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6 23:10
《我们的岛沉入水下》是于2010年5月文汇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图书。
作家。编剧。填词人。
生于杭州千岛湖。天秤座。现居北京。
10级广播电视学 (硕士)
代表作品:《我们的岛沉入水下》
盘点不得不看的四大理由:
No.1 一个岛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这样一座岛屿,它是你我的安歇之地,流浪者皆能在此得以抚慰。
它是故土,是家园,是寄托,是归宿。而今,它却已沉入水下。
小说直抵读者内心,将人世间漂泊无依、无可寄托的心境,描绘得如泣如诉,并为所有受伤的心灵建筑起一座安歇的岛屿,令你在历经爱恨之后,终可寻得宁静与归宿。
No.2 两座城
一座始建于东汉的千年古城,共和国的使命令它一夕之间沉落湖底。
一座因古城淹没而生的新城,三代人的重建使它几经沧桑日新月异。
生活在这故事里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部《双城记》:一个在水下,一个在岸上。
小说触动人们内心的两根琴弦,“古老”的传承与“崭新”的接纳。
No.3 三代人
年轻作者的一次大胆尝试,在其首部作品中呈现三代人的爱恨纠葛。
时间跨度半个世纪,贯穿始终的是三代人共同的情结-----
乡愁、漂泊、个体的渺小与历史的浩瀚、信仰的深邃与可贵。
No.4 几多爱恨
“没能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这是此生最大的憾事。”她对他最无力的表白。
“你只需在燃烧过后把灰烬全留给我。”他对她最卑微的赤诚。
“青春兵荒马乱,却又潦草离散。”他对他最后的挽留。
“当华美的叶片落尽,记忆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年华老去的他们最深的爱与痛。
小说用干净流畅的文字记录了三个少年成长的旅程,也是你必经的路口。
熟悉的风景一再出现,叩击你心中沉睡的青春。
他们的爱恨交织,也是你的昨日;
他们的铅华洗尽,也是你的明天。
请预留一点时间,听这样一段故事----------
一座城池淹没,追寻从未间断。
一座岛屿沉落,爱恨由此蔓延。
上帝曾给我一个你\u966a我在雨季等日光\u53ef是现在\u6211扯不断密密的雨\u65e5光\u8fdf迟未到\u4f60用原子笔\u5728我左手腕上画着的手表\u8fd8在滴答滴答地走\u800c我们的岛屿\u5374已沉入水下
没能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你
这是此生最大的憾事
当我遇见你时
昨日的年华不再
昨日明媚的春色已远
我剩着孱弱的萧索
剩着渐渐退却的最末的绿意
若有来生
定祈求上苍
愿与你相遇
相遇时
我仍有灼灼的目光和完满的赤诚
便将我最好的年华
附着皎洁的月轮
一并
交付于你
“一个岛,两座城,三代人,几多爱恨。”
一部前所未有的作品,真诚、炽烈、深邃、感伤。
新锐作家方羌羌情感力作《我们的岛沉入水下》,一个远不只是青春的故事,值得你为之沦陷。
风光旖旎的千岛湖底,有一座沉睡已然半个世纪的千年古城。
在它神秘的面纱背后,是一段尘封多年的悲恸往事,是一出震颤人心的万人迁徙。
在这里生活的人们,心中都有一部《双城记》,一个在水下,一个在岸上。
小说用干净流畅的笔调记叙了三位少年在此长成的时光,他们面对着“古老”的传承和“崭新”的接纳,他们面对着年少的张扬和青春的羁绊,他们从一开始就是注定要有故事的人。
香樟树下的单车余留他和他的笃深,存封多年的汽水瓶盖掩埋着她和他的暗许,冬浮夏沉的岛屿是他们的秘密花园,指点迷津的灯塔是他们的忏悔之门,延伸湖底的石阶是垂暮的老人生命消失之地,几度复返的玻璃樽是迷茫的心灵以代价兑换愿望的咒语。
青春兵荒马乱,终是潦草离散。
他们耗尽全部的爱恨,生生找寻的岛屿,而今,却又沉入水下。
少年的成长史,三代人和无数家庭的变迁史,乃至一座城池的共和国史。
一个远不只是青春的故事,你可以从中读到源自童年的种种困惑,荷尔蒙时期的所有迷茫,以及身心漂泊之后只为寻求一处归宿的全部苍凉。
Chapter 01 未来由此开始
Chapter 02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
Chapter 03 赤足抵达的岛屿
Chapter 04 那一处幽暗的王国
Chapter 05 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Chapter 06 雨水过剩的城市
Chapter 07 没能在最好的时光
Chapter 08 近似无限透明的蓝
Chapter 09 原谅他的足不出户
Chapter 10 蚂蚁星球的人类
Chapter 11 上帝曾给我一个你
Chapter 12 重返葵巷你已迁徙
Chapter 13 一条消失的河流
Chapter 14 我们的岛沉入水下
Chapter 15 未来由此开始
以千岛湖的旖旎风光和悲恸往事作为背景,揭开沉睡湖底的千年古城的神秘面纱。
以三个少年的悲欢离散为主线,讲述三代人半个世纪中的沧桑变化。
