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0 11:35
扎鲁特旗,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辖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南段、科尔沁草原腹地,属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毗邻7个旗(县、市),总面积17500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10月,扎鲁特旗辖7个镇、8个苏木,另辖4个乡级单位。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扎鲁特旗常住人口251806人。
早在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旗境内繁衍生息。
商周至秦汉时期,属东胡人的牧场。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为契丹住地。
辽朝时期,为北大王擦喇之牧地,契丹人居住。
金朝时期,金界壕以南为北京路,女真人居住。
元朝时期,属上都路。
北元至明朝时期,归于乌梁海三卫占地。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内喀尔喀五部,征服三卫之一的公宁卫,附属于察哈尔部。乌巴什继承其父和尔朔齐哈萨尔诺颜之位,自称伟徵诺颜,驻牧于泰宁东部。对所管辖的部号称扎鲁特,从此“扎鲁特部”这一名称开始载于史册。
后金天聪二年(1628年),归属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皇太极为了更好地利用科尔沁部和扎鲁特部的势力,对蒙古地区开始实行军政令统一的旗(和硕)佐领(苏木)制度。至此,扎鲁特部在行政和军事上,失去了传统的自主权力。天聪十年(1636年),后金改国号名为清,整个内蒙古49个旗完全置于清王朝的直接统治之下。
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内齐为多罗贝勒,并由内齐之子桑嘉布继承其父多罗贝勒爵位,占有扎鲁特部原有牧地和部众,赋予扎鲁特旗札萨克之职,世袭罔替。同年,清廷又追封色本为多罗达尔汗贝勒,由色本次子桑噶尔继承其父多罗达尔汗贝勒爵位,从扎鲁特部划出一部分牧地和部众据其所有,赋予扎鲁特旗札萨克之职,世袭罔替,所领的牧地为扎鲁特右翼旗。自此,原为一体的扎鲁特部,分为并立的扎鲁特左翼和右翼两个行政旗,旗以上设盟,扎鲁特左右二旗属昭乌达盟。
中华民国建立后,基本上沿袭清廷的行政体制,原理藩院改为蒙藏院,其下属机构如故。直奉军阀之间混战之际,为在蒙古地区扩展势力,把热河作为前沿阵地,袁世凯委托热河都统(后改称省长)直接掌握和监督昭乌达盟管辖下的各旗县事务,设县和没治局,着手开发垦殖蒙地,大抓财政税收,以补充战乱所需的大笔开支。
民国十二年(1923年)12月27日,热河都统委任高义山为鲁北没治委员兼备队统领官。
民国十三年(1924年),高义山正式建鲁北没治局(鲁北县),在扎鲁特左右二旗的领地上,出现了旗县分治的局面。县管开垦区,旗管未开垦区。旗县同时存在,县居旗之上。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5月,伪满洲国在热河省昭乌达盟西拉木伦河以北地区,设置兴安西分省(省会开鲁),扎鲁特左右二旗归兴安西分省管辖,废除鲁北县置。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1月,兴安西分省,改为兴安西省。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4月,伪满洲国政府下令,原扎鲁特左右二旗合并为一个扎鲁特旗,旗公署指定在鲁北。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伪满洲国垮台。同年11月,扎鲁特旗成立临时政府。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东蒙古自治政府成立。同年3月,扎鲁特旗建立自治政府,隶属于昭乌达省政府。1946年承德“四·三”会议以后,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自治运动的领导,撤销东蒙古自治政府,中共昭乌达省改称昭乌达盟行政委员会,隶属热河省,扎鲁特旗自治政府改为扎鲁特旗民主政府。同年8月,中共昭乌达盟委员会组成扎鲁特旗工作委员会,到扎鲁特旗开展工作。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扎鲁特旗划归辽吉省哲里木盟。同年7月,成立扎鲁特旗政府。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8月,辽吉省撤销后,隶属于辽北省哲里木盟。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随哲里木盟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
1949年10月1日,改为扎鲁特旗人民政府。
1953年6月,哲盟撤销,归属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区行署。
1954年4月20日,东部区行署撤销,复隶属于新恢复的哲里木盟。
1969年7月1日,扎鲁特旗同哲里木盟划归吉林省。
1979年7月1日,扎鲁特旗同哲里木盟划回内蒙古自治区。
1999年2月,撤销哲里木盟改设地级通辽市,扎鲁特旗由通辽市管辖,旗党政机关驻鲁北镇。
截至2023年11月,扎鲁特旗辖7个镇、8个苏木,另辖4个乡级单位。旗人民政府驻鲁北镇。
