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胜

更新时间:2024-10-11 21:09

戴胜(学名:Upupa epops),又名山和尚,臭姑鸪、臭咕咕等,为戴胜科戴胜属鸟类。戴胜体型中等,雌雄同型,两性羽色相似,整体呈橘褐色。体长25~32厘米,雄鸟体重53~81克,雌鸟体重38~57克。其头顶羽冠颜色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后部的冠羽渐长。戴胜的嘴黑色,基部呈淡铅紫色,自基处起稍向下弯;其头、颈、胸淡棕栗色,沾淡葡萄酒色;上下背间有黑色、棕白色、黑褐色3道带斑及1道不完整的白色带斑,并连成的宽带向两侧围绕至翼弯下方。

命名由来

1758年,瑞典博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引用了法国博物学家皮埃尔·贝隆(Pierre Belon)和瑞士博物学家康拉德·格斯纳(Conrad Gessner)的早期描述,在《自然系统》第十版中正式命名了戴胜。林奈将戴胜与北秃鹮(northern bald ibis)和红鹮(red-billed chough)归入戴胜属(Upupa),并创造了种名称“Upupa epops”。

在《博物学家》中,亚普学者表示戴胜学名中的“epops”,来源于希腊语,后来拉丁化为“epopus/upua”,模仿了戴胜鸟的叫声。戴胜的英文名“Hoopoe”源自鸟的法语名称“huppée”,意思为“凤头”。在中国,由于戴胜育维时巢里很脏很臭,因此得名为“臭咕咕”。

形态特征

戴胜体长25~32厘米,体型中等,整体呈橘褐色。雌雄同型,两性羽色相似。野外特征极明显,容易识别。

戴胜的嘴黑色,基部呈淡铅紫色,嘴形细长,自基处起稍向下弯。虹膜红褐色。头顶羽冠长而阔,呈扇形,颜色为棕红色或沙粉红色,具黑色端斑和白色次端斑,后部的冠羽渐长,可展开呈扇形,随同受惊、鸣叫或在地上觅食时起时伏耸起,为本种显著的识别特征。

戴胜其头、颈、胸淡棕栗色,沾淡葡萄酒色。上背和翼上小覆羽转为棕褐色;下背和肩羽黑褐色而杂以棕白色的羽端和羽缘;上下背间有黑色、棕白色、黑褐色3道带斑及1道不完整的白色带斑,并连成的宽带向两侧围绕至翼弯下方。腹及两胁由淡葡萄棕转为白色,并杂有褐色纵纹,至尾下覆羽全为白色。戴胜的翅形较为短圆,外侧黑色、向内转为黑褐色,中、大覆羽具棕白色近端横斑。初级飞羽约10枚,呈黑色,第一枚外,其余近端处具一列白色横斑,向内白斑渐小;次级飞羽有4列白横斑,三级飞羽杂以棕白色斜纹和羽缘。成鸟会在繁殖季节及迁徙过冬后换羽。

戴胜尾羽黑色,长度适中,近方形,尾羽10枚。各羽中部向两侧至近端部有白斑连成一弧形横带;尾上覆羽基部白色、端部黑色,部分羽端缘白色,尾下覆羽全为白色。跗跖与趾为棕黑色,短而不弱,前后缘均具盾状蝶趾基合并不完全,中趾与外趾仅并连于基部,内趾则游离,第3与第4趾在基部相连。

栖息环境

戴胜具有广泛的栖息环境,主要栖息于山地、平原、林区、草地、农田、村边、果园等地。它需要能提供栖息、遮荫、巢穴和可获取食物功能的栖息地,因此经常出现在村庄周围和林缘耕地。冬季主要在山脚平原等低海拔地方,夏季可到高海拔地区,栖息高度上限约为3650米。但人们在穿越喜马拉雅山的过程中记录到有戴胜的出现,高度约为6400米。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戴胜广泛分布于非洲及欧亚大陆的大部分地方。

中国分布

戴胜在中国全省各地均有分布,北方和西部地区较为常见。华东、华南地区易见或偶见。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戴胜多觅食在林缘草地上或耕地中,喜开阔和基质松软的地面。戴胜头部肌肉组织得到了加强,可以在土壤内部探测时打开喙,把长长的嘴插入土中取食捕虫,捉到后会抛起吞下。戴胜通常在每天早晨开始觅食,于晚上结束。

