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31 02:52
2013年夏天,性格各异但同样怀抱音乐梦想的12位少年踏上了“2013快乐男声”的选秀之路,在这个不平凡而短暂的夏天,经历了人生百味,一夜成名更是让他们的生活天翻地覆,在短短的150天里深深地体会了一场充满正能量且又残酷的青春蜕变。影片里,他们不再是被包装的“偶像”,会面对来自成人世界的否定,会愤怒、会叛逆、会疯玩、会打闹,想要获得别人认可,他们只是一群平凡而真实的年轻人。
总策划:马昊、赵捷
策划:吴碧海、吴梦知
宣传:连洪炽
(以上参考资料来自:)
2013年快男开始前,天娱总裁龙丹妮找到范立欣,首次提出拍摄选秀纪录片的想法。没有太多的寒暄与客套,龙丹妮说:“你知道爬雪山的感受吗?一开始你会害怕,会胆怯,但年轻嘛,放肆骄傲满不在乎,就义无反顾地去爬了,中途你会有艰辛痛苦,咬牙爬到顶峰的时候,一个人都没有了,你孤零零站在山顶,因为坚持到最后,看到所有人都看不到的风景。”故事讲完,龙丹妮补充一句:“这就是我做了那么多年选秀节目的感受,这就是青春。”范立欣被这段话打动,接下了导演一职。
从2013年快男海选初期开始,范立欣和他的剧组就开始了拍摄,整个拍摄持续了大约半年的时间,再花5个多月去做后期剪辑。《我就是我》剧组总计拍摄了400个小时的素材,最终只剪成90分钟,尽管耗片比已经十分惊人,但导演范立欣淡定地表示很正常。电影拍了六个月,前两个月都不知道主角是谁。全国66强每个人都拍,到决赛进入10强之后,才知道重点拍谁。制作周期的客观问题之外,范立欣想尽办法把《我就是我》拍成一部真实电影,而非粉丝电影。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就是我》里有华晨宇等人在雪山、沙漠、冰川、海边远行和畅聊的镜头。
影片没有去刻意造星,没有去粉饰选秀,没有去揭黑幕,没有哗众取宠,以一种冷峻、客观的纪录手法诠释了追梦少年复杂的心路历程,有选手被节目规则操控的无力感与倔强的反抗,也毫不避讳指导老师和选手之间的冲突、乐队老师和选手之间的争吵;有因被24小时的镜头监控而引发的精神与体力的透支;有压力之下,选手们内心与灵魂的自我审视和认知;也有残酷的舞台拼杀中,兄弟义气的支撑和友人离场的伤感。
电影片名是《我就是我》,但海报上的拼音标注却是“NO ZUO NO DIE”,这是电影首次将这经典的网络表达方式融入到电影海报里。公映之前,《我就是我》陆续发布了选择版、态度版、伤痕版、撒野版、语录版等多版海报及回忆版、明星版、吐槽版等宣传视频。
7.25全国公映,电影名也从最初的《世界再听我一次》更名为《我就是我》。
(以上参考资料来源:)
在讲年轻人的影片中,《我就是我》完成度最高。选秀的题材表面上很肤浅甚至虚假,但范立欣尽可能做了挖掘(影评人周黎明评)。用90分钟时间,表现了一群少年的渴望、梦想以及生长的痛,感受到了中国的一个真实侧面。(《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评)。
通过影片可以看到中国在独特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90后一代如何在面对竞争激烈、高压的社会与自己对话,与他人对话。很多中国人认为90后是自私和被过度呵护的一代,但是在比赛的过程中,这些参赛者团结在一起,拒绝出卖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他们不但认清了自我,更学会了关爱他人(《纽约时报》评)。
如果《我就是我》拍得脑残些,可能就会大卖。但这样的“唯票房论”伤害的恰恰是粉丝电影,因为它将使得粉丝电影永远停留在低幼的娱乐层次,而放弃对于人生境遇的反思。而《我就是我》让外界看到了粉丝电影可以达到的深度与高度(中新网评)。对于年轻观众来说,这部片可以让大家看到自己的影子;而对于年长一些的观众来说,这部片子则让他们更懂90后(新浪网评)。
电影放出一风声就无可避免地被打上了“粉丝电影”的标签,认为电影不过是把“2013快乐男声”比赛的过程记录下来而已,不能算是一部真正的电影。更有人看到“快男”就“怒评一星”。而因其在《小时代3》与《后会无期》之间上映,票房问题也成为了关注焦点。
执着于纪录片的导演范立欣,把《我就是我》称为真实电影,它记录了这群少年一步步转变的过程,是“90后”成长的一个缩影。选秀舞台则暗喻社会舞台,片子的核心价值就是年轻人不断去挑战比赛甚至生活的规则,当这些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遇到不同的苦难和挑战的时候,能看到在这种压力下所折射出来的价值体系。在多伦多电影节的获得提名更是对影片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