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公理

更新时间:2024-08-19 11:31

托马斯公理(也叫托马斯定理)是一种社会学理论,由W.I.Thomas和D.S.Thomas于1928年提出:“If men define situations as real, they are real in their consequences.”,翻译成中文就是“如果人们把情境界定为真实的,那么它们在结果上也就是真实的”。

公理介绍

换句话说,对某种情境的解释会引发一些行为,因为这些解释不是客观的。 行为受到对情境主观认识的影响。 是否有客观正确的解释对于帮助指导个人的行为并不重要。

1923年,托马斯对其进行了更加确切地阐述:任何对局势的定义都将影响当下。 不仅如此,在个人参与了一系列情景定义之后,这些定义也逐渐影响他的整个生活和个人性格。 主观印象和理解可以反射到生活中,成为真实生活的投影机。该假设向人们展示,情境的社会定义尽管是主观的,但却有其客观的结果。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说得更具体,提出了“自我达成的预言”的论点:如果人根据对状况的错误理解开展行动,结果,就可能使这一错误理解成为现实。

经典案例

卫生纸恐慌

美国1973年的石油危机导致了所谓的“卫生纸恐慌”(toilet paper panic)。 由于石油进口量锐减,预计卫生纸将出现供应不足的传闻导致人们开始储备卫生纸,而这恰恰造成了市场上卫生纸的供应短缺。 这种结果似乎证实了谣言,也是一个自我实现预言的例子。

选美比赛理论

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选美比赛理论(The Beauty Contest Theory),阐释了为什么每只股票的价格并不按照对其理性的预期而发展。其假说的核心内容为,许多投资者不是根据自己对资产价值的计算,而是通过预测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结论来作出决定。

其他理解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如果用“托马斯原理”去解构毛泽东的一句名言,那么虚心不一定会使人进步,骄傲也常常不会使人落后。因为如果周围的人都将你视为一个骄傲的人,你就别无选择,只能够按让人感到值得骄傲的方式去生活。

“信则有,不信则无”

托马斯原理在中国老百姓的谚语中也早有体现: “信则有,不信则无” ,中国祖祖辈辈人留下的谚语,那都是智慧的象征,生活中有很多的事情,你相信就真的有,你不相信也就没有,这并不是唯心主义,很多时候是你把情景设为真实,就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把事情往那情景里推,结果就真的实现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