427号函告四川化工学院和成都工学院:“国务院11月29日(54)国文习字16号函,批准四川化工学院于1955年迁至成都与成都工学院合并。现决定两校合并后,学校名称仍为‘成都工学院’,学校的最大发展规模为10000人。专业设置仍维持两院原有专业不变。”合校后的成都工学院,有机械、电机、土木、水利、化工五个系,有机械制造工程、发电厂配电网及输电系统、公路与城市道路、道路桥梁与隧道、河川结构与水电站水工建筑、无机物工学、塑料工学、皮革毛皮与鞣皮剂工学、化学生产机械及装备9个本科专业,以及当年尚未调出的糖品物工学及植物纤维造纸工学2个本科专业和1个水利技术建筑专科专业。1955年至1956学年开学后,包括泸州分校在内,有在校学生2458人(本科生2387人、专科生71人)。
1978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工学院改为成都科技大学,列为全国重点大学,由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双重领导,以中国科学院为主。同年学校第一次参加全国重点院校录取新生,18个专业、7个师资班共招收本科学生1098人。1980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成都科技大学改由教育部和四川省双重领导,以教育部为主。学校从1957年开始到“文化大革命”前,全校曾有6个专业、8位导师,累计招收研究生26人,毕业20人。学校从1978年开始恢复招收研究生。学校设有22个系,49个本科专业和方向,3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学校有教职工3616人,其中正教授124人,副教授681人,21名博士生导师,在校学生人数达1.3万人,其中研究生708名。
从成都工学院至成都科技大学,历任校长有许琦之(1954年至1956年)、袁仲凡(1957年至1965年)、郑方(1965年至1982年)、曹振之(1982年至1983年)、王建华(1983年至1992年)、陈君楷(1992年至1994年);历任党委书记有许琦之(1954年至1955年)、郑方(1955年至1983年)、韩邦彦(1983年至1985年)、赵静桂(1985年至1994年)。
1950年至1986年档案按党群、行政、外事、教学、基建、科研、产品几大类分类按年代编流水号组卷。1986年后按《高校档案工作规范》将档案在八大类一级类目下设二级类目组卷管理,其中,党群、行政类有档案3371卷;教学类有档案4123卷;科学研究类有档案864卷;基本建设类有档案295卷;仪器设备类有档案276卷;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类有档案23卷;出版类有档案1353卷(册);外事类有档案176卷;财会类有档案10190卷(册);其他(个人业务)类档案有1036卷。
成都科技大学历史可追述到1944年国立四川大学建立的工学院。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四川大学、重庆大学、华西大学和川南工业专科学校等部分工科合并为四川化学工业学院。1954年,奉中央人民政府高等教育部“四川大学工学院独立建校”令,四川大学工学院从川大独立出来,在紧邻川大、距华西坝的四川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华西医科大学,2000年与四川大学合并)不远处建立了成都工学院。第二年,四川化学工业学院从泸州迁到成都与成都工学院合并,校名仍为成都工学院。成都工学院是新中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第一批多科型工科院校,不仅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所多学科性工业大学,也是中国八大知名工学院之一。1978年,成都工学院更名为成都科技大学,1994年科大与川大合并,成立了四川联合大学。1998年,四川联合大学又重新更名为四川大学。
成都科技大学前身成都工学院成立后,基本建设成为重中之重的工作。除了四川大学速成中学迁到桂溪乡后空出的房屋外,学校的大部分建筑需要开工新建。成都工学院一直到成立后的第二年,仍然没有专门的学生运动场地。成都市城市建设委员会计划从四川大学现有体育场中划拨一部分篮、排球场交给工学院暂用,足球场和田径场则是与四川大学共用。
成都工学院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可以说是从第一教学楼开始的。工学院是在1953年计划独立建校的。在此之前的1951年,第一教学楼就开始修建了,终于赶在1954年成都工学院成立典礼前基本落成,共有建筑面积近15000平方米,造价为160万元。原来城市建设委员会批准的大楼不是东西走向的,由于西南和四川省文教机关以及学校的反对才改建在后来的位置上。这栋建筑最后成为成都工学院的标志性建筑,长期作为教学楼使用,所以通常被称为一大楼。最初准备建成一栋9层的高大建筑,由于抗美援朝的爆发,加之国家经济较为困难,最后只修成了五层建筑。因此,许多专家都认为:一大楼的基础部分是非常坚实的。
一大楼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仿古式建筑,飞檐雕花而高雅气派,红柱和青砖交相辉映,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交汇融合。一大楼采用了纵横三段西方古典主义构图模式构建建筑中部,屋顶是中国传统建筑重檐歇山式屋顶,大量运用了重檐歇山式屋顶、中国古代吉祥图案以及中国传统的红色梁柱等中国古典元素。整体建筑造型浑厚凝重,构图错落有致,台基式的坚实外观形成了庄重大方的格调。从外观来看,一大楼与当时颇为流行的苏联式建筑,例如差不多同时修建的四川大学理科楼,可以说是风格迥异。除了从正面看去如同宫阙外,倒是与华西大学的中国式新建筑有异曲同工之妙。从高处俯瞰,整个大楼宛若一架大型飞机,于是,有人称之为飞机楼。这与人们寄予这所新型工科大学的厚望很是契合。
一教楼由成都市地方国营建筑公司承担了建设任务。很多人都曾经传说,它的设计师是著名建筑大师梁思成先生。但是,这一说法只见于时任成都市地方国营建筑公司总经理,后来担任成都钢铁公司党委书记、成都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金星(王锐)同志的回忆文字,并无官方的确切文字记载。从轩昂恢弘的整体建筑气派和彰显外露的中国传统元素来看,确有些梁式建筑的味道。
其实,根据成都市有关方面的调查和曾经担任四川省建设厅厅长的四川大学校友马识途同志的回忆,一大楼的设计师是著名建筑设计师古平南(1914-1997)。古平南先生是四川长宁人,重庆大学毕业。在他担任四川省建设厅建筑设计院总工程师时,负责了一大楼的设计,以及四川大学华西校区钟楼的改建工作。由于他采用了梁氏建筑的大屋顶格局,在后来批判梁思成时也一度受到了牵连,1958年还被错误地划为“右派”,直到1978年才得以纠正。古平南先生曾经师从著名建筑学家和建筑教育学家杨廷宝院士(1901-1982)。杨廷宝先生当年作为基泰工程司的首席专家,是国立四川大学校长任鸿隽的“御用设计师”,是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规划设计和望江三馆(图书馆、化学馆和数理馆)建筑设计的负责人。
1998年,四川大学行政楼从望江校区东区滨江楼和新滨江楼迁到这里。从此,它成为学校的行政管理中心,更是四川大学文、理、工、医渗透结合的标志。当年的荣杜易在规划华西协合大学的校园建设时,曾经参考四川大学的皇城建筑。1937年,任鸿隽校长将四川大学校址迁到望江楼侧,也请建筑师考察了华西坝建筑群,建成了图书馆、化学馆和数理馆。1952年,成都工学院兴建一大楼,同样借鉴了华西坝建筑群的古朴精巧和望江楼三馆的大气实用。校舍建设上的彼此参照和融合,在某种意义上堪称四川大学、成都科技大学和华西医科大学合校的前奏。
2012年,四川大学对校园建筑重新命名时,也曾经有人建议将当年的一大楼、今天的行政楼命名为“思成楼”以纪念所谓的设计者梁思成先生。实际上,这是以讹传讹。本文确认古平南先生为一大楼的设计者,只不过是为了还历史一个真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