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新时间:2024-07-11 15:47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是扬州大学二级学院。

历史沿革

1994年,扬州大学农学院生物技术系成立。

1998年,农学院生物技术系独立,组建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3年1月学院官网显示,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有3个教学系,开办3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04人,专任教师77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25人、副高职称35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55人。有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人获得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江苏特聘教授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5人(其中1人获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江苏省优秀青年基金1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8人、江苏省“双创计划”资助对象5人、校特聘教授5人、校高端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9人。专任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位,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80%以上的教师都有国外学习、研修的经历。

下属机构

学院设有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三个系(部),拥有教学实验中心、江苏省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辐照中心、酶工程研究室、基因工程研究室、发酵工程研究室、细胞工程研究室和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室、扬州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光合作用与功能基因组联合研究中心、扬州市医学细胞分子生物学联合实验室和扬州大学生物资源与生态研究中心等一批研究机构。

学科建设

学院立足于高起点内涵式发展,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大力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向高水平研究型学院迈进。 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教学团队”,执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植物生理学”精品资源共享课。

学院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和校级精品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体系,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精品课程3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教学成果方面,获得省教学成果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3项。新增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4部,国家级精品教材2部。

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主持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青年合作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5项、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41项、应急项目1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3项、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3项、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4项,以及国际合作和省部级项目等各类项目100余项,年均到账科研经费2000余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每年发表科研论文百余篇,其中在The plant 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Cell Reports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上,学院以“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积极推行本科生“导师导生制”和德育毕业总结答辩制,认真实施研究生创新培养工程,不断增强创新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性。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学校学生科技创新的亮点,五次获得全国“挑战杯”竞赛一等奖,1件作品获“挑战杯”世博专项二等奖(省内最高奖项),35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获校、院基金资助,1人获江苏省实践创新计划立项资助,1人获全国英语竞赛扬州赛区特等奖,全校第一个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室在我院成立。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保持在3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交流合作

学院重视国际合作与交流,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丹麦、日本、新加坡、苏丹、埃及、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与合作研究,与丹麦哥本哈根大学、韩国江原大学签订了科学研究合作协议,与英国基尔大学签订3+1+1人才培养协议,与英国赫尔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女王大学开展合作办学洽谈。学院每年都资助一批本科生、研究生赴境外高校学习。

学院领导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