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4 15:25
打锣鼓一般是指随州打锣鼓,又称打围鼓,是湖北随州市大洪山一带流行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主要用于祭祀。它以锣鼓间奏,由歌师吟唱,属民歌中的“仪式歌”。流传于随州南部的柳林、洛阳店、何店、均川、三里岗等乡镇一带。打锣鼓一般是东家为了祝寿、儿童满月或周岁、祈福等,特地邀请艺人到自己堂屋内演唱。另有义乌打锣鼓。
打锣鼓在鼎盛时期,曾有一方锣鼓一方会之说。它是南北地区民间音乐交融的结晶,也是荆楚音乐之大成,对于研究湖北曲艺音乐的形成和演变有着重要价值。打锣鼓的唱词内容记叙了天地、人类、动植物的进化过程;揭示了华夏族逐步衍进的必然历史规律;证实了祭祀封禅的源流;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填补了与古代史籍相印证的珍贵资料空白;是后世研究古代历史和古神话史极为难得的珍贵史料。对破释人类起源谜团,揭示远古华夏繁衍的轨迹和研究民俗文化也具有重要价值。
打锣鼓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民俗文化,是由原始社会的“讴歌”到春秋时代庄子的“鼓盆而歌”或“击缶而歌”,从春秋末到战国初的“楚巫”文化到“汉乐府”音乐,逐渐演变而来。清朝末年至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是打锣鼓的鼎盛时期;“四清”运动和“文革”期间,被视为迷信活动而被取缔;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打锣鼓重获新生。
打锣鼓演唱调式以宫调和征调为主,主旋律为宫调,唱词内容以史前创世神话为主。艺人身穿黑色或青色长马褂,头戴毡帽,上系红丝绸,足登布鞋。木制香案前方以绘有“寿”或“太极图”围帘包裹,桌面盖一红布或红纸,放置木制牌位三至五个,各长一尺,宽二寸,并涂以黄色。制斜三角形杏黄旗三面,供果三至五个。酒杯三至五个(茶杯)香炉一个,香五柱,腊烛架两个,腊烛两支,灯三盏,表三张。
主要乐器是铜锣一面,鼓一件,直径一尺五左右。
其内容有表演形式、仪程、唱腔、曲目、唱词。
打锣鼓是传统祭祀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而祭祀又分为室内祭祀和室外祭祀(又称郊祭)。室内祭祀是3或5人于香案两边呈半圆形围坐,由3或5人中的2人演奏锣鼓。所有人轮流吟唱,谓之“堂鼓”。音乐始终以锣鼓间奏为主,吟唱也始终保持一遍锣鼓、一遍歌,轮换进行,中间无任何道白。室外祭祀是29人以上的男女表演队,在野外旷地上围着火堆边歌边舞,(锣鼓演奏和吟唱与室内祭祀相同)谓之“抟鼓踏歌”。
当乡人遇到喜事,或对神灵有所求时,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
一、设案:人员到齐后,在主家堂屋神龛前所备条桌上铺红布或红纸,先生们分工行文、书写对联和三至五个牌位,按照规矩摆放。牌位前摆三至五个供果,供果前摆三至五个小酒杯斟茶斟酒,茶酒前摆香炉。紧靠香炉两边各摆蜡烛架一个,各插蜡烛一根。香炉正中,排插五炷香,香炉前点三盏灯。香案前系围正中有大“寿”字或“太极图”的桌帘,香案齐备。
二、扬歌:艺人依次演唱两段诗词。
三、咏诗定韵:首先由鼓师先咏诗一首,其他艺人也依次照其脚韵咏唱一首。
四、请神:首先请玉帝、司命诸神,然后按主人设案请各路神祇。如:老人祝寿请南北二斗;小孩做生请送子娘娘;生病许愿请华佗医仙;免灾还愿者,则要请财神。进入正书之后,可唱神话故事,可唱民间传说,也可唱各类“朝书”。
打锣鼓的音乐牌子有[扬歌]、[五言歌]、[连四句]、[双声子]、[赞十字]、[五字摊板]、[十字摊板]、[钉园子桩]、[板秤砣]、[太公钩鱼]等等不同的板式唱腔。打锣鼓的唱腔曲牌的结构,虽然并不复杂,但演唱时,却非常富于变幻。即使是同一个曲目,也往往因地而异,情绪因演唱的情绪而波动。
打锣鼓的演唱曲目,除《涢山祭祀歌》中所集者之外,还有《三请诸葛》、《青梅煮酒》、《击鼓骂曹》、《三顾茅庐》、《白猿盗桃》、《三请樊梨花》、《讲经说法》、《岳飞降生》、《枪挑小梁王》、《大战爱华山》、《牛头山救驾》、《相国寺听书》、《王二红观灯》、《赵颜求寿》等等。
每首歌的第一句唱多数以“嗯”、“呃”、“啊”开始,有五字、七字句、十字句。其具体内容有五:一、史前创世神话;二、历史故事;三、民间神话故事;四、世俗人情故事;五、盘歌逗趣,猜谜斗智。其中最有研究价值的是史前创世之说。它来自《神仙通鉴》,具体内容有“西方古祖二十四代”、“西祖赠宝”、“东方古祖三十代”、“三次养天育地”、“盘古开天劈地”、“三支神笔和六个月亮”、“洪水泡天”。
