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1 10:10
截流的别称。堵塞堤、坝缺口和围堰合龙段的龙口。堵口也常常应用在在江海堤受洪水、雨涝和风暴潮的袭击,发生决口后对口门进行封堵的工程中。
进行堵口时,为防止水流冲刷扩大口门,对口门两端的堤头,及时进行裹护,称为裹头,我市一般采用抛石或投沙土袋裹护。同时观测口门宽度、水位、水深、流速等,了解口门上下游河势变化情况,周围地质情况,取土场地等,确定堵口方案,作出堵口计划。随即布置堵口施工场地,筹备堵口料物。堵口料物一般应就地取材,主要有木桩、绳览、土料、麻草袋、编织袋、石料等,准备的材料数量需超过计划数的20-30%。备齐施工机械、设备及所用工具。组织好施工队伍。
在堤防尚未完全溃决,或决口时间不长,口门较窄时,可用大体积料物抓紧时间抢堵,如蓬布加土袋或沉船等办法。当口门已经扩大,现场又没有充足的堵口料物,则不必强行抢堵,否则不但浪费料物,成功机会也很少。河堤在洪水退落,口门过水较少时抓紧堵复,以防下次洪水每次进水。海堤如系风浪溃决,可等台风过后利用落潮时立即抢堵。河堤多处决口,一般先堵小口,后堵大口。在堵口堤线上,选水深适宜,地基相对较好的地段,预留一定长度,作为合龙口。并在这一段先抛石或铺土工布护底防冲,等两端堵复到恰当距离时,集中力量合龙。
堵口必须作好施工组织设计,组织好人力、设备,按计划备足料物。施工过程中要一气呵成,不允许有停工待料现象发生,特别在合龙阶段,绝不容许有间歇等待现象。施工中要随时检查水情工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尤其在合龙、闭气阶段,更要百倍警惕,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采取补救措施,以防功亏一篑。
堵口方法主要有立堵、平堵和混合堵三种。立堵是堵口时用土和料物,从口门两端裹头相对进堵,逐步缩窄口门,最后达到一定宽度时迅速堵截所留缺口。立堵关键在合龙,一般采取急速抛上袋抢堵合龙,必要时也可沉排、沉船截流,再抛土袋台龙。平堵是沿口门选定的堵口堤线,自河底逐层填料加高,直至高出水面拦截水流。混合堵是立堵与平堵相结合的堵口方法。堵口时,根据口门的具体情况和立堵、平堵的不同特点,因地制宜运用两种方法。如在软基上堵口,可先从口门两端进占立堵,当口门缩小,流速较急,再采用平堵。现场堵口采用哪种方法,应根据口门过流多少、地形、土质、料物采集以及工人对堵口方法的熟练程度等条件,综合考虑选定。堵口后应做好填土堵漏闭气,保证堵口后的堤防安全。
汉兴三十九年(指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孝文时河决酸枣(在今河南延津县),东溃金堤,于是东郡大兴卒塞之。
《史记·河渠书》
今天子元光之中(公元前134~129年),而河决于瓠子(今河南濮阳西南),东南注巨野,通于淮、泗。……自河决瓠子后二十馀岁……天子乃使汲仁、郭昌发卒数万人塞瓠子决。于是天子已用事万里沙,则还自临决河,沈白马玉璧于河,令群臣从官自将军已下皆负薪置[塞]决河。是时东郡烧草,以故薪柴少,而下淇园之竹以为楗。……于是,卒塞瓠子,筑宫其上,名曰宣房宫。而道河北行二渠,复禹旧迹,而梁、楚之地复宁,无水灾。
《史记·河渠书》
【评】西汉以来,黄河决口堵口成为河工中的大事,对社会生活影响巨大。这里两段文献分别是汉代最早和最大的堵口记录。
后三岁[汉成帝建始四年,公元前29年],河果决于馆陶及东郡金堤,泛溢兖,豫,入平原、千乘、济南,凡灌四郡三十二县,水居地十五万余顷,深者三丈,坏官亭室庐且四万所。……河堤使者王延世使塞,以竹落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六日,河堤成。
《汉书·沟洫志》
【评】王延世以两船夹载大型竹络堵口,说明汉代堵口技术和施工能力已有较高水平。
治河一也,有疏、有浚、有塞,三者异焉。酾河之流,因而导之,谓之疏。去河之淤,因而深之,谓之浚。抑河之暴,因而扼之,谓之塞。疏浚之别有四:曰生地,曰故道,曰河身,曰减水河。生地有直有纡,因直而凿之,可就故道。故道有高有卑,高者平之以趋卑,高卑相就,则高不壅,卑不潴,虑夫壅生溃,潴生堙也。河身者,水虽通行,身有广狭。狭难受水,水益悍,故狭者以计辟之;广难为岸,岸善崩,故广者以计御之。减水河者,水放旷则以制其狂,水隳突则以杀其怒。
治堤一也,有创筑、修筑、补筑之名,有剌水堤,有截河堤,有护岸堤,有缕水堤,有石船堤。
治埽一也,有岸埽、水埽,有龙尾、拦头、马头等埽。其为埽台及推卷、牵制、薶挂之法,有用土、用石、用铁、用草、用木、用杙、用絙之方。
塞河一也,有缺口,有豁口,有龙口。缺口者,已成川。豁口者,旧常为水所豁,水退则口下于堤,水涨则溢出于口。龙口者,水之所会,自新河入故道之也。
……
鲁尝有言:“水工之功,视土工之功为难;中流之功,视河滨之功为难;决河口视中流又难;北岸之功视南岸为难。用物之效,草虽至柔,柔能狎水,水渍之生泥,泥与草并,力重如锭。然维持夹辅,缆索之功实多。”盖由鲁习之河事,故其功之所就如此。
《元史·河渠志》
【评】堵口在治理黄河的各项措施中占有突出的地位。由于黄河含沙量大,流急,使堵口的任务艰巨,技术复杂。元代欧阳玄的《至正河防记》是十分难得的堵口技术记录,真实地反映了堵口在规划、设计、施工技术、施工组织及相应的基础理论方面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