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27 17:55
成骨细胞瘤是一种特殊类型肿瘤,在组织学上无恶性表现,但有侵袭性,甚至出现肺转移或恶变,故将其归入原发性有恶性倾向的肿瘤之列。曾用名有良性成骨细胞瘤、巨大骨样骨瘤等。临床表现为局部疼痛,根性放射痛,夜间疼痛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手术治疗方法主要为局部刮除术和植骨填塞空腔。术后复发率不超过10%。
成骨细胞瘤的病因,至今尚不明确。可能与病毒性感染、非化脓性感染、血管异常等因素有关。
成骨细胞瘤临床不常见,约占骨肿瘤的1%,80%的患者在30岁前发病,25岁为发病高峰,男女之比为2:1。本病的41%~50%在脊柱发病,多发生在腰椎、胸椎、颈椎和骶椎,病变多位于脊柱的后方,尤以椎弓根最先受累。病变早期表现为局部疼痛,根性放射痛,夜间疼痛,但不加重,对阿司匹林不敏感。在神经系统方面,根据受累的脊柱平面出现不同的神经症状。腰椎的肿瘤可出现小腿放射痛,并伴腰部肌肉痉挛;颈椎或胸椎的肿瘤可出现上肢和/或下肢无力、麻木,甚至运动感觉完全障碍;骶骨的肿瘤可引起神经根的压迫症状。
1.实验室检查
成骨细胞瘤的个别病例血沉增快,肿瘤若转为恶性,血清碱性磷酸酶(AKP)可升高。
2.X线表现
成骨细胞瘤的X线呈溶骨性膨胀改变,边界清楚,病灶外的骨皮质变薄。根据钙化以及血管丰富的程度,或表现为斑块状钙化,或为较大的透亮区。若病变波及一侧骨皮质,可使之破溃,瘤体可侵入椎管或周围软组织。
3.CT检查
成骨细胞瘤的CT检查主要特点为骨破坏呈膨胀性,存在高密度硬化缘和钙化点。可分为中心型、皮质型、骨膜下型和松质型。
4.MRI检查
成骨细胞瘤的MRI表现为无钙化骨化病灶,T1WI为中等信号,T2WI为高信号。病灶钙化后,T1WI和T2WI均可出现斑点状、索条状、团块状或不规则形低信号区。随着钙化的进展,低信号区可逐渐增大。病灶周围硬化缘T1WI和T2WI均表现为低信号环。病灶相邻髓腔和软组织内出现充血水肿区。骨膜反应不明显,周围软组织可轻度肿胀,而软组织肿块不明显。增强扫描示血供丰富的骨样组织增强,病灶相邻髓腔和软组织轻度增强,而病灶内钙化、囊变和出血区无增强。
成骨细胞瘤的的诊断要点为:
1.以青年多见,40%~50%位于脊柱,椎弓根最先受损。
2.根性症状出现较早,神经症状依受累平面不同而各异。
3.X线示边界清楚、大小不等的骨质破坏,伴不同程度的骨化,边缘骨质膨胀变薄。
4.病理检查可见瘤组织中有大量的成骨细胞、骨样组织和血管纤维组织。
根据脊椎骨特殊的解剖结构,针对成骨细胞瘤的组织学表现特点,可行局部刮除术和植骨填塞空腔。目前治疗方法有:
1.局部刮除
脊椎骨上的成骨细胞瘤经局部刮除后多可治愈,复发率低。如范围大,局部切除困难时,只进行搔刮,术后结合放疗。
2.椎管减压
成骨细胞瘤若同时有神经根或脊髓压迫症状,手术治疗旨在减压。减压效果取决于压迫的程度和时间,以及减压手术彻底与否。
3.放射疗法
成骨细胞瘤的放射治疗适用于无法手术、术后复发者或需行辅助治疗者,照射剂量通常为20~50Gy。
成骨细胞瘤术后应随访,密切观察,以防恶变。对照射病例更应观察是否转化成纤维肉瘤或骨肉瘤。术后复发率不超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