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0 18:54
《我们为何而战》是弗兰克·卡普拉执导的纪录片,该片于1943年05月27日上映。
好莱坞电影大师卡普拉算是最早移民美国实现自己梦想的成功者。20世纪初,他从意大利到美国,一部《一夜风流》使他登上了奥斯卡的梦想之颠。二战时期,他息影从戎,马歇尔将军亲自委任他拍摄一部能够激励美国青年参军的大型纪录影片。卡普拉率领他的分队自1942年起用资料片和缴获的敌方影片制作出了7集大型系列纪录电影《我们为何而战》。影片中,他用“光明世界与黑暗世界的决战”来形容战争,把美国的制度和生活方式作为“光明世界”的代表,国会山、石碑等镜头被赋予国家意义,用以为“美国精神”大唱颂歌。《我们为何而战》表达了他对民主制的一种牧歌式的自信。直到越战开始,这种至高无上的“山巅之国”信仰才逐渐被打落尘埃。
珍珠港事件发生几个星期之后,好莱坞电影导演弗兰克·卡普拉忽然坐在美国国防部参谋长马歇尔元帅的办公室里,此时的卡普拉已经换上崭新的军装,摇身变成了一名少校。元帅向他说明召见他的用意:美国军队中平民与职业军人之间的人数比例即将达到五十比一的程度。德军和日军都坚信,这样的美国青年要进行现代战争未免过于软弱。然而马歇尔却认为,如果向这些年轻人说明为什么他们要穿上军装,他们就可能像猛虎一样地投入战斗。马歇尔元帅说:“所以,卡普拉先生,我想和你制订一项计划,要摄制一部我国历史上首创的系列片,以便用纪录片的形式提供有事实根据的知识,并借此向我们的陆军士兵们说明,我们为什么要战斗,我们为之战斗的主义是什么。”问题是卡普拉没有制作纪录片的经验,他对马歇尔直言:“马歇尔元帅,我向您说,直到现在我还没有搞过一部纪录片。实际上,我也没有在制作这种影片的人身旁呆过。”元帅点拨他说:“卡普拉先生,我直到现在也没有当过参谋长呀!成千上万的美国青年直到现在也没有被子弹打穿大腿的经验呀!直到一年以前还没有看见过海洋的士兵,今天正在指挥着军舰呀!”卡普拉恍然大悟:“对不起,阁下,我就去制作迄今为止还不曾有过的大规模的纪录片。”
经过一番努力,卡普拉搜集到了大量来源各异的影片,据以制作了总名为《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的八部影片:《战争前奏曲》(Prelude to War ;1942年)、《纳粹的进攻》(Nazis Strike ;1942年)、《瓜分与侵略》(Divide and Conquer ;1943年)、《英国战役》(The Battle of Britain ;1943年)、《俄国战役》(The Battle of Russia ;1943年)、《中国战役》(The Battle of China ;1944年)、《战争迫近美国》(War Comes to America ;1945)和《认识你的敌人:日本》( Know Your Enemy:Japan ;1945年)。这些影片在美国军队教育中被列为必看片,有些也向普通市民公映,还被译成外语送到许多国家上映。
在对美国入伍士兵进行思想教育的过程中,《英国战役》收到了显着效果。入伍士兵在观看这部影片后,反英情绪大为削弱。由于大部分美国士兵是前往英国的,所以反英情绪的变化被认为是非常宝贵的成果。另外,卡普拉还组织了一些电影摄影队,开始拍摄面向部队的新闻片《陆海军杂志片》,并且与英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了《突尼斯的胜利》(Tunisian Victory,1944)。美国战争纪录片中最为着名的作品大多都是关于陆军的,陆军情报局海外分局的电影科在这方面作出了大量工作。
