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鳍鱼龙

更新时间:2024-02-04 21:08

扁鳍鱼龙(属名:Platypterygius)又名宽鳍鱼龙,属于鱼龙目温多雷鱼龙科,近亲有:礁灵鱼龙(Caypullisaurus)、短鳍鱼龙(Brachypterygius)。

解释说明

扁鳍鱼龙[Platypteryius]

鱼龙目

科:温多雷鱼龙科;

亚科:根据2012年的定义,扁鳍鱼龙亚科包含:亲缘关系接近于扁鳍鱼龙,而离大眼鱼龙较远的所有物种。在2001年,Maxim S. Arkhangelsky建立

时代:白垩纪早期-中期;

扁鳍鱼龙(属名:Platypterygius)属于鱼龙目温多雷鱼龙科,化石发现于澳洲俄罗斯美国、西欧等地,可能还有新西兰。已有六个以命名种。数个样本已经命名了种名。已发现了成年体与未成年体,包括刚出生幼年体与怀孕中的雌性个体。

它的外形呈传统的鱼龙类外形。它的身长7米。它有长口鼻部与强壮的鳍状尾。它前鳍状肢的手指比一般鱼龙类的手指还多;这些手指紧密地排列,形成宽广、平坦的形状。所以名字来自于它的扁平鳍状肢。除此之外,部份腕骨完全地消失。对于扁鳍鱼龙未成年体的电脑断层扫描显示它们是聋的。

在澳洲发现的化石起初被命名为Ichthyosaurus australis。它们发现于弗林德斯河的Toolebuc组与Allaru Mudstone(下白垩纪阿尔比阶),以及昆士兰中北部其他地点。在1990年代,Wade建立起长喙扁鳍鱼龙(P. longmani),用来取代原先的Ichthyosaurus australis。

外形特征

头部长有一个有力的嘴和许多齿,鳍状前肢长有8~10个指列。在所有的鱼龙中,脊椎体很短并凹入,背拱没有融合,也没有横向突出物,双头肋条利用椎体上两个明显的凸起连接在一起。

命名

澳洲发现的化石起初被命名为南方鱼龙(Ichthyosaurus australis)。化石发现于弗林德斯河的Toolebuc组与Allaru泥岩层(下白垩纪阿尔比阶),以及昆士兰中北部其他地点。在1990年代,Wade建立起扁鳍鱼龙(P. longmani),用来取代原先的南方鱼龙。

种类划分

扁鳍 扁鳍鱼龙

模式种为扁鳍 扁鳍鱼龙,发现于德国汉诺威。化石保存于德国慕尼黑的博物馆,1944年与著名的棘龙正模、鲨齿龙正模、无棘腔鳄正模被炸毁。这具化石的主人体长7米。

因为模式种化石损毁,使得扁鳍鱼龙的特征不明显,缺乏准确的定义,所以大量白垩纪的鱼龙被并入扁鳍鱼龙属。

南方 扁鳍鱼龙

它是化石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扁鳍鱼龙。南方扁鳍鱼龙的化石最早发现于1867年,化石出土于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最初被命名为“南方鱼龙”,还有一个异名“朗氏扁鳍鱼龙”(P.longmani)。它是扁鳍鱼龙里研究最为丰富的,已经有多具属于不同年龄段的,相对完整的骨骼出土。它的时代从阿尔布期一直延伸到早森诺曼期,甚至有晚森诺曼期的零星记录。

QMF 16811是一条7米的雌性Platypterygius longmani(扁鳍鱼龙属),发现于澳大利亚,腹中有一个胎儿(头长40cm)。其胃中发现了protostegid海龟、enantiornithine海鸟和actinopterygian鱼,这些食物没有来得及消化,鱼龙就已死亡。鱼大多是一些2~8mm的椎体,显示个头不大,但有三个大型的牙齿(5~7mm)和一块下颌显示它也会以大型鱼类(大约50cm)为食,可能是鲱状的Cooyoo或Pachyrhizodus。海龟化石为一只或几只幼体,全长10~20cm,估计属于Protostegidae,可能是Notochelone costata。从龟化石的情况看,吞下猎物之前可能有过通过摇晃将猎物撕碎的过程(processed by shake feeding)。海鸟的化石也非常小,跗跖骨只有19.45mm,可能是Nanantius。

美洲 扁鳍鱼龙

发现于美国,与南方扁鳍鱼龙、模式种体型接近。

海西 扁鳍鱼龙

也叫赫尔西扁鳍鱼龙。椎骨远比其他扁鳍鱼龙更加粗壮。海西扁鳍鱼龙十分庞大,法国个体体长6.4米甚至超过8米,头骨长1.4-2.14米。

发现于德国的模式标本比法国标本小,头骨长1.04米。

因为海西扁鳍鱼龙的化石模式标本在德国下萨克森州出土,曾有学者认为海西扁鳍鱼龙正是被炸毁的出土于德国模式种的新标本,但2012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了海西扁鳍鱼龙拥有独特的肱骨形态,末端有4个关节面,和所有其他扁鳍鱼龙都不同;颅顶孔位置也和其他扁鳍鱼龙有显著的差异,这才确定了它是独特的物种。

豪特 扁鳍鱼龙

发现于智利和阿根廷,最初人们认为两地地层时间相近,但经过研究发现二者时间非常远,地层断代无误且两地标本属于同一物种,则豪特扁鳍鱼龙是最长寿的扁鳍鱼龙属种,延续2200万年。

豪特 扁鳍鱼龙体长4米。

奥切夫 扁鳍鱼龙

发现于俄罗斯,长3.6米。

其他信息

原属于扁鳍鱼龙的新属

发现于俄罗斯的辛比尔斯克鱼龙原属扁鳍鱼龙。

发现于俄罗斯的巴诺夫卡 佩氏鱼龙和发现与英国的倾齿 佩氏鱼龙原属于扁鳍鱼龙。2014年,从倾齿 佩氏鱼龙中又分离出了一个新物种:西斯特鱼龙。

发现于哥伦比亚的萨奇卡 扁鳍鱼龙于2021年从扁鳍鱼龙属独立出来,成为新属锋齿鱼龙

无效种

来自俄罗斯的克氏 扁鳍鱼龙被认为是无效种。

扁鳍鱼龙属碎片化石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印度还发现了许多属于扁鳍鱼龙的不完整化石,包括颌骨、椎骨和牙齿。这些不完整的化石中,有一块来自英国早森诺曼阶的化石CAMSM B4204_20,保存部位是一块椎骨,它的主人被认为可达19.8吨。

分布范围

欧洲北美洲澳大利亚、南美洲。

生活习性

海生,爬行动物,以鱼为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