戴胜以昆虫为食,主要是直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及幼虫,如蝗虫、石蝇、金龟子、蝉虫、跳蜻、蛾类和蝶类幼虫及成虫,也吃螨虫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蜘蛛等。戴胜还会以表面的昆虫为食,探入成堆的树叶,甚至用喙来撬动大石头和剥落树皮。较大的猎物被殴打在地面或首选的石头上,以杀死它们并去除难以消化的身体部位,如翅膀和腿。

迁徙行为

戴胜在印度、泰国、南非等多个地区都是留鸟,不随季节而进行迁徙,终日都生活在一个地区。欧洲的戴胜有迁徙到非洲撒哈拉以南的萨赫勒地区的记载。在中国,一般位于江北地区为夏侯鸟,如云南、广西和海南等,其余位于江南地区的为留鸟。

戴胜一般在春季于3~4月迁到繁殖地,秋季于9~10月迁离,居留期为180~200天,第二年春季再回到原地区。此外,在一些地区,如斯里兰卡和印度西高止山,戴胜还会根据降雨情况进行季节性运动。在冬季,戴胜会进入冬眠状态,冬眠时戴胜排成圈,彼此将嘴插入他鸟的泄殖腔。

攻击防御

戴胜性情较为温顺,不惧怕人类。兴奋或受惊时,戴胜将冠羽立起,立即向前飞行一段距离或是飞向附近的高处,起飞后再松懈下来。

戴胜有较强的领地意识,在繁殖期时雄鸟间常为保护领地而格斗。打斗时双方互相逼近,先是高耸着羽冠、嘴向下伸地对峙,突然间互相咬着嘴尖拉成直线以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接着二者相连着一同拍翼坠下脱开,在地上继续互相冲击,直至一方退让为止。

戴胜雌鸟和雏鸟在遭遇敌害时,能从尾脂腺分泌出一种黑褐色油状液体,气味极其恶臭,从而使其他动物放弃攻击。这种分泌物不仅能驱赶捕食者,还能够避免寄生虫的入侵,抵御因地衣芽孢杆菌导致的羽毛降解等疾病。

活动表现

戴胜性格活泼,多单独或成对活动。戴胜具有特有的起伏飞行方式,速度较慢。其宽而圆的翅膀,能够有力地飞行,但两翅扇动缓慢,成一起一伏的波浪式前进,似蝴蝶飞舞。这是由于翅膀在每个节拍结束时半闭合或短节拍序列引起的

戴胜会通过张开翅膀、低垂尾巴、仰头等姿势来享受日光浴,还喜欢洗沙尘浴。

鸣叫特点

戴胜之间通过叫声与动作进行交流。其鸣声似“扑一扑一扑”,三声一度,粗壮而低沉。繁殖季节雄鸟偶有银铃般悦耳叫声,其他叫声包括惊慌失措时发出刺耳的呱呱声和嘶嘶声。雌性在雄性求偶喂食时会发出一种喘息声。

戴胜在鸣叫时冠羽竖起又伏下,随着叫声,羽冠一起一伏,鸣叫时喉颈部伸长而鼓起,头前伸,并一边行走一边不断点头。

生长繁殖

发情期

戴胜是典型的单配制种群(一夫一妻),还会被当作为研究单配制种群的示例。戴胜求偶行为不明显,两性常追逐嬉戏于田间地头及牲畜圈棚旁。有时见雄鸟间会出现争雌现象,不断“嘎嘎”地鸣叫,雌鸟在一旁观望并最后和胜者结合成对。配对后,二亲鸟共同寻找筑巢地点。

营巢期

戴胜一般成对营巢繁殖,每年筑巢1~2次。其巢址多选择在食源丰富的农田、道路两边的天然树洞及啄木鸟的弃洞中,也在废弃房屋墙壁洞和悬崖岩壁缝隙间营巢。巢穴营造很简陋,但略有排列。主要以杂草、树叶等组成,并杂有枝、根、羽、发及其他杂屑等。

戴胜有沿用旧巢的习性,在多个季节内使用同一地点的巢穴,每年只是在旧巢上做少量修补。戴胜的营巢期通常为8天左右。巢穴通常离地面相对较近,但偶尔会发现超过40米的距离。洞口大小直径随环境而有较大变化。

