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08:20
打坯,是过去乡村壮汉们的拿手绝活,上世纪80年代以前,在衡水市市农村,房屋、院墙、土炕等都要用到土坯。每当到了春秋两季的农闲时节,乡亲们会选高势地块来打坯,确定了打坯的地块和时间后,大家就你帮我我帮你,换工打坯。
打坯的土质很讲究,以略带沙性的红褐土为佳,这样的土质打出来的坯,不只是光滑瓷实,而且还能抵挡住风雨剥蚀。沙性大的土质打成的坯容易破碎,粘性大的土质打成的坯不但容易破碎还容易粘连坯模,使用起来既影响盖房的质量还降低打坯的效率。选择好地块,挡好土埝,把地用水洇了,再晾上两天,不干不燥,略有潮湿,就可以打坯了。
打坯的工具有三样,坯模子、垫板、坯杵子。坯模子是一个长方形的木头盒子,一头固定,一头开合,一般用上好的枣木制成,只因枣木光滑不易粘土,盒子长80厘米、宽30厘米;垫板是比坯模子稍大的厚约七八厘米的木板,太厚了笨拙,太薄了禁不住锤打;打坯用的坯杵子是用青石做的,是一个20厘米左右的正方体,重10公斤左右,底面稍小,上面稍大,青石上面中间有一个圆槽嵌一根竖木,上面再装上横柄,便于两手握住。
打坯一般两个人一组,一个“提杵的”一个“供模的”,坯打得好不好两人的配合很重要。打坯时,供土人要用铁锨向坯模快速填土,填土时,不只是光凭力气和快捷,还要讲究经验和技巧。其技巧是“打坯供模三锨土”,第一锨土要供足,第二锨土压实,第三锨土补充,这样供土打造的坯,不仅是饱满结实,而且还不容易把土洒落在坯模之外。坯模供满土后,提杵人要轻轻跃上坯模,用双脚把模里的土前后踏实,然后,采用骑马蹲裆式跨立于坯模两侧,弯腰弓背地手提石杵上下捶打,俗话说的“打坯三遍见功夫”就是这关键的一道程序。第一遍,要用石杵轻轻地把模子里的土固定打平,第二遍要用力提高石杵把土夯实,第三遍,提平石杵垂直地把模子里的坯再进行一次捶打,有打坯技巧的提杵人会凭着经验避免石杵撞击到模具帮上,并且还能把坯夯打得薄厚一致,结实光滑。待供土人开卡,敲帮,拔闸板分开坯模后,提杵人要快速地搬走打好的坯码放成摞,供土人还要抓紧时间移动坯模和清理炕台上的浮土,以备下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