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5 16:25
戴金彪--生于1953年,自幼从事羽毛球、网球专业训练,1978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长期从事羽毛球、网球和软式网球的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1996年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5年和2004年曾两次获得上海市育材奖。
出生年月 :53.01
自幼从事羽毛球、网球专业训练,1978年毕业于上海体育学院,长期从事羽毛球、网球和软式网球的教学训练和科学研究。1996年获得国家体育运动荣誉奖章,1995年和2004年曾两次获得上海市育材奖。
1984年起先后担任上海体院小球教研室副主任、羽毛球教研室主任、小球教研室主任。
社会兼职:全国羽毛球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羽毛球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和中国软式网球协会科研委员会副主任。
黄妙珠夺冠启示录:步法、稳定和体能全不能少
来源:《羽毛球》杂志 文:戴金彪
不管你是否愿意,球场上的风云变幻常令人大跌眼镜,如历史一样,比赛的进程也常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上一期我刚应邀为日本公开赛中丹麦女将拉斯姆森连克我国女单4大高手一举夺冠,爆出近年来世界女单打最大冷门,写了题为“拉斯姆森凭什么一鸣惊人”一文。
没想到仅仅时隔3个月,现在又要对中国公开赛上马来西亚女将黄妙珠先后淘汰我国女单朱晶晶、朱琳、张宁、谢杏芳一举夺冠而分析其中原因。
其实,24岁的马来西亚头号女单黄妙珠,早已是我国女单备战2008年奥运会的主要对手之一。她身材虽然不高,却擅长拉吊结合突击和防守反击型打法,体力和毅力都非常出色。最大的特点是场上步法敏捷轻灵,并有良好的节奏感,比赛中,她心态平稳,意志顽强。
像拉斯姆森一样,黄妙珠可以在一次公开赛中连克多名中国的世界一流高手,表现神勇,但同样在几天后的下一站比赛首轮就被普通选手淘汰出局。就其步法而言,颇像我国悉尼奥运会女单冠军龚智超,场上常让人惊叹她可以将球拍迅速伸到场地的每个角落,救起那些常人看来几乎已经是必死无疑的球。但客观地从技战术的全面性进行分析,黄妙珠目前还未真正进入世界羽毛球女单一流选手之列。
通过对她在中国公开赛的表现进行统计分析,我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很值得我们引起重视。
一、快速灵活的步法是女单运动员必备的基础
众所周知,专业羽毛球运动员历来强调“步法是基础”。基础不好,何起高楼。尤其是女单运动员,步法的重要性显得更为突出。以往外国运动员与中国运动员在步法上的差距明显,现在这种差距不多见了,至少不明显了。
在现在的女运动员中,像龚智超这样步法好的运动员的确不多见,黄妙珠的出现是否该给我们一个提醒,在今后的训练中,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步法训练的重视和要求,尤其是在青少年训练阶段。
二、应重视进攻和稳定的有机统一
在羽毛球比赛中,双方运动员主要是依据得分多少来决定胜负的。而得分的途径无非一是靠自己直接得分,即打出使对手无法还击的球,再则就是迫使对方失误送分。
在高水平的女子单打比赛中,为提高自身的获胜概率,在提高自己直接得分率的同时,还必须将自己的失误率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
尤其在实行“21每球得分制”后,进一步要求运动员全方位提升技战术的运用,给对手制造足够的迫压难度。难度不够,不但自己的直接得分率和对方的失误率会下降,而且还有利于对方给予你的迫压度提升。但如果对难度要求过高,则自己的失误率也会急速上升。这就意味着实战中既要“积极进攻,同时还必须重视进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根据我们对比赛统计的数据分析,也正好印证了这一基本规律。我国运动员在和黄妙珠的比赛中,在直接得分率方面,我们的队员普遍要高于黄妙珠,这说明论技术,论进攻技能,我们明显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在失误率上,黄妙珠却比我们低许多。这既表明黄妙珠在中国公开赛中是“依靠”我们过多的失误取胜,同时也提醒我们在今后的训练中,在提高进攻技能的同时,必须同步提高进攻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三、21分制同样需要充沛的体能储备
实行新赛制后,羽毛球比赛的时间可控制性的确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同时,由于每场比赛总时间的可预见性增强了,每局中间又增加了一次技术暂停时间,这就大大减轻了运动员对比赛体能分配上的后顾之忧,从而激发了运动员从比赛一开始就抢攻争分的欲望,使得当今羽毛球比赛的节奏明显加快,这就势必对技战术发展的方向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使羽毛球比赛的能量代谢特点发生相应的变化,对羽毛球运动员的速度和速度耐力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保证比赛中具备足够的体能储备,应更加重视对速度、爆发力和无氧代谢供能水平的训练和提高。因为黄妙珠在广州夺冠的事实从一个侧面证明,现今的赛制对女单运动员体能训练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出了更严峻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