09年秋日,因朋友的引荐,在中国传媒大学附近的一间餐馆,我和萧凯茵、方羌羌有过一次三人的对话。
萧凯茵的获奖和成功早有耳闻,但见她时,才发现是个单纯随和的女孩,方羌羌是她的直系师哥,三人的交谈并无陌生。
作为一个图书策划人,我无意中提到自己曾策划的《盛夏光年》,它后来成为畅销书,几乎是在我的意料之外。而眼前两位作者都表示对它的某种认可。他们觉得书中擅长的并非是情节叙事的跌宕起伏,人物关系简单,但两两之间的微妙一言难尽。其实每个走过青春的人,不都曾有过这样的“三角关系”?不是世俗定义的“三角恋”,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美好,“友达之上、恋人未满”的稳定感,三人间所传达出的少年的喜怒,少年的悲悯,少年的无奈与失落,这是他们认为该书所能打动读者的内核。归结到底,《盛夏光年》用一种真诚而温暖的笔触描绘出一段会使读者深感熟悉达成共鸣的三人关系,就这一点而言,眼前的这部新作气质上不无相像,且更为动人。
那晚的交谈中使我决定和方羌羌合作的契点,是他在准备中的一部长篇,名字叫《我们的岛沉入水下》,这个题目第一眼就吸引了我。天秤座的他自信从容、温文尔雅,和他的文字一样,有种熟悉的亲近感。此后的谈话,我发现了他与别的年轻作者最大的区别,思想超乎同龄人的深刻。当我看完他的几部短篇之后,我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成熟得有些“可怕”的年轻作者,和他生活中的随和不同,作品中呈现出的“野心”几乎令我惊讶,他习惯于一种亲近感的开场,平实简易,流畅自然,但会在叙述中一再地给予你意料之外的“危机四伏”,而掩卷回想,那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
阅读他的作品,不得不说是一种快感,有如坐过山车,起初的从容和期待,中途的跌宕和惊惶,末时的余悸和久久难忘,也许这得益于他在中国传媒大学剧作本科班的四年学习,掌握了各种戏剧矛盾的处理方式,他对技巧的熟稔和更高层次的“漠视”,或者更应得益于他对生活难能可贵的洞察力,这是他的法器,他刻画人物的内心,描摹事发的气氛,交代事件的始末,并交付于读者最后的重击,绚烂过后死寂的沉静,沉静中重返的温暖和笃定,这是他的功力,温柔而致命的“杀手锏”。
因此,当我打电话告诉他,希望合作,我便对他有了十足的信心。他会给我、给万千读者以惊喜,他是个创作狂,对于自己的作品投之以十足的用心和倾注。
一个对于作品如此迷恋的作者,正是我作为策划人长久以来寻找的作者。
六个月后,他交给我这样一份厚重的答卷,15万字的长篇,《我们的岛沉入水下》。
世上的每个人,都在希冀着这样一座小岛,它是归宿,是寄托,是信仰,是流浪者的故乡,是迷航者的灯塔,它是我们全部以及最后的希望。
期待他和他的新作的成功。
更期待越来越多的年轻作者加入到创作中来,你们这一代人拥有前人无法想象的平台和机遇,请牢牢把握。在我合作过的作者中,他们不乏才华横溢者,但少了一份坚持和脚踏实地。这个领域需要更多的热爱创作的人,需要更多有品质的读者,或许眼前,我们所熟悉的作家总是那么几个,年轻的更为稀缺,我希望不久的将来,看到更多真正的属于“我们”的作者。他们年轻、有闯劲、或许偶尔会出偏差、有待调教、有待完善,但他们真诚、不造作、关注眼下的和内心深处的,足以希冀,足以翘首期待。
《我们的岛沉入水下》是为此迈出的第一步,亟需你的支持与呵护。
出生在千岛湖,去写一个发生在这里的故事,其间的微妙难以言喻。
苏州之于苏童,上海之于王安忆,高密之于莫言,汾阳之于贾樟柯,他们是我爱的作者,它们是他们作品中永远写不尽的主题。
这是一种感恩,一种赐予,一种暌隔久远仍不熄灭的亲密。
一个人和他所爱的故土。
故事里的这座小岛,夏沉冬浮,它承载着太多。
寄托、归宿、笃定、流浪者的故乡、迷航者的灯塔,现世的人们内心多少藏着种漂泊感,在共和国历经多次的迁徙与奔走中,他们告别了故土,告别了祖先,去一个又一个新的领域开天辟地。
可渐渐地他们发现一种空洞,他们找寻一处安歇之地,像是这样一座小岛。
在都市的繁华中迷失,在颠沛流离中渴求,他们所不具备又苦苦追寻的,仅仅是一种信仰,哪怕渺小,但足矣抚慰疲惫的心身。
我们的岛沉入水下,这是种彻骨的冰凉,我们全部的以及最后的希望淹没了。
但正如顾浔所说的,只要你“相信”,只要你笃定,只要你一字一句的告诉自己------
所有的漂泊和迷茫,一切的沉沦与淹没,都是短暂而脆弱的。
雨季不在,日光造访,潮水渐退,属于我们的岛,终将浮现。
支撑我写完这个故事的人有许多。
Miss Z是教会我写字的人,她曾写信给高三的我,并用一句话的力量领我到眼下的这座城市。我们来自同一个地方,离开的越远越是热爱那片湖泊;我们在一所大学念书,唠叨“北广”的种种失望,然后在毕业时发了疯似的的怀念它。
核桃子、季小文,以及大作家VC,和你们讨论剧本、谈小说、聊电影,并时刻不忘交换彼此“旧爱”“新欢”,这是大学最快乐的时光,最充实的礼物。
潘蝎子,这个故事从开始到最后,你一直“跟进”,所以在这本书里留给了你一件小小的礼物。
最后,要感谢两位老师,倪学礼和莫娃老师。
没有他们的鼓励,或许这个故事还会埋藏更久,或许它永远都只是一份不起眼的剧本作业。
将这本书献给我的奶奶,献给故乡千岛湖,献给生命中与我相遇、至今不曾离弃的朋友。
方羌羌
10.03.30
深夜于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