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30 14:20
扰攘,读音:rǎo rǎng,汉语词语,意思是吵闹混乱的暴动、纷乱。
[tumult] 吵闹混乱的暴动、纷乱。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
1、亦作“扰穰”。忙乱;匆忙。
《史记·陈丞相世家论》:“倾侧扰攘楚魏闲,卒归高帝。”
宋·苏轼《上韩魏公论场务书》:“窃以为古人之所以大过於人者,惟能於扰攘急迫之中,行宽大闲暇之政,此天下所以不测而大服也。”
《菜根谭》:岁月本长,而忙者自促;天地本宽,而鄙者自隘;风花雪月本闲,而扰攘者自冗。
2、吵闹混乱的暴动、纷乱。
《汉书·律历志上》:“战国扰攘,秦兼天下。”
《后汉书·冯衍传下》:“遭扰攘之时,值兵革之际。”
《隶释·汉广汉属国侯李翊碑》:“时益部扰攘,为三府所选,拜广汉属国侯。”
宋·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由此致南诏,扰攘西蜀。”
明 罗贯中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今四海扰攘之时,正当借田猎以讲武。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五十四回:“正扰攘之际,沿河无数人马,纷纷来到。”
孙中山 《中国革命史》四:“以上所述,皆十二年之扰攘情状。”
孙伏园《读书与求学》:“即文人争国会,武人抢地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