扎鲁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西北部,介于北纬43°50′13″—45°35′32″、东经119°13′48″—121°56′05″之间,东和东北与兴安盟的科尔沁右翼中旗接壤,西和西南与赤峰市的阿鲁科尔沁旗毗邻,南和东南与通辽市开鲁县、科尔沁左翼中旗交界,北与霍林郭勒市、锡林郭勒盟的东乌珠穆沁旗、西乌珠穆沁旗相连。东西宽110公里、南北长240公里,总面积1.75万平方千米。
扎鲁特旗,地处大兴安岭南段、科尔沁草原腹地,属内蒙古高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版图形状为西北至东南呈狭长形,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低山丘陵,南部为平原和坨沼地带,全旗最高点吞特尔山位于罕山林场、海拔1444.2米,最低点位于道老杜苏木的塔拉花牧铺、海拔179.2米。
扎鲁特旗,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间长。年均气温6.6℃,年均日照时数2882.7小时,年日照百分率为65%。无霜期年均139天,其中中南部较长、约130~147天,北部较短、约92~124天。春旱多风,年均降雨量382.5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均蒸发量1957毫米,年均相对湿度49%。年均风速由南向北增大,绝大部分地区10米测风高度年平均风速在3米/秒以上。≥10℃的年均有效积温3192℃。
扎鲁特旗北部(山地丘陵区)属于大兴安岭南段山体。早期(距今42000万年~27000万年)的大兴安岭是一个地槽,扎鲁特旗境内的罕山山脉是大兴安岭山脉的一部分。到了中生代,由于燕山构造运动(距今22500万年~7000万年),地壳由地槽变迁为新华夏隆起带。到了新生代由于喜玛拉雅构造运动(距今7000万年~200万年),内蒙古高原缓缓抬升,大兴安岭西麓也随之缓缓抬升。
扎鲁特旗南部属于松辽沉降带的西缘,分布在该旗境内的沉降带又称辽河沉降带。这个沉降带受大兴安岭新华夏系构造带及阴山东西构造带截接复合所控制,在泥盆纪初期沉降过程中受华力西运动影响,使中上古生代地层发生褶皱。中生代以来继续下降,沉积了侏罗系、自垩系的沙页岩石,到了中生代后期沉降趋于稳定。
扎鲁特旗在地质构造运动过程中,经历东南部(松辽)沉降,中部(兴安)隆起和西北部(锡林郭勒高原)抬升的沧桑巨变,形成西北高东南低的地质特点,也形成该旗地质特点的基本格局。
扎鲁特旗,境内有较大河流共9条、支流25条,分属嫩江和辽河两大水系,是通辽市的水源涵养地。海日罕山以北,发源于特金罕山的霍林河、乌布日昆都楞河和阿日昆都楞河属嫩江水系;海日罕以南,发源于海日罕山的前进河、鲁北河、巴彦巨流河、巴彦塔拉河和源于格日朝鲁苏木境内的艾林河及由阿鲁科尔沁旗流入扎鲁特旗的乌力吉木仁河属辽河水系。这九条河在扎旗境内的总长度758公里,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公里。境内有大小湖泊泡沼90余处,水面4.6万亩,主要分布在南部半农半牧区。
截至2023年,扎鲁特旗有中型水库2座:小河西水库、红旗水库。总库容617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1750万立方米。全旗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自来水受益嘎查村(分场)136个。
扎鲁特旗土壤分为11个土属、23个亚类、38个土种。其中栗钙土类是该旗的主体土类,占全旗土壤总面积的31.94%,遍布全旗海拔190-1100米的低、中、高地域。棕壤土类占全旗土壤面积的27.4%,均分布在海拔500-1300米的中、高地域。黑钙土占全旗土壤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山脉东麓、低山丘陵山麓台地、起伏平缓的山间平地。草甸土占全旗土壤面积的3.3%,主要分布在巴彦塔拉苏木、罕山乡、工农乡、毛都苏木、伊和背乡、乌额格其苏木的河流沿岸和山间谷地。灰色草甸土占全旗土壤面积的5.4%,遍布海拔180-410米的冲积平原河泛地、丘陵问低湿地和沙丘间洼地。全旗风沙土占土壤总面积的16.6%,面积较大,属于科尔沁沙地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南部和东南部,在中部和北部山地丘陵区坡麓有带状存在。沼泽土占全旗土壤面积的1.5%,主要分布在沟谷泉溢处、地下潜水处和河床漫溢处。盐土占全旗土壤面积的0.8%,主要分布在乌额格其牧场、鲁北镇、工农乡、香山乡。石质土面积占全旗土壤总面积的0.01%,主要分布在中低山顶部,属难利用土地。粗骨土面积占全旗土壤面积的6.7%,主要分布在山地上部和顶部。
扎鲁特旗,水资源总量为7.14亿立方米(未计入乌力吉木仁河自赤峰入境的水量)。其中,地表水资源量4.43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75亿立方米、重复资源量2.04亿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4.3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可用量2.1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利用量2.3亿立方米、重复利用量0.10亿立方米;有中型水库2座,总库容617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7座,总库容1750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0万亩,自来水受益嘎查村(分场)136个。
