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孔

更新时间:2023-06-27 09:58

批孔是中国历史上曾两次出现的批判孔子思想的运动。“五四”前夕的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救亡运动。在运动中,第一位批判孔子的,是几乎被后人遗忘的易白沙。易白沙(1886——1921年)是湖南长沙人,曾在安徽师范学堂教书,后因反对袁世凯搞封建复辟而被袁通缉,1913年逃亡日本。袁倒台后,易白沙回国,积极投入新文化运动,先后在南开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任国文教授。

背景介绍

1916年2月他在《青年杂志》(后改为《新青年》)一卷六号和二卷一号上,刊登了他的《孔子评议》(上、下),批判了孔子,对封建专制主义发起了直接挑战。易白沙指出,孔学在春秋之世,号称显学,但不过是九家之一,并不独尊,只是从汉高祖开始,才逐渐被抬举起来。易白沙认为,孔子之所以被后人利用,是因为孔子有四大缺点:(一)“孔子尊君权,漫无限制,易演出独夫专制之弊。”因此,中国历代君主都“超乎法律道德之外”,专制独裁,“择人而食”。(二)“孔子讲学不许问难,易演成思想专制之弊。”因此,真理不能“以辩论而明”,学术不能“由竞争而进”。(三)孔子少绝对之主张,易为后人所借口。(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易入民贼牢笼。中国的儒生都把“君子之谋道不谋食,学也禄在其中”看作安身立命的第一格言,其结果是“流弊所趋,必演成哗世取宠,捐廉弃耻之风俗。”由此,在“五四”运动前后,兴起了一股“批判孔教”之风。50多年后,1974年又掀起批判“孔孟之道”之风。“四人帮”打着“批林批孔”的旗号,动员各界干部群众搞大批判,规模之大、气焰之高远远超过新文化运动。这次批孔的真实目的在于批“党内大儒”,是“四人帮”的一次政治阴谋。他们不批林(彪)、假批孔,以批周公、批宰相来影射攻击周恩来同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