繁殖期

戴胜的繁殖期一般为4~6月。每年可繁殖1~2窝,每窝通常产卵5~9枚,甚至有12枚的情况。卵为长卵圆形,颜色为浅鸭蛋青色或淡灰褐色。大小为24~28毫米×17~19毫米,重3~5克。

戴胜在产下第一枚卵的当日便由雌鸟开始孵卵,孵化期16~18天。孵卵期间雌鸟恋巢性很强,很少离巢活动,雄鸟承担觅食饲雌的工作。每天清晨雄鸟出现在巢区附近的树枝上,鸣叫几声后迅速离开去往田间、畜棚等处觅食。每日饲雌有两个高峰期:上午8~9时和下午2~3时。阴雨天雄鸟喂食雌鸟的次数有所减少。雄鸟每次送食都很警惕,站在巢旁环视四周片刻,迅速送进食物后立即飞走,若受惊,便飞至附近的树上鸣叫。雌鸟等不到食,便将头伸出探望,雄鸟见此,立刻将食物送入雌鸟口中;或径直飞走,雌鸟久等无食,就会自己出巢觅食。

夜间雄鸟不入巢,而是在巢区附近夜宿。由于亲鸟不处理稚鸟的粪便,加之雌鸟在孵卵期间从尾部腺体中排出一种黑棕色的油状液体,巢里既脏又臭。

育雏期

雌雄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为26~29天。亲鸟平均育雏12次/小时,此时,雌鸟坐巢护雏,运食饲雏主要由雄鸟承担。雄鸟衔食归巢,有时将食物转交给雌鸟喂育,有时直接入巢喂雏,一周后,雌鸟参与育雏活动。雏鸟经过亲鸟喂养后,即可飞翔和离巢。

雏鸟出巢常在晴天上午,亲鸟衔食飞来时,停落在巢洞附近,不断点头鸣叫,用食物引诱雏鸟出巢。当雏鸟爬出洞口时,亲鸟连叫数声飞起,落在离雏鸟稍远的树枝上诱导雏鸟试飞。雏鸟出巢后不再入巢。经过两天的喂食诱导,雏鸟全部出巢。离巢后的幼鸟在亲鸟的带领下进行短距离试飞,此时亲鸟还要继续给幼鸟喂食,但次数明显减少。雏鸟在亲鸟的引导下,在巢区活动约3~4天后便迁飞它处。

生长期

雏鸟为晚成雏,刚出壳时很虚弱,眼未睁开,仅有反射性进食行为。由于出壳时间不同,同一窝内雏鸟体重相差较大,先出壳者对食物的竞争能力较强。

亚种分化

戴胜亚种的大小和羽毛颜色的深度各不相同,依据综合分类学信息系统(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ITIS),戴胜共6个亚种。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04年,戴胜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其定级无危(LC)物种。

2013年,戴胜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定级为无危(LC)物种。

2015年5月,戴胜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定级为无危(LC)物种。

2016年,戴胜被列入中国《浙江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2020年8月14日,戴胜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将其定级为无危(LC)物种。

2023年6月26日,戴胜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戴胜的分布范围广阔,2015年,戴胜的种群数量估计为500万~1000万只;欧洲种群估计为260万~553万个成熟个体。但农耕模式的改变以及人类大量捕猎等原因带来了负面影响,使戴胜的整体数量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截至2020年,戴胜的全球种群数量趋于减少。

濒危原因

由于栖息地破坏和过度狩猎,该物种在地中海地区、科威特和东南亚部分地区被猎杀。马来半岛北部的人类的狩猎和骚乱也可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在摩洛哥,因当地人认为戴胜具有医用价值,故戴胜被捕猎作为传统药品进行贸易。

保护措施

戴胜被列入《伯尔尼公约》(Bern Convention)附录Ⅱ。

应保持内大面积的合适繁殖栖息地,以允许功能性和可持续的种群,需要引入相关法规对狩猎行为的控制。例如戴胜在波兰被确立为“需要积极保护的物种”;在瑞士日内瓦,设置专门的戴胜保护项目。在中国,通过兴建自然保护区保护其栖息地,如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西芦芽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

主要价值

戴胜外形优美,捕食昆虫。所吃的蝼蛄、金针虫等都是地下害虫,对农林有益,是果园、耕地的益鸟。

相关文化

文学作品

文化传播

物质文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