截至2022年,扎鲁特旗耕地270796.76公顷。园地680.85公顷,林地455203.59公顷。草地825916.87公顷,湿地15066.86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7896.76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090.35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11212.38公顷。
扎鲁特旗,有林面积843.9万亩、其中天然次生林724.4万亩,立木蓄积量272.1万立方米。树种资源200余种,已鉴定的有30科、54属、117种,主要有山杨、白桦、黑桦、椴树、榆树、柞树等。有成片的山杏灌木林377万亩,年产山杏核280多万公斤。野生动物有40目、143科、658种,主要有马鹿、黄羊、狍子、野鸡等。在山坡谷涧和草原深处生长着许多珍贵的植物,可食用的有木耳、蘑菇、黄花、蕨菜等;中草药材有麻黄、防风、甘草、柴胡、赤芍、党参等200多种,现已利用的有50余种。
扎鲁特旗境内共发现各类矿床(点)120余处,主要有铜、铅、锌、银、铌、钽、锆、铍、铪等有色金属,煤、石墨、叶腊石、硅石、云母、萤石、高岭土、石灰石、石英等非金属矿产。其中煤炭储量120亿吨、“801”稀有金属矿储量2.14亿吨、石墨储量1.2亿吨、叶腊石储量2亿吨,有矿山企业51户。
2023年,扎鲁特旗下辖9个国有林场,分别是罕山林场、好老林场、海日罕林场、满都呼林场、巴彦芒哈林场、鲁北林场、伊和林场、白音查干林场以及鲁东林场。其中伊和林场总面积为5339公顷,森林面积4418.5公顷,森林覆盖率82.76%,年均降水量300-350mm,地下水位在7-30m之间。截至2023年9月,扎鲁特旗林地面积682万亩,草地面积1242万亩,森林覆盖率32.8%,草原植被盖度62.7%。境内天然山杏林面积380万亩,居全国旗县之首,享有“中国山杏第一林”美称;在嘎亥图镇白音达坝嘎查,拥有枫树林3万多亩。
202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285.31万人,比上年末减少 1.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44.45万人,乡村人口 140.86 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 50.63%,比上年提高 0.6 个百分点。男性人口143.94 万人,女性人口 141.37 万人。全年出生人口 1.65 万人,出生率为 5.79‰;死亡人口2.38万人,死亡率为8.35‰;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56‰。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扎鲁特旗常住人口251806人。
扎鲁特旗,总户数11.4万户,总人口31.5万,其中蒙古族15.49万、占49.2%,是一个由蒙、汉、满、回、朝鲜等13个民族组成的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18人。
截至2020年末,扎鲁特旗境内共有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达斡尔族等27个民族。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扎鲁特旗常住人口251806人,其中汉族人口为118442人,占47.04%;蒙古族人口为126059人,占50.06%;满族人口为6487人,占2.58%;其他少数民族人口为818人,占0.32%。蒙古族多居住在北部牧区和中部、南部半农半牧区;汉族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
2022年,扎鲁特旗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9.38亿元,同比增长5%。
2022年,扎鲁特旗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8.06亿元,同比增长8%。
2022年,扎鲁特旗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40.32亿元,同比增长40%。
2022年,扎鲁特旗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6235元、33987元,同比分别增长8.75%、9.85%。
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 (GDP) 完成 1411.4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333.34亿元,增长 4.3%;第二产业增加值 449.91亿元,增长 0.1%;第三产业增加值 628.18亿元,增长 6.3%。三次产业比例为23.6:31.9:44.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346元,比上年增长4.9%。
2022年,扎鲁特旗粮食产量21.8亿斤,同比增长1.6亿斤;牲畜存栏298万头只,同比增长11%;新引进牛养殖项目7个,新建千头牛养殖场2个、百头牛养殖场115个,玛拉沁艾力2万头肉牛屠宰加工项目主体完工;百顺绿色食品牛肉入驻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体验馆;新建生态家庭牧场35个、棚舍32万平方米、窖池2.6万立方米;查布嘎图黏玉米加工项目建成投产,“小河西稻香米”千亩种植基地建成,小米、绿豆等杂粮杂豆精细加工超过30万吨。
