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石坊

更新时间:2024-01-10 10:54

仪门至大堂的中央有一座三门四柱的石质牌坊叫“戒石坊”,面南刻“公生明”三个大字,意思是说:只有处以公心才能明察事情的真相。

“公生明”三个字出自战国时荀子的话,原文是“公生明,偏生暗”。到了明代,山西人曹端在后面加上“廉生威”,成为一则著名的官箴:公生明,廉生威。它的原文是“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曹端,山西曲沃人,中举后在霍州做学政。此人不仅学术造诣高深,而且品行卓异,培养的学生称得上“桃李满天下”。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他的一位学生官授西安府同知,上任前他去拜别恩师并讨教为官之道,曹端就说出了这则不朽的名言,并被纳入官箴而流传至今。

戒石坊面北刻有24个字:“御制戒石铭: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黄庭坚”。这是北宋著名书法家黄庭坚的拓本。意思是:当官者的俸禄都是来自百姓的血汗,不要认为百姓容易欺负,上天和自己的良心都是难以欺骗的。要求官员要爱护百姓,不要做贪官污吏。知县身坐大堂抬头可见,起到警示的作用。过去所有衙门大堂前甬道正中都立有戒石坊,这是一种定制,始于北宋初年。但上面的戒石铭却是出自五代后蜀皇帝孟昶所撰写的96字《官府戒石铭》。宋灭后蜀以后,赵光义把原文96字缩写成16字戒石铭颁行天下,宋高宗赵构则命令各州县都把著名书法家黄庭坚书写的这16个字刻到石碑上,立在大堂前,到了清初,又把石碑改为石牌坊,所以称为戒石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