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蝗莺

更新时间:2024-06-27 17:20

小蝗莺(学名:Locustella certhiola)莺科蝗莺属的小型鸟类,体长14-16厘米。雌雄鸟羽色相似。上体橙褐色至橄榄褐色,具黑褐色斑纹较显著;下体羽乳白色,无斑纹;尾羽腹面具显著的近端黑斑和淡白色先端。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基黄褐色;脚暗褐色。

形态特征

小蝗莺雌雄鸟羽色相似。上体呈橙褐色,白头顶至背部具显著的黑褐色纵纹,腰部色泽略淡;前额橄榄褐色;眼先、耳羽棕褐色;贯眼纹暗褐色,眉纹淡棕色;颈项部边缘灰白色;飞羽和翅上覆羽黑褐色,覆羽外缘淡灰褐色,第2枚飞羽外翈缘泛白;尾羽暗棕褐色,近端较黑,先端缀灰白色端斑甚显著,但两枚中央尾羽无近端黑斑,且端白而呈纯棕褐色;尾羽表面具隐约显现的暗色横纹。下体的喉、颏、腹近白色,胸部淡棕褐色,有的胸部具黑褐色斑点;两胁及尾下覆羽橄榄褐色至淡黄褐色,后者先端泛白。

亚成鸟:上体呈橄榄褐色较鲜淡,斑纹边缘较模糊,微沾棕色羽缘。下体皮黄色,颈和胸带显著的黑褐色纵纹,喉中央纯白;两腋橄榄黄褐色,也带暗褐色纵纹;尾羽端部白斑较暗淡,表面暗色横纹较不显。上喙较成鸟突出,退化飞羽略长于初级覆羽。

虹膜暗褐色;嘴暗褐色,下嘴基黄褐色;脚暗褐色。

西北亚种上体橙褐色极淡;两胁及尾下覆羽棕白色。上体皮黄褐色极淡;头顶斑纹很少,褐色,边缘较灰;臀部和尾上覆羽带斑纹,羽毛中央为褐色,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深褐色,边缘较浅。下体淡皮黄色,喉部略沾斑点,翅下覆羽白色,尾下覆羽棕黄褐色。

北方亚种与东北亚种非常相似,但体色较深。上体呈深橙甚显著,头顶和背部纵纹较为不明显,羽缘呈橄榄棕褐色;腰部棕褐色。下体羽色亦较暗,两胁及尾下覆羽呈橄榄褐色;颏、喉、腹部近乎全白。次级飞羽边缘特别的白。相比东北亚种上体橙褐色较淡,较少褐色而多黄色,纵纹较多;两胁及尾下覆羽亦较淡些。

指名亚种与东北亚种相比,背上纵纹界限不明显,宽度不及3毫米。

大小量度:体重♂13-20克,♀12-21克;体长♂140-160毫米,♀140-156毫米;嘴峰♂11-15毫米,♀12-15毫米;翅♂59-72毫米,♀61-69毫米;尾♂47-55毫米,♀45-55毫米;跗蹠♂21-23毫米,♀19-22毫米。(注:♂雄性;♀雌性)

栖息环境

主要栖息于湖泊、河流等水域附近的沼泽地带、低矮树木、灌丛、芦苇丛中及草地,亦见于麦田。

生活习性

部分夏候鸟,部分冬候鸟旅鸟。春季在5月初至5月中旬开始迁来中国北方繁殖地,9-10月南迁。

主要食物以各种昆虫及其幼虫为主,偶尔也吃少量植物性食物。

分布范围

世界

原产地:孟加拉国、文莱达鲁萨兰国、中国、印度、印尼、哈萨克斯坦、韩国,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吉尔吉斯斯坦、马来西亚、蒙古、缅甸、尼泊尔、俄罗斯联邦(中亚区,东亚区)、新加坡、斯里兰卡、泰国、越南。

游荡:阿富汗、比利时、柬埔寨、埃及、法国、德国、爱尔兰、以色列、日本、拉脱维亚、荷兰、挪威、波兰。

中国

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及天山、东部哈密)、甘肃(西北部)、宁夏(永宁)、青海(东北部门源、柴达木盆地)、内蒙古(西部阿拉善盟、中部鄂尔多斯、东北部呼伦贝尔盟、赤峰、呼和浩特)、黑龙江(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吉林(长春、四平、辽源、延边)(繁殖鸟)、辽宁(丹东、大连)、北京、河北、河南、山东(青岛、威海、维县)、江苏(沙卫山)、浙江(西北部、杭州及长江下游)、福建(福州、邵武)、广东、广西(旅鸟)。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营巢于芦苇丛中及茂密的草丛地面上。巢呈深杯状,主要用枯草构成,内垫有细草茎。每窝产4-6枚卵。卵呈粉红色,缀以红褐色、深紫色、玫瑰粉红色斑点,以及少许黑褐色或红色斑点。卵的大小为18-19毫米×13-14毫米。6月中旬能看到刚离巢的幼鸟。

亚种分化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种群现状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