2021年,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24.04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55万公顷,增长0.4%。其中,玉米播种面积110.22万公顷,比上年增加3.63万公顷,增长3.4%;稻谷播种面积2.26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08万公顷,下降3.2%;小麦播种面积0.28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2万公顷,下降44.3%;高粱播种面积2.53万公顷,比上年增加0.04万公顷,增长1.5%;荞麦播种面积0.31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2万公顷,下降38.7%;大豆播种面积1.79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57万公顷,下降24.1%。全年粮食产量 179.66亿斤,比上年增加 6.7亿斤,增长 3.9%。粮食作物平均单产 965.66斤/亩,较上年增加31.88斤/亩,增长3.4%。
牧业年度牲畜存栏1143.9万头只 (口),比上年增长19.0%,其中,牛存栏338.42万头,增长14.5%;羊存栏578.98万只,增长17.4%;猪存栏216.54万口,增长36.1%。
2022年,扎鲁特旗循环经济20万千瓦风电、霍煤鸿骏火电灵改15万千瓦光伏项目建成并网发电,新增新能源装机容量30万千瓦、总量达到176万千瓦;超今500吨勃姆石产业化项目建成运行,天硕铝合金铸造项目完成技改;天富铝灰铝渣处理、润林固废危废处理项目试生产,煤电铝废弃资源实现再利用;诚润能源矿物油再生利用项目建成投产,毛西嘎达坂银铅锌铜矿完成勘探,富裕屯高岭土萤石5万吨采选矿项目粉矿车间、尾矿渣库完工;新增规上企业2家,煤炭产量稳定在1800万吨,铝后产量突破70万吨,全年发电量达到89亿度、同比增长5.7%。
2021年,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 350.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2.6%。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下降 9.9%;股份制企业下降2.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1.7%;私营企业增长21.6%。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下降2.9%;制造业增长2.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4.7%。在规模以上工业中,轻工业增加值下降12.5%;重工业下降0.5%。从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看,全市原煤产量4870.77万吨,比上年下降0.6%;发电量 643.57 亿千瓦时,增长 3.8%;电解铝产量 242.18 万吨,增长 0.6%;味精产量 49.96 万吨,下降8.0%;液体乳产量15.15万吨,增长31.5%;鲜、冷藏肉产量5.24万吨,增长33.0%;平板玻璃产量569.31万重量箱,下降1.9%。
2021年,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1409.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9.3%;实现利润总额140.6 亿元,增长 63.7%。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9.97%,较上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为100.3%,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全年建筑业增加值 99.47亿元,比上年下降 6.0%。全市建筑业企业 113家 (均为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比上年同期减少3家。
2022年,扎鲁特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
2022年,扎鲁特旗成功举办首届草原集体婚礼节、全国摄影展等系列大型文旅活动,旅游接待近80万人次、同比增长29%,综合收入超过8亿元、同比增长38%;培育电商直播间13家,成功举办“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品牌农产品大型公益直播”活动,电商交易额突破4亿元;引进中国建设银行入驻,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93.7亿元、同比增长16.5%,存款余额117.9亿元、同比增长20%;发放牛产业贷款17亿元。
2021年,全年接待国内游客 1066.73 万人次,实现国内旅游收入 86.58 亿元。全市有 A 级景区 23家,4A级景区6家,3A级景区10家。
扎鲁特旗是蒙东地区和东北工业基地对接的纽带,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距通辽市政府所在地160千米,距沈阳市410千米、锦州港490千米、大连港750千米、首都北京880千米,均有高等级公路与之连接。
扎鲁特旗“四横六纵”骨架公路已基本形成,304国道纵穿南北199千米,306省道横贯东西101千米,霍白一级路经过境内北部99千米;县道339千米,乡级公路四通八达,公路总里程达2000多千米。现有二级客运站1处,四级客运站9处,运输公司2家。
