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城镇

更新时间:2024-06-06 10:28

所城镇,隶属于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地处饶平县东南部,东、东北与大埕镇和福建省诏安县交界,南濒南海与南澳县隔海相望,西与柘林镇毗邻,西北与黄冈镇相接。镇人民政府距县城1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52.69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所城镇户籍人口45181人。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分属饶平宣化都大港、高埕、柘林栅。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属柘林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属东界区。

1951年8月,属第十区(东界)。

1956年底,属东界区大港乡、大埕乡。

1958年9月,属东界公社。

1983年11月,属东界区。

1986年11月,东界区析为所城、大埕2个镇。

建镇时,所城镇靠近国道324线的碧岗、仙春2乡划归黄冈镇管辖。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所城1个社区居民委员会高埕、神前、城南、岭后、西寨、鸿北、鸿南、南、北山、龙湾、鸿东11个村民委员会。包括20个自然村为所城,南壬,岭后,城南(长美),北山,鸿北的鸿北、北港,鸿东的东段、东山、下洪、下寨、惠陶、南山林、南山曾,神前,西寨,高埕,龙湾的上湾、下湾、鸿南。

截至2020年6月,所城镇辖1个社区、1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大城所北侧。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所城镇地处饶平县东南部,东、东北与大埕镇和福建省诏安县交界,南濒南海与南澳县隔海相望,西与柘林镇毗邻,西北与黄冈镇相接。镇人民政府距县城1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52.6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所城镇依山傍海,北部有山丘16座,最高峰大尖山,海拔512米,其余均在500米以下。中南部为丘陵台地,南部为海积小平原,海岸线长11千米。

气候

所城镇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常受太平洋热带气旋袭击,每年2~3次,年降水量1300~1500毫米,日照2153小时,气温年均21.79°C。

水文

所城镇南坑溪在境内直流入海。

自然资源

所城镇有钛、铁、锰、玻璃砂、花岗岩等。

人口

2011年末,辖区户籍人口43228人,其中,男性21601人,女性21627人。常住人口39068人。

2017年末,所城镇常住人口32644人。

2018年末,所城镇户籍人口45205人。

截至2019年末,所城镇户籍人口45181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所城镇的本级财政收入812万元,上缴国地税1249万元。

2017年,所城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

2018年,所城镇有工业企业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2019年,所城镇有工业企业11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农业

所城镇农作物以种水稻、番薯、花生、大豆等为主,2011年,耕地面积14376亩,生产粮食6555吨。水果种植面积4500亩,主要品种有龙眼、荔枝等,年产4652吨。蔬菜种植3300亩,年产4760吨。

畜牧业

所城镇以饲养生猪、鸡、鸭、鹅为主,生猪年饲养量2.97万头,出栏1.52万头;鸡、鸭、鹅年饲养19.86万羽,出栏15.2万羽。境内省级甘薯无公害产品基地1个。

渔业

所城镇以海水养殖为主面积1.47万亩,主要方式有网箱养鱼380个,面积1万平方米,年产76吨。蚝、虾、蟹等贝壳类年产1.13万吨,全年渔业产量1.18万吨,产值4305万元。农业总产值1.34亿元。农民人均年纯收入4053元,比上年增长24.4%。

工业

2011年末,所城镇有民营、个体工业企业101户,工业总产值3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家,产值33.61亿元。主.要产品为燃气生产和供应及石板材加工等。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所城镇境内有省道碧铁线长6千米,县道所柘线长6千米,镇通村水泥硬底化村道15条,总长31千米,村通车率100%。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所城镇有线电视站1个,有线电视的覆盖率100%。

教育事业

2011年末,所城镇有幼儿园11所,人园幼入858人;小学8所,在校生2184人,小学普及率100%;初级中学2所,在校生2028人,中小学专任教师311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所城镇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46人,病床20张;农村医疗站13个,医护人员13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9670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所城镇参加农村养老保险人数6756人,参保率41%;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88户,人数1254人,人月低保金78元;五保户130户,130人,人/年供养金3300元;敬老院1所,进住10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所城镇有邮政、电信机构各1个,固定电话用户5600户,移动手机1200部,宽带接入用户1005户。

