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锦华

更新时间:2024-10-21 17:24

戴锦华,女,1959年出生于北京,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1973年,戴锦华就读于北京市西城区111中学。1978年,就读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任教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文学系。

工作经历

1987年,戴锦华参与建立中国第一个电影史论专业。1992年,被北京电影学院聘任为副教授。1993年,调入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1994年10月至1995年7月,应美国康奈尔大学东亚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系、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人类学系的邀请前往进行学术访问,并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十余所美国大学开设关于中国电影和大众文化的课程、专题讲座和座谈。1995年,戴锦华在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主持成立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化研究室。1997年,戴锦华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2001年,戴锦华任博士研究生导师。2008年,担任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2023年7月,出席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观众厅举行的北京大学元培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并致辞。2024年,以专家学者身份出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度论文奖颁奖仪式,并为获奖者颁奖。9月,担任2024青葱计划青葱大师。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戴锦华的电影研究涉及电影、女性主义、历史和政治经济等诸多层面,她的研究没有一种很宏大的概念体系,她自己也再三强调,她的研究完全从个人兴趣出发,没有什么逻辑可言。但是从她与孟悦合著的《浮出历史地表》《雾中风景》《电影批评》和访谈《犹在镜中》以及近几年的文章可以看到有一个相对清晰的建构过程:从面对遗失的历史、追寻记忆到面对资本全球化,切身感受到人类文明步入瓶颈。其电影研究始终交织着两个维度,一个是文学批评的维度(叙事的、主题的、精神分析的),另一个是文化批判的维度(女性主义的、历史的、政治经济学的)。在镜与灯的双重影像之下,她的电影研究试图对应的不是理想的历史,而是衰败的、破碎的历史。代表作《雾中风景》《电影批评》《隐形书写》《昨日之岛》等更是被译为英、、德、意、西、日、韩文出版。

出版图书

人才培养

戴锦华培养了滕威等学生。

获奖记录

社会活动

其他活动

社会任职

个人生活

戴锦华的母亲是小学语文老师,父亲是文学爱好者,这些对戴锦华的影响很大。使得她从小喜欢读书,二十万字的小说,她五六个小时就能读完。大人们不信,拿书中的内容考她,最后不得不承认她确实精读了全书。戴锦华大学毕业后想留在学校工作,恰好刚刚恢复挂牌的北京电影学院有名额,她就去了北电的电影文学系文史教研室,担任“艺术概论”和文学课讲师。据戴锦华自述,她结婚很晚,拥有一份平凡完满的个人生活。

人物评价

通过对戴锦华的电影评论的分析,发现她的电影评论对中国的电影创作和发展带来了不同的视野和感觉。在戴锦华的影像世界中,她的每一次突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一次放逐,都是新的寻找。她游走于体制内外,周旋在中西之间,为中国的电影批评注入新鲜的活力和血液。我们认为,这位女性在中国电影评论领域中是一位标杆,不论她对于学术的严谨态度,还是对于自我观点的坚持,都是一种榜样,她的勇敢和真实更是最珍贵的财富。(杨光祖 评)

戴锦华的电影评论颇有特色,有着鲜明的个人风格。(刘璐、杨光祖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