扎鲁特旗有通霍铁路经境内中南部长达71千米、设有6个火车站(主要站为扎鲁特站),扎哈淖尔铁路专运线33千米,正在建设中的锡乌铁路通过境内北部27千米。
截至2023年,扎鲁特旗有二级客运站1处,四级客运站9处,运输公司2家。
巴图,旗委副书记、旗政府副旗长、代理旗长。
牟铁民,扎鲁特旗委常委、旗政府副旗长。
姚彩艳,扎鲁特旗委常委、旗政府副旗长。
李永海,扎鲁特旗政府副旗长 。
丁志刚,扎鲁特旗政府副旗长 。
崔雷雷,扎鲁特旗政府副旗长 。
单华齐,扎鲁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长、公安局局长。
张立国,扎鲁特旗人民政府副旗长。
2022年,扎鲁特旗第一幼儿园等4处教育设施投入使用,实验小学等13处风雨足球馆竣工验收;“名校长名教师”培育工程启动,新招录教师98名,国家统编教材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高考取得骄人成绩,121人考入“双一流”高校。
2022年,全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 3 所,全年共招生 13874 人;共有在校生 39927 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2013人;共有教职工3051人,其中,专任教师1940人。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 (幼儿园、中小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不含高校) 1267所,全年招生10.92万人,共有在校学生41.14万人,专任教师3.61万人。其中,幼儿园879所,全年招生2.25万人,共有在校生7.08万人,专任教师0.59万人;小学220所,全年招生3.04 万人,共有在校生 17.16 万人,专任教师 1.48 万人;普通中学 141 所,全年招生 4.97 万人,共有在校生15.33万人,专任教师1.38万人;职业中学19所,全年招生0.63万人,共有在校生 1.46 万人,专任教师 0.13 万人;特殊教育学校 8 所,全年招生 160 人,共有在校生1101人,专任教师252人。
2022年,扎鲁特旗争创国家级卫生县城深入开展,旗蒙医院完成搬迁、原院址提升改造。
2021年,年末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4367个。其中,医院8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4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33个。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19110张,其中,医院14650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4203张,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57张。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职工28534人,卫生技术人员 21606 人。其中,执业 (助理) 医师 9071 人,注册护士 8215 人,药师 (士) 1108 人,技师 (士) 1525人。
2022年,扎鲁特旗城镇新增就业1104人,农牧民转移就业5.1万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870万元、扶持创业380人;落实农牧户“暖心煤”12万吨,惠及群众6万余户;医保报销3.16亿元,发放各类补助资金1.5亿元、惠及群众3.8万人;新建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站)4个。
2021年,全市收养性福利事业单位36个,共有床位3400张,职工398人,医护人员424人。共有农村收养性老年福利机构26个,年末在院老人1761人;社会福利院8个,年末在院老人356人。
2021年,全年共推荐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 134项。新获批 (或通过复审) 高新技术企业 16家,年末高新技术企业数达 45家。通辽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国家科技部综合评估。全年新增自治区企业研发中心8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家。年内完成通辽市技术合同登记35项,合同成交额1857.73万元,技术交易额1837.73万元。
2021年,年末全市有艺术表演团体9个,其中乌兰牧骑6个。拥有文化馆9座,公共图书馆9座,博物馆 11 座。年末全市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 99.82%,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9.82%。年末全市有线电视覆盖用户286.81万户。
2021年内全市体育健儿在自治区级竞赛中荣获金牌21枚,银牌27枚,铜牌30枚。全市共有全民健身站点 1863个,全市 123.4万体育人口共开展全民健身活动 130次。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9400人,其中,国家级84人。
“扎鲁特”系蒙古语,意为侍奉、服务、勤务之意。清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追封内齐为多罗贝勒,并由内齐之子桑嘉布继承其父多罗贝勒爵位,占有扎鲁特部原有牧地和部众,赋予扎鲁特旗札萨克之职,世袭罔替。标志着扎鲁特旗的诞生。