打锣鼓是我国古代时限最早,内容丰富、影响面广、文学性强的一种曲艺形式。涉及到自然、社会等多门类学科,知识十分浩瀚。其主要价值:
历史价值
打锣鼓记叙了从“历渊源远无纪年,气尘浮连无地天”的蒙昧无知之时,到分天地阴阳、有山水、植物、分阴阳交媾及地球、人类、动植物进化过程。以神话传说的形式,丰富渊博的内容,揭示了华夏族由蒙昧时代(混沌时代)逐步衍进到母权制氏族社会、父权制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制社会的必然历史规律。对破译人类起源谜团、揭示远古华夏繁衍的轨迹有重要价值。
社会价值
打锣鼓融儒、道、佛、巫于一炉,并严格地贯穿于八项(细分有十二步)仪式的程序之中。它的内容博大精深、庞杂神秘。有神仙老祖的承袭;有天、地、阴阳的成因;有虫、鸟、族王的诞生;有山、水、农田的形成。还有天星二十八宿,五次洪水泡天,天、地、人皇的演变,以及秦、汉以来忠臣、良将、义夫、节妇的道德情操等,折射出先古人类认识史上一些古朴的唯物主义思想,证实了祭祀封禅的源流,是后世研究古代历史和古神话史极为难得的珍贵史料。
文化价值
打锣鼓是一种祭神时用锣鼓伴奏、由歌师轮流吟唱的形式,属民间歌谣中的“仪式歌”。虽只是以鼓、锣等简单乐器演奏,但千余年却长盛不衰。它所反映的文化,以区域民俗文化为主体,融合了周楚文化之大成,揭示了各种文化渗透到民俗中的审美规律。属人文科学的一部分,填补了与古代史籍相印证的珍贵资料空白。
音乐价值
打锣鼓的唱腔中,至今仍保留着“郢中田歌”中 “扬歌”、“双声子”等古老板口和牌名。从其唱腔上看,即可见田歌的痕迹,亦与其它祭祀唱腔(如道士为亡人做道场时唱腔)有相似之处。它是南北音乐交融的结晶,亦是荆楚音乐的大成,对于研究湖北曲艺音乐的形成和衍变有着重要价值。
义乌乡俗中的“打锣鼓”,并不是平常口语中所说的“敲锣打鼓”,而是一种一般由6~8人组成的“锣鼓班”。在义乌,只要办喜事,搞庆典,主人都会请锣鼓班来助兴。夸张点说,只要在义乌待过一段时间的人,就见过锣班的表演,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它还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一种民间业余说唱器乐组织,义乌锣鼓班的起源在明末清初时期。“一副箩担装十响,吹拉弹唱喜洋洋”,就是锣鼓班的前身和写照。所谓十响,是指锣鼓班一般拥有10件响器(乐器),因此,锣鼓班又称十响班,也有称什锦班或坐唱班。锣鼓班由当地农民自发组成,是古时农民为迎神赛会,庆贺丰年,操办红、白喜事,自我娱乐而创办的,一般有6~12名成员,多的可以达到20人。到清末民国初期,在义乌各地曾发展到80多个班子,成员600多人。
现今义乌“锣鼓班”的组成人员,一般都是最基本的6个人,其中3个人使用打击乐器,称为“武堂”,另外3个人使用管弦乐器,称为“文堂”。“武堂”中的首席称“鼓板”,担任整个锣鼓班的总指挥,他使用的乐器是大鼓(也称“堂鼓”)、战鼓、夹板、板眼,负责统领整个锣鼓班的演出。“武堂”第二位称“三件”,使用的乐器是大徽锣、大钹,外加一把月琴或二胡等弹拉乐器,演奏当中只要大徽锣、大钹空闲下来,就得马上拿起月琴或二胡参与“文堂”伴奏。第三位称“斗锣”,使用的乐器是斗锣、小钹、狗叫锣。“三件”与“斗锣”,在武堂中能起到为“鼓板”助阵伴奏的作用。
“文堂”中的首席称“正吹”或“主胡”,担任整个锣鼓班的副总指挥,在“鼓板”总指挥的领导下,使用的乐器是先锋、大唢呐(俗称“梨花”)、徽胡、板胡、高胡。第二位称“副吹”,使用的乐器是大唢呐、小唢呐(俗称“吉子”)、笛子等吹奏乐器。第三位称“副手”,使用的是二胡、琵琶、三弦等乐器。“副吹”与“副手”,主要为“正吹”伴奏。如果由6个人以上组成的锣鼓班,除了使用“打击乐器”的3个“武堂”人员不变外,新增加的人,分别以使用扬琴、二胡、笙、箫等弹拉或吹奏乐器,个个统称为“文堂”的副手。当剧情中需要大唢呐齐声合奏时,这些副手也会放下胡琴或月琴,拿起大唢呐,配合正吹、副吹一起齐声吹奏,以提高乐队的音质和热闹气氛。
让人叫绝的是,凡是锣鼓班的成员,不仅仅个个都是会使用几种民族乐器的多面手,而且人人都能充当生旦净末丑各种文武演员的角色。每个成员除了要操演几种自己分内的乐器外,还必须担任表演戏剧中一两个不同的行当角色。如唱老旦的兼唱花旦,唱老生的兼唱小生,同时活跃在戏文里,自拉自唱,自打自演。他们演出的戏文,基本上与戏台上表演的戏剧一样,该唱的唱,该念的念。如果将锣鼓班与剧团班子相比较,所不同的是,锣鼓班是“只能听见锣鼓之声,不见兵马刀枪走台表演”,重在听觉效果;而剧团班子在戏台上的表演,除了有与锣鼓班相同的听觉效果外,还有看得见的舞台布景与不同演员喜怒哀乐表情的视觉享受。假如锣鼓班的听众与戏台前的观众都不在现场,单凭远远听去,几乎可以达到让人分不清究竟哪个是锣鼓班哪个是戏剧团在表演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