系列片《我们为何而战》的内容涉及许多国家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传统,影像也来自许多国家,犹如一部现代史缩影。这些影片在美国国内起到了“军号” 作用,在美国之外则履行了外交职能。在这些影片中,“同盟国”的观念是以“自由世界”一词加以概括的,这种做法虽然把许多不恰当的问题完全置之度外,却也成为了这些影片在同盟国大受欢迎的重要理由。《英国战役》根据丘吉尔的命令在英国广泛放映;《俄国战役》则根据斯大林的命令在苏联各地放映。但是,卡普拉及其摄影队拍摄的影片并非全都获得了好评,比如《中国战役》把蒋介石描写成确实统治着当时的中国的情况引起了人们的怀疑,这部影片在发行之后不久即被收回。有些影片如《认识你的敌人:日本》(Know Your Enemy:Japan ;1944年)在完成之后根本就没有得到发行,根据导演之一的尤里斯伊文思的说法,此片未能上映的理由是它把裕仁天皇描写成了战争罪犯,而随着美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天皇又被认为是维持秩序的助手,而且这种状况在战后还要继续下去。
这部大受好评的纪录片是在二战期间制作的, 是一部真实的新闻短片。该片由三位奥斯卡奖得主完成: 制片及导演是美国陆军通讯队的弗兰克·卡普拉(代表作品《一夜风流》;《迪兹先生进城》;《浮生若梦》);作曲是迪米特里·蒂奥姆金(曾为《正午》;《情天未了缘》;《老人与海》等片谱曲);旁白是演员沃尔特·休斯敦(代表作品《碧血金沙》)。
美军司令乔治·马歇尔将军要求美国陆军通讯队的弗兰克·卡普拉少校制作一套系列影片, 以便向匆忙中召集起来的美军士兵解释国家的政策。当时卡普拉少校已经是一位声名鹊起 的电影制作人了,对他提出的特别要求是要“制作一系列(前无古人的)有据可查,事实 确凿的电影,向军中将士说明我们参战的原因,以及我们为之战斗的意义”。
1944年,《我们为何而战》系列片被授予纽约影评奖的最佳系列纪录片奖。虽然该系列 最初是专门为士兵拍摄的,但很快就在影院向大众公映了。而且美国的盟友,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当时的苏联政府也请求美国提供该系列电影的胶片。
《我们为何而战之战争序曲》
英语:Prelude to War
时间: 1942 年
片长:54 分钟
战争序曲:“战争的导火索以及作战的原则,对这些知识的了解是军事训练不可或缺的部分,让所有美国官兵深深体会军队的优良品质,我们在这场可怕的战斗之前,我们的国旗一方面作为自由的象征而被世界认同,另一方面作为超强的力量而被世界认可,我们是不会妥协的,只有当德日的战争机器彻底粉碎后,民主才能取得完全胜利。”
--国防部长,马歇尔上将。
纳粹的壮大:德国征服世界的野心由来已久。
“我们将统治整个世界”
--1863年,范·比斯马克将军
“上帝派我们带给世界文明,违抗我的意志的将受死。”
1914年,恺撒·威廉二世
“我们的目标是用任何方式进行破坏,以在全世界重塑国家社会主义。”
德国人的这种热情加强了他们领导人的欲望......
1933年,阿道夫·希特勒
在《战争的序曲(Prelude to War)》中,法兰克‧凯普拉舍弃述说加入战斗的正确性,转而诉诸于美国一贯的,企图维持世界正义的角色,它将民Z与瀑政、自油与奴役之间的选择加诸于战争的必要性之上,扩大了美国非战不可的使命,使得美国的宣战充满了拯救世界的正义感,而不仅仅是为了珍珠港事变的攻击而已。
弗兰克·卡普拉深知,“They may fight because of ideology - but nationalistic ideology.”这便是美国纪录片当时的性格-或者说,这是民族性一贯的性格,他们愿意为一个遥远而抽象的意念而战,并且表现出对自己所坚持的信念「自信满满」。
其实,从《我们为何而战》这一系列影片流露出来的对于美国阳光般的信仰,基本上是美国的人民对于他们的国家,以及好莱坞模式底下的家国崇拜,这种过分完美的「美国梦」形象,在弗兰克·卡普拉后来剧情片的成名之作《一夜风流(It Happened One Night)》中,更是表露无遗。
《我们为何而战之纳粹的进攻》
英语:The Nazis Strike
时间:1942 年
片长: 41 分钟
《我们为何而战之分化和征服》
英语:Divide And Conquer
时间:1943 年
片长:60 分钟
此集讲述了德国利用“闪击战”侵占北欧、比利时以及法国的战斗进程。野蛮,血腥,残酷!