扎鲁特旗方言,属东北官话,是北京官话方言次方言东北官话的地方变体,属于汉藏语系—汉语—东北官话—哈阜片—长锦小片。东北官话里,古入声的清音声母字今分归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且并无明显规律,这点与北京官话类似。但东北官话里的古清音入声字今转为上声的比北京多得多。东北官话四声调值和北京官话相近,但阴平的调值音比北京低。
蒙古语科尔沁次方言,属中国境内蒙古语中部方言中的一种次方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不包括克什克腾旗)和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的约300余万蒙古族使用这个次方言。
即“胡尔沁说书”,是蒙古族曲艺艺术的典型代表,指在“胡尔”伴奏下说唱故事,以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为内容,以胡尔沁(艺人)为载体,以吟诵、说唱、拉击、表演为表现手段的蒙古族曲艺形式。2006年5月20日,乌力格尔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刺绣,蒙古语为“哈塔戈玛拉”。扎鲁特刺绣以彩色丝线、棉线、驼绒线、牛筋等绣线为主,通过签、绷、缭、綴、盘、雕、刺、贴、博等技法在绸、布、羊毛毡、牛皮等上面绣出各种美丽图案,刺绣过程中讲究构图均匀、整齐、连贯、协调。扎鲁特刺绣一般分为博绣、刺绣、盘绣和贴绣等技法。
扎鲁特旗也被誉为“中国版画之乡”。扎鲁特版画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由扎鲁特旗鲁北镇的莫日根先生首开先河,又经三代发展不断壮大,现已成为扎鲁特版画文化品牌之一。扎鲁特版画的特点是运用“留黑”大面积阳刻等手法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版画内容多取材于生产生活场景,内容写实、风格质朴、线条粗犷、色彩鲜艳、地域特色浓郁。2009年,扎鲁特版画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扎鲁特旗具有十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这里历史文化悠久,是红山文化、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辽金时期重要的军事重镇。扎鲁特旗保存有众多古文化遗址、新石器时期古文化遗址、古城遗址,诸如有保存完好的南宝力皋图古文化遗址、金界壕遗址、豫州古城遗址以及查布嘎图大黑山人面岩画遗址、辽圣宗皇帝淑仪赠寂善大师古墓遗址、格日朝鲁十八阿贵洞遗址等393处文物点,其中自治区级以上16处。
南宝力皋吐嘎查位于通辽市扎鲁特旗东南40公里,墓地处在道老杜苏木南宝力皋吐嘎查西北的沙土高岗上,附近地貌呈波状起伏的半沙化草甸景观,是大兴安岭南麓草原与科尔沁沙地的交汇地带。这里地表开阔起伏平缓,平均落差5-8米,附近可见半流动沙丘、季节性河流、小面积湖泊和局部耕地,它的东南面距离新开河约50公里。该遗址北边所有水系全部进入松花江,南边所有水系全部流入辽河。遗址墓地所处松辽分水岭,北倚大兴安岭,南望科尔沁沙地和下辽河流域,西和西南与西拉木伦河相连,东与松嫩平原相托,是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多种原始文化相互摩擦与碰撞的重要领域。2013年5月,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扎鲁特旗鲁北镇阿木斯尔嘎查东三公里的一座海拔约200米高的山上,遗址总面积24平方公里。因长期风雨剥蚀,遗址部分被破坏。山下除少部分植被较好外,大部分已被沙丘覆盖。山南坡和山西坡上散布的大量的石器、陶片均为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遗物。其中磨制和打制的石斧、桂叶形双孔石刀、石棒及“之”字文陶片最具代表性。阿木斯尔遗址的发现,证明了红山文化的分布区域,石器、陶器制作工艺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独特的艺术价值,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北方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金界壕是金朝统治者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抵御以蒙古族为首的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的骚扰,于1138年—1198年而修建的军事防御工事。金界壕遗址由科右前旗进入扎鲁特旗东北部的乌兰哈达苏木境内,沿乌布昆都郭勒河北岸向西南方延伸,经巴雅尔图胡硕镇,至格日朝鲁苏木毕其格图伸入阿鲁科尔沁境内,全长110公里,界壕蜿伏在浅山草原之上,山岗处修的比较低矮,平原处修的比较高大而且筑有马面,界壕由壕墙和壕堑两部分组成。沿线内有一座边堡,边堡的城墙与城墙轮廓清楚,保存很好。
位于巴雅尔图胡硕镇别日木吐嘎查东北三公里处。城址呈长方形,总面积145000多平方米。为辽代横帐(即皇族)陈王的私城,著名的投下军州之一。该城当时隶属辽代上京道临潢府管辖,是辽代政治、经济、文化都比较发达的地区,是辽代著名的头下军州城址。它东、西、北三面环山,环境优雅,风景宜人。古城长方形,呈西北东南向,周长1540米,南、北西和东北角各开一门。2013年5月,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扎鲁特旗查布嘎吐苏木西南海拔300米高的大黑山山脉东端,岩画主画像面朝南,采用阴刻手法刻在山顶的立石上,岩画为高130厘米,宽110厘米人头像,此人圆目似鹅卵石,无眉、三角鼻、倒八字胡、大嘴微张、尖下颌。主画像下方分布着五个大小不等的人面画像,主画像南侧也有七八个大小不均的人面画像。这些人神态各异,有的凝思,有的顾盼。在岩画相对应的山下平坦处,有四处石头堆砌的直径12米的石圈,离石圈不远处,有辽墓20余座,辽墓的规格大小不等。该岩画高大,列全世界古代人面岩画之首。
