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山古建筑群

更新时间:2024-04-11 21:22

户部山古建筑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项王路状元街交叉口,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

历史沿革

明清两代,为避黄泛,地方官绅富贾不惜重金在户部山周围择地建宅,中等富户也争相效仿。

明末至民国初年,户部山周围高宅大院密布,民居鳞次栉比。

民国初年,户部山部分建筑进行大修和扩建。

“文化大革命”后,崔家大院逐渐成为多姓居住的大杂院。

20世纪90年代拆迁改造前,崔家大院除上院房屋保存较好外。客屋院用作办事处办公房。下院许多房屋都被拆除改造。房屋上装饰性的建筑构件更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破坏殆尽。

2000年4月,徐州市政府利用余家大院和霍家大院建成了徐州民俗博物馆。

2006年起,徐州市开始保护修复崔家大院。

建筑特点

户部山古建筑群既有北方四合院的规整划一,又有南方民居的曲折秀美。墙体多用青石与青砖,梁架用材硕大,雕梁画栋,琢刻精细,并有“里生外熟”的建筑方式。所谓“里生外熟”是指垒砌的墙体分为两层,外层为砖砌的清水墙,内层为土坯,这种建造方式既降低了造价,又能起到很好的保温作用,使房间内冬暖夏凉。户部山古民居的屋脊也具有不同于南北方的中性美,线条即不像北方那样平铺直叙,上翘的弧度也没有南方建筑那么夸张。

户部山古建筑作为依山而建的民居,“鸳鸯楼”的建筑形式成了户部山古民居的一大创举,由于户部山古民居多依山而建,为充分利用地形地势,减少工程量,在落差较大的地方,建造了这种独特的鸳鸯楼。这种楼分为两层,上下叠压,底层墙体部分利用了原有山体,楼内天梯,楼上楼下的门朝向相反。

文物遗存

综述

户部山古建筑群保存较完整的古民居院落11处500余间,包括崔焘翰林府、李蟠状元府、郑家大院、翟家大院、余家大院、李家大楼、魏家园、闫家院、刘家院、老盐店等。

李蟠状元府

李蟠状元府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劳动巷20号。原状元府有四进院落,占地面积6700平方米,坐北朝南。大门前原有两根旗杆和两个圆形石鼓,大门上立有两块“状元及第”匾,正厅悬挂“鳌头独步”匾。宅内厅、堂、楼、阁、厢房、后花同一应具有,房屋300余间。现存中路三进,依次为大门、过厅、内影壁、客厅、静庐。李蟠状元府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0平方米,主要建筑静庐,面阔三间10米,进深七檩6.2米,硬山顶。

崔家大院

崔家大院位于徐州市区户部山西坡。是明清时期两位翰林崔海和崔焘的宅第。因门前小广场上矗立着两个高大的旗杆。上面悬挂着大大的“崔”字。民间称为崔旗杆。崔家大院为崔氏家族在徐州的聚居地。崔家大院下院和上院的前半部。东西长112米。南北宽44米。占地55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750平方米。有12个四合院。有单体房屋57座。有房屋156间。

研究价值

户部山古建筑群是苏北乃至苏鲁豫皖接壤地区少有的一处古民居建筑群,古建筑反映了古城徐州明清数百年的建筑风貌,其中崔焘翰林府大客厅是徐州地区仅存最能代表徐州区传统工艺特色的砖木结构厅堂建筑,具自很高的研究价值。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户部山古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8月,徐州市文广新局按照徐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户部山古建筑群保护和使用的工作部署,编制了《徐州市户部山古建筑使用方案》。

历史文化

明朝天启四年(1624年),徐州户部分司署主事张璇为避水患迁往户部山上。户部山因靠近城池,有钱有势的官宦之家和富贾豪门纷至沓来,成为了富户们争相趋居之地,久之,在户部山居住便成了富贵和身份地位的象征,所以有“穷北关,富南关,有钱人住户部山”的俗语。古时户部山周围是活跃的商业区和苏鲁豫皖交界地区最大的货物集散地。

旅游信息

地址:户部山古建筑群位于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项王路状元街交叉口。

交通:乘坐徐州公交14路,32路,33路,37路,46路下行,611路,63路,7路,7路附,91路,游3路到户部山站下车。

门票:30元。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