历史文化

游旱龙

每年五月初五端午节,大城所人们用“游旱龙”欢度佳节。所谓游旱龙,就是抬着用纸和竹片糊成的“龙舟”,在陆地上穿街过巷游走。据当地人介绍,大城所面临大海,城外四周有护城河,相传古时城河通海,民众也会赛龙舟。但数百年历史变迁,城河年渐淤塞,龙舟竞渡不能维持。于是,人们改用竹片纸糊舟,转为在村中神游。每年五月初一至初六,几十民众抬着神像和龙舟,扮装各种戏出,锣鼓喧天,游走于城内各个角落。后来,当地人丁兴旺、五谷丰登,民众认为游旱龙带来吉祥,自此代代沿袭。

吃鼎翻

每年端午节期间,大城所民众还有吃“鼎翻”的独特习俗。“鼎翻”又叫“麦熟”,是一种用平鼎煎制的薄饼,卷入猪肉丝、虾仁、香菇等配料后食用。

当地人介绍,明代大城所官兵来自五湖四海,其中北方来的军士居多。北方人喜欢将面粉煎成薄饼,卷大葱、蒜以食用。因此,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除包粽子外,还会吃这种北方薄饼。另外,薄饼卷葱蒜,也是当时的战备干粮。随着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北方薄饼卷葱蒜的吃法,在大城所也得到了发扬。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人们的吃法又有不同。从市场买回鼎翻皮,炒猪肉丝、蛋丝、虾米或鲜虾等,用咸酸梅、冰糖、面粉加豆油、猪油、芝麻粉、五香粉制成浆料,备白糖、花生末、辣椒粉。食用时先取鼎翻皮,摊平于盘子上,浇浆料,撒糖豆粉,夹菜放置其中卷好,这样吃起来更为丰富多味。

文物古迹

所城镇境内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还有许多自然和人文景观。大城所建于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1394)是为抵御倭寇而建,后虽历经战火,城墙和东西两门保存完好,2002年7月被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风吹岭古渡口石刻群和普陀寺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分别于1981年、1988年被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风景名胜

大城所古城

大城所是一座明朝洪武年间建成用于抵御倭寇的古城,已有607年历史,至今东西南北四个城门保存完好,城内现有居民7000多人,仍保留着纯朴的民风。所城号称粤东第一城,是广东境内四个明朝建成的古城之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古城。

古哨大所城古称大城所、大埕所。在饶平县所城镇小金山南侧。明洪武初年,朝廷于全国沿海设卫所防御倭寇,因卫所设于大埕,后简称所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由百户侯顾实创建,呈方形,条石砌筑,城垣高二丈七尺,周围六百四十三丈,四周挖护城池,池加城之数五十三丈。分东西南北四城门,城门上筑重楼,城垣四角各设敌台。全城面积2600亩,昔时城内有三街六巷,街道所城的石墙宽一丈五尺,用石板铺筑。清康熙三年(1644年)迁拆,七年展复,康熙八年重建。据《潮州府志》载:“所城称大城所,设正千户二员,副千户三员,百户十员,镇抚一百,旗军一千二百二十三员;各种军器五千四百五十七件。”四城门尚存,东西城垣尤为完整,是潮汕地区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堡。1981年,被列为饶平县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峰山庄

云峰山庄占地约100亩,庄内有名兰观赏园、名家书画廊、荷池观鱼、荔园、品茗室等观赏区。云峰山庄以其独特的风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相当的规模吸引了不少海内外游客和兰花爱好者,每逢节日,园内举行名人名家书画展和科普讲座,也是饶平县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兰花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已使云峰山庄成为粤东地区一处高品位的旅游景点。“中国兰花协会兰花文化示范园”——云峰山庄名闻遐迩,园地面积100多亩,园内兰花500多种,20个品种全国评比获金、银奖。近200块精工的花岗岩石刻,竖立于园圃四周。

著名人物

所城镇历代名人有明朝成化年间国子监助教,油园村人曹宗聪颖过人,7岁能诗对,有“神童”之称;抗日战争年间,龙湾人吴乌森英勇抗敌,战死沙场,当年饶平县政府授予“民族英雄”称号;新中国成立后有中共揭阳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吴志华,天津大学电子系教授杨恩泽等。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该镇分布在全国各地的县处级及教授、专家、学者达60余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