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7 11:27
1978年,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在湖北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
收藏于湖北省博物馆。
盒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高16.5厘米,形如一鸳鸯,颈下有一圆形榫头,嵌入器身颈部的卯孔内,使头可以自由旋转。器身肥硕,由两半胶合而成,内部挖空,背上有一长方形孔,承一长方形浮雕夔龙盖。翅膀微上翘,尾部平伸,足作蜷曲状。全身以黑漆为地,施以艳丽的鳞纹、锯齿纹、菱格纹等。器腹右侧绘击鼓图,以兽为鼓座,上立建鼓,一旁绘一兽拿两个鼓槌正击鼓,另一旁绘一高大佩剑武士,正随着鼓声翩翩起舞。器腹左侧绘撞钟图,以两鸟为立柱,立柱分上下两层,上挂两钟,下悬二磬,旁有一似人似鸟的乐师,拿着撞钟棒正在撞钟。
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的胎质是木胎。在制作上,不同的器形往往采用不同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斫制,即将木块研削(也用刨、凿、剂等手法)出器形,多用于制作杯、愿、案等,一般成器较为厚重:二是旋制,即取大小与所做器物相当的木块,旋出外壁和底部。再雕琢出内腔,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制作鼎、盒等器物,也较为厚重;三是卷制,即将木片卷成圆筒状器身,底部用圆形平板与器身接合,这种胎骨就是楼橘胎,又称木片卷粘胎、薄片屈木胎,交胎等。这种工艺一般采用厚度为1至2毫米的薄木板卷成,表面光滑平整,厚薄均匀,接口两端削成斜面后黏合,接口处极为平整,工艺相当考究,漆食、漆卮等器物大多采用这种制法,这种胎骨较为轻巧,实用性强。
此盒造型状似一只浮水的鸳鸯,做工巧妙,头与身以棒连接。鸳鸯下腹两侧以朱红、金黄两色接彩绘了两幅图画,左侧为一直立如人的怪兽,前腿握杆撞钟,后腿踏机关击磬,动作协调,左右两侧各有两人长袖飘动,翻附起舞,两幅画面搭配在一起,人兽同乐,共贺升平,洋溢着一种天人合一的神秘气息。该漆盒展示出漆器纹饰渐渐由抽象走向具象的发展趋势。该漆盒整体造型逼真,彩绘纹饰细腻,极富情趣。
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代表了战国漆器工艺的水平。
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右侧绘的是一幅乐舞图。从这幅乐舞图上面,可以解读出:一是舞者飘举的长袖证明了《韩非子·五蠢》中所说的“长袖善舞”的先秦舞蹈美学思想,说明了先秦时期人们已经开始重视服装和道具在舞蹈魅力制造方面的作用。二是从这幅乐舞图中还可以看到舞蹈与音乐的密切关系。
曾侯乙墓是战国初期曾(随)国国君乙的墓葬,位于湖北随州市描鼓墩。葬于公元前433年或稍后,1978年发掘。整个墓葬分作东、中、北、西四室。东室置曾侯乙木棺,双重,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中室放置随葬的礼乐器。北室放置兵器及车马器等。西室置殉葬人木棺13具。
2013年8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将战国彩绘乐舞图鸳鸯形漆盒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