辽圣宗皇帝淑仪赠寂大师古墓位于扎鲁特旗乌日根塔拉农场(哲北农场)一分场东北山,誉州城东,赤崖山北。墓地在平坦的缓坡地,前方地势十分开阔,此地是辽代贵族墓群,周围方圆2公里左右,有大小古墓二百多座,在寂善大师的古墓中出土一方墓志,志石为灰色砂岩做成,无盖,方形,边长67厘米,厚15厘米。阴刻楷书,刻工精细,字迹工整,洒脱大方,共计竖排24行,每行17—44字不等,全文总计887字,墓志铭中反映了关于淑仪耿氏的生平,淑仪耿氏的家世等一些问题。2013年5月,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阿贵山洞壁题记遗址位于扎鲁特旗乌兰哈达木,该苏木有一座山,名阿贵山,海拔约300米,在山腰有山洞,洞壁上刻有“活界圆题词”、“迎贤古圣洞”,每字约20厘米宽,另有一处洞墨书“乾统七年”和“阿贵山上望口口,百尺岩口口碧霄。今日口口口口,惟登古洞自萧条”等隶书,字15厘米宽,另外蒙文、藏文、契丹文题记较多,分散在各个洞内。在山南坡的巨石上,刻有近一平方米的契丹字“币”,下方刻有一鹰,作振翅欲飞状。
位于扎鲁特旗伊和林场,风景秀丽的簸箕形山洼中,墓地为较为平坦的缓坡地,前方地势十分开阔,周围依稀可见莹园围墙残迹。该墓地至少有30余座墓葬,墓葬东西向成排分布,有一定布局,现已有20余座被近年盗掘。目前辽金考古队清理的数座墓葬均为早期被盗,但仍有较高的科研价值。其中二号墓位于墓地中部,是较大一座,墓道16米长,1.8米宽。墓室为石筑圆形单室,直径达5米,在前角两侧各有一方形耳室,墓室建筑讲究,地面均为地板。在石筑墙内砌有护墙木椁,木椁内有契丹人特有的习俗——棺床小帐。小帐内有尸床。较为重要的是,在棺床小帐内壁残存部分绢画。有《花园蝶蜂图》描绘了鲜花盛开的花园内,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有的落在花蕊上采蜜的田园风光;《门神图》为两个凶悍披着盔甲的武士站在门的两旁;《备宴图》描写主人为招待客人,仆人们忙着准备的场面;《散乐图》描写主人在侍女的服侍下静听着各种乐器演奏的场景;《养生图》描绘主人锻炼的情景。有的还配有汉文四言诗。全部绢画用笔流畅,人物形象逼真,是难得的美术资料。此外还发现有契丹文和汉文共书的墓志,有关专家认为这是一处典型的辽代贵族墓地,对研究辽墓葬制度,且有重要学术价值。
位于扎鲁特旗格日朝鲁苏木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100公里,距山地草原旅游区40公里。在格日朝鲁苏木西5公里处有一开口向东的环状山脉,从山脉的东侧谷口进入,向西500米,再折向西南500米即可见到两座交汇成“人”字形的山峰,当地人称为“二龙山”,即金龙山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总面积15000亩,核心区面积4500亩。在距山脚20—200米的范围内不规则的分布着十八个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阿贵洞”,洞大小不一,大洞洞高七、八米左右,洞深十几米;小洞洞深仅二、三米。每个阿贵洞均呈拱形,向洞上口渐低渐窄,到洞尾仅能蹲一人。
蒙古族民歌是内蒙古东部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曲艺形式,有长调短调之分。扎鲁特民歌渊源流长,它从不同侧面表现了民众的情感和生活情趣。歌词易唱易记,曲调悦耳动听、引人入胜。修辞上运用比喻、夸张、双关等手法,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词韵以押头韵为主,尾韵次之,有长调短调之分,风格各异,在内蒙古东部地区有代表性。《西苏梅林》与《四季歌》是扎鲁特最具代表性的蒙古民歌。
2000年,扎鲁特旗把山杏花命名为“旗花”,山杏树命名为“旗树”。
扎鲁特旗牧民大多食用奶茶、炒米、奶食、肉食比较普遍,中午、晚上也煮干饭、做炒菜、烩菜吃。汉族城镇居民以大米、白面等细粮为主,大米一般有干饭(焖、捞)、熬粥两种吃法。面食花样较多,如饺子、包子、烙饼、面条、馅饼、面片、油条、麻花等。农村以食用小米为主,白面、荞面、黄米、高粱米等为辅。扎鲁特旗美食有烤全羊、酥皮烤肉包烤羊、手把羊肉、大炸羊、烤羊腿、奶豆腐、蒙古包子、蒙古馅饼等等。
蒙语叫“哈塔森乌日莫”。其制作方法:到了秋天,将鲜奶牛倒入锅内,用文火煮沸后用勺子扬约半小时,扬出奶沫时慢慢烘炼,使泡沫消失形成一层奶皮。之后,仍把奶子放在文火上大约烘2小时。为了使奶皮结得厚,用铲把奶皮边刮破,这样反复几次,凝结的奶皮子就更厚。形成奶皮子之后,放阴凉处过一夜,之后用铲或刀刮奶皮周围,并从边缘插人筷子慢慢挑出来折成半圆形,晾干即成。奶皮子是奶食中最珍贵、最有营养,最好吃的奶食品之一。
白宴,是用牛奶、奶油一类做的饭食品。例如:“阿木斯”“陶胡来”“陶胡瓦”等。“阿木斯”(即牛奶煮饭)的作法:把粘米、粳米或大米(其它米也可),淘净之后下锅加少许水煮一会儿,再加牛奶、奶油,干稠时开始搅拌,至饭熟即可。在“阿木斯”开始煮时,放人少量的肥肉、葱花、果脯或大枣,这叫“陶胡瓦”了。“陶胡来”(即牛奶煮面片)的作法:先把白面或养面和好后,擀成薄片,再切成菱形,下锅煮熟之后捞出来。把鲜牛奶倒锅里烧开之后把煮好的面片下牛奶锅里烧开即可,再加黄油就可食用。这叫“陶胡来”,也叫“牛犊汤”。
