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9 15:09
《我为祖国献石油》是由薛柱国作词,秦咏诚作曲,刘秉义原唱的歌曲,创作于1964年,是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校歌。
1964年3月,中国音乐家协会组织作曲家到大庆油田体验生活,创作一批反映石油工人的作品。沈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也接到了通知,要求他务必在3月20日到黑龙江省的萨尔图报到。由于身体的原因,学院准备找一位年轻人陪同,经李劫夫院长提议,由秦咏诚陪他同去。19日晚的车上,秦咏诚询问,萨尔图是什么地方。李劫夫告诉他:萨尔图是个大油田,叫大庆油田,当时还保密着。辗转到了大庆后,许多音乐家同住在大庆石油指挥部的招待所。
从第二天开始,油田为音乐家们安排了介绍有关石油方面知识的课程,从勘探、钻井到采油、炼油等一连十天,一天一个内容。十天后,油田又安排他们深入一线体验生活。秦咏诚和李劫夫、王莘被安排在“铁人”王进喜担任队长的“1205英雄钻井队”,并在井队里和王进喜朝夕相处,一起生活了三天。这期间,王进喜向秦咏诚讲述了他1959年在北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看到北京的公交车由于缺油背着煤气包而心情沉重,还听他讲述了大庆石油大会战的情景。1960年春天,王进喜的钻井队正在玉门油田,听说北方发现了大油田,全国要在那里举行大会战,当即向上级请战。他们告别了亲人,穿着单衣登上了北上的列车。面对着恶劣的气候、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简陋的设备,石油工人为了让国家早日甩掉“贫油”的帽子,打破西方敌对势力的经济封锁,以战天斗地、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喊出了“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响亮口号。“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使秦咏诚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巨大的冲击。特别是同王进喜和他的钻井队朝夕相处的几天里,秦咏诚对石油工人的认识得到了极大升华,情感上产生了强烈共鸣。
结束三天体验生活,秦咏诚回到招待所,油田党委宣传部为他们准备了一批反映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人工作生活内容的歌词,希望作曲家们谱曲。在老作曲家们挑选完后,秦咏诚也挑了挑。这时,一首歌词跳入眼帘,是石油工人薛柱国写的《我为祖国献石油》。歌词形象生动,人物鲜活,将石油工人豪迈、乐观的情绪和战天斗地的大无畏革命精神描绘得入木三分。秦咏诚越看越激动,在招待所食堂里,仅用了20分钟,就写完了这部作品。
秦咏诚回到学校后,将作品唱给朋友和学生们听,听取并采纳大家的建议,将原来最后一句比较简洁的旋律改成了现一气呵成的拖腔。
同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的刘秉义在一份音乐刊物上看到了《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曲谱,随口哼唱了几遍,忽然发现它振奋人心,给自己的感觉就是节奏感非常强,演唱起来肯定非常铿锵有力,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演唱这首歌。
“文革”期间,江青以“只见石油,不见路线”为由拒绝刘秉义演唱这首歌,消息传出,身在秦咏诚只身从沈阳来到北京与刘秉义商量对策。为了能挽救这首歌,刘秉义想出了一个主意:修改歌词。他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将原先的歌词修改成了:“三面红旗迎彩霞,铁人精神传天下,毛泽东思想指引着我们,自力更生建设国家”歌词一经改完,转天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接着录音、播放。
锦绣河山美如画
祖国建设跨骏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头顶天山鹅毛雪
面对戈壁大风沙
嘉陵江边迎朝阳
昆仑山下送晚霞
天不怕 地不怕
风雪雷电任随它
我为祖国献石油
哪里有石油
哪里就是我的家
红旗飘飘映彩霞
英雄扬鞭催战马
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
头戴铝盔走天涯
莽莽草原立井架
云雾深处把井打
地下原油见青天
祖国盛开石油花
天不怕 地不怕
放眼世界雄心大
我为祖国献石油
石油滚滚流
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热情豪迈的石油工人的英雄赞歌,不仅是激励一代代石油工人投身祖国建设的号角,也是优秀的中国工人阶级英雄群像的整体写照。
受到歌词意境的启发,歌曲的前奏采用了较快的速度,明快而富有弹性的节奏,跳动起伏的旋律线,好像满载着石油工人的列车驰骋在祖国的锦绣河山,从祖国的大西北风驰电掣般地驶向千里之外的大东北。而后,引出了石油工人豪迈的歌声:“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我当个石油工人多荣耀,头戴铝盔走天涯。”歌曲旋律宽广,曲调清新流畅,生动地刻画出了石油工人的豪放气概,以及充满自豪与自信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跨骏马”的“跨”字上,旋律吸收了说唱音乐的因素,采用了下滑音,既符合汉语四声的声韵而“不倒字”,又铿锵有力,更能突出石油工人那豪放、爽朗的性格。“头顶天山鹅毛雪,脚踏戈壁大风沙,嘉陵江上迎朝阳,昆仑山下送晚霞”这四句则是抒情性的段落,形象地描绘出了石油工人转战南北、四海为家的豪情斗志和乐观向上的精神。
为表现石油工人“天不怕,地不怕,风雪雷电任随它”的大无畏英雄主义精神和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秦咏诚将这两句歌词处理成短促有力的八分附点音符与切分的节奏,使音乐变得更加铿锵有力而富于动力。同时,既与前面抒情段落形成鲜明的对比,也为后面出现的全曲高潮做了很好的铺垫。
歌曲的高潮部分在“我为祖国献石油,哪里有石油哪里就是我的家”这两个最后的乐句上。为使歌曲的高潮更加突出,更具有感染力,秦咏诚别出心裁地将这一句开始的第一拍处理成休止符,把“我为”两个字从弱拍上开始,以突出下一小节在强拍上“祖国”的“祖”字。然后在“献石油”的“油”字上,旋律则采用了迂回式的上行,音域上形成了大跨度的十度音程。在歌曲的最后四小节“我的家”三个字的处理上,秦咏诚还巧妙地借鉴了中国戏曲音乐的拖腔。这样一来,音乐显得更有感染力和动力感,既刻画了石油工人的洒脱性格,又使全曲在充满乐观和自豪感的气氛中结束。
2018年6月15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在建校65周年之际,将《我为祖国献石油》确定为校歌。此外,该曲还是广东石油化工学院的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