《我们为何而战之不列颠之战》
英语:The Battle Of Britain
时间:1943 年
片长:55 分钟
此集讲的是英国抗击德寇空中入侵获胜的历史,主要是空战。顽强,感人。英国的胜利为欧洲彻底打败德国法西斯保留了一块基地。
《我们为何而战之苏联卫国战》
英语:The Battle Of Russia
时间:1943 年
片长:83 分钟
本集先叙述了历史上俄国几次打退外国入侵的史实,然后宏观地介绍了苏联的概况,最后讲到了德国的闪电式入侵(闪击战)以及苏联人步步为营式的成功防守。运用了苏联音乐与苏联纪录片,解说词充满激情。
《我们为何而战之中国战争》
英语:The Battle Of China
时间:1944 年
片长:67 分钟
这部影片讲述了日军对中国的侵略。片中包括了蒋介石夫人宋美龄女士在美国国会的精彩演讲, 饱受蹂躏的南京城以及陈纳德将军领导的飞虎队等珍贵历史资料。
“这是1937年9月的上海,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新的战争,这是对无辜平民百姓的轰炸,为什么中国人要无辜地死在日本的炸弹下,要找到这个答案,必须要先了解一下两国情况...”
——宋美龄
《我们为何而战之美国参战》
War Comes To America
时间:1945 年
片长:67 分钟
战火燃烧到美国、太平洋战争:1942年5月10日,敌军在克林洛登陆,杰纳纷将军对这个岛进行了防御,但最终还是失败了,他们被移到一个集中营去……
接着日本人搞定了马来岛、新几内亚……
东京审判:从这一刻开始,给人类带来了无数流血的战争,将成为过去。他们失败的命运是无法避免的,这是全体人类的尊严,我们经受住了这次严峻的考验
《认识你的敌人:日本》
英语:Know Your Enemy:Japan
时间:1945年
片长:73 分钟
很多人都知道,美国战争部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制作了一部7集系列纪录片《我们为何而战》(Why We Fight),但是对于《Know Your Enemy: Japan》(认识你的敌人:日本)这部纪录片,可能却知道甚少。
其实,《Know Your Enemy:Japan》(认识你的敌人:日本)也是该系列纪录片之一,而且是系列中最早制作的一部。然而由于鲜为人知的原因,该影片60多年来从未公映过(而以上7集则一直是公开发行放映)。这部纪录片的第一次公开放映是在1977年,当时只是有部分内容作为PBS特别节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出现在公众视野。
1943年初,导演Frank Capra(弗兰克·卡普拉)接到美国战争部交给的拍片任务后,特意聘请Joris Ivens(尤里斯·伊文思,中国人熟知的著名纪录片《四万万人民》导演)担任《Know Your Enemy:Japan》的监制。由于Joris Ivens改变了将日本的裕仁天皇描绘成了一位开明人,而将其导演成一个独裁者,在美国军方看来,是丑化了裕仁。
1945年1月,在对影片进行了一系列的修改编辑后,美国五角大楼指出:这部影片包含“太多对日本人同情的内容”。这也是该影片在1945年发布的最终版本。
然而不巧的是,最后正式公开发布《Know Your Enemy: Japan》,却是在美军分别向广岛和长崎投放了两颗原子弹之后的1945年8月9日。
广岛和长崎的核爆对于美国外交政策来说,是一个转折点;而在太平洋,当政策由战争转向了谈判,如果再通过影片来激励美国人继续战斗,将变得毫无意义。
于是,时任太平洋战区盟军司令和之后驻日盟军最高司令的麦克阿瑟作出决定:禁止该影片进入美军部队,同时提议不要将该影片公开发行放映。
重要人物:
Walter Darré
Otto Dietrich
戈林
Fritz Reinhardt
参考资料:
1943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最佳纪录片
1943年 New York Film Critics Circle Awards (Special Award)
2000年 National Film Preservation Board,SA (National Film Registry)As part of the“Why We Fight” series(1943~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