奶酒分为马奶酒和牛奶酒两种。扎鲁特旗自古以来以酿制和饮用牛奶酒为主。牛奶酒的酿制法,在木桶储存多日的酸奶中加点酒曲,待开始发酵时,每天用木棍搅拌,促其更好地发酵。到一定程度后,在较大的锅上安装好酿酒器具之后,把发酵的酸奶放进大锅内,加火烧开。酸奶沸腾后产生的蒸气在收集器中冷却后变成蒸溜水,从收集器滴管嘴里流出来,这就是奶酒,蒙古语叫“萨林阿日黑”。为了使酒的度数更高,则把流出来的酒倒回,再经第二次蒸溜,出来的酒度数变高,喝起来更有劲了。第二次蒸溜出的酒,蒙语叫“阿日扎”,第三次的叫“好日昭”。
吴刚山旅游区
吴刚山旅游区,位于扎鲁特旗伊和林场境内,距鲁北镇东北25千米处,距省际大通道以北7千米(砂石路)。旅游区占地11.3万亩(7500公顷),是通辽市级自然保护区,有吴刚山、平顶山、蝴蝶泉等6处景点,其中吴刚山海拔500多米。
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
特金罕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扎鲁特旗西北部,距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西北120千米处,保护区南北长约48千米,东西宽约37千米,总面积137万亩。保护区内逾千米的山峰十余座,其中最高山峰为吞特尔峰,海拔1444.2米;保护区内有霍林河、阿日昆都楞河等大小河流10余条,流域面积共900平方千米(135万亩);保护区内的野生维管束植物就有78科、309属、610种、8变种、1变型;保护区内的野生动物共有22目、50科、160种。
罕山泉
罕山泉,位于扎鲁特旗鲁北镇西北130千米处,泉水年平均气温0℃,7月份最高气温19℃。景区地质构造为新华夏系大兴安岭隆起地带,地貌属中山山地,地势高,起伏大。
誉泉山生态旅游区
誉泉山生态旅游区,位于扎鲁特旗乌日根塔拉(哲北)农场境内,距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以北40千米。因其西邻辽代誉洲城遗址,且沟内有一泉而得名。景区主要景点有:誉泉山、枫栎亭、神龟峰、神钓台、长寿坡、豹子崖、神女洞、神女崖、神女峰和天然林廊。
东湖旅游区
东湖旅游区位于扎鲁特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鲁北镇东南15千米处,距304国道2千米,是距旗政府所在地鲁北镇最近的天然湖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总面积近2000亩,1300多亩的洁静湖面水天一色,600多亩的林木花草生机勃勃,6000米长的滨湖岸线蜿蜒曲折。旅游区主要特色:东湖旅游区以水上休闲娱乐为主题,与扎鲁特旗草原旅游形成了良好的优势互补。盛产鲤鱼、鲢鱼、草鱼、鲶鱼、鲫鱼、嘎鱼等多种天然鱼和独特的淡水虾。周围原野上有野兔、旱獭、刺猬、狸獾等野生动物繁衍生息;湖边林草中有水鸭、大雁、灰鸥、天鹅、丹顶鹤等珍贵禽鸟栖息聚集。
截至2023年,扎鲁特旗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登记产品有扎鲁特草原羊、扎鲁特旗珍珠油杏、扎鲁特绿豆、扎鲁特葵花籽、扎鲁特高粱、扎鲁特小米、扎鲁特草原牛、通辽肉牛、扎鲁特玉米。
扎鲁特草原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特产,于2020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扎鲁特草原羊体躯被毛为纯白色,头部毛以黑、褐为主;四肢端正,体格较大,体质结实,体躯深长,肌肉丰满;胸宽而深,肋骨拱圆;背腰宽平,后躯丰满;尾大而厚,尾宽过两腿,尾尖不过飞节。
通辽黄玉米,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特产,于2017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保护范围为通辽市全境,保护规模为1258万亩、产量651万吨。通辽黄玉米果穗筒型,穗长19—23厘米,穗行数16—18行,穗轴白色,籽粒半马齿型、外表色泽金黄;颗粒饱满紧实、角质率高,千粒重大于395克;含水量低、霉变率低,易贮藏。
科尔沁牛,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特产,于2016年登记为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科尔沁牛属乳肉兼用品种,因主产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科尔沁草原而得名。科尔沁牛是以西门塔尔牛为父本,蒙古牛、三河牛以及蒙古牛的杂种母牛为母本,采用育成杂交方法培育而成。
扎鲁特旗珍珠油杏,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名录登记产品,果形端正,近圆形或卵圆形;果皮光滑,着色均匀,果皮底色为橙色,果肉颜色为橙色,果面无绒毛,油性大;果肉纤维较粗,较脆韧,风味脆甜,香气较浓,品质极佳。杏是食药两用产品,是滋补佳品,具有润肺定喘、生津止渴之效。可治疗口干唇燥、肺虚内燥、大便干燥。未熟果实中含类黄体酮较多,类黄体酮有预防心脏病和减少心肌梗死的作用;苦杏仁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之效,可以治疗肺病、咳嗽等疾病。
2016年2月5日,扎鲁特旗入选“2015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
2020年7月17日,扎鲁特旗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双拥模范城(旗县、市区)”。
2020年11月25日,扎鲁特旗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2021年6月21日,扎鲁特旗入选“全国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