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1-16 14:02
在野外进行普查找矿时,地面上能直接或间接指示出该处地下可能有矿床存在的各种标志。指示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统称找矿标志。找矿标志有直接标志和间接标志。直接找到矿床的标志,称直接找矿标志;间接说明矿床的存在的标志,称间接找矿标志。
在野外进行普查找矿时,地面上能直接或间接指示出该处地下可能有矿床存在的各种标志。例如:铁帽常表示其下面可能有硫化物矿床存在;“海州香薷”(铜草)的繁殖,是这一带可能有铜矿存在的标志:矿化作用在周围岩石中引起的成分和性质一系列的变化(如围岩蚀变等)以及原生矿床风化破坏后出现的矿石碎块和重砂等,常表示近处可能有某种矿床存在;古人采矿所遗留的矿井、矿坑和废墟、矿渣也常作为找矿的直接标志。
凡指示矿产可能存在的一切现象和线索,统称找矿标志。找矿标志是重要的找矿信息。发现和研究找矿标志,可以帮助我们直接或间接地找到矿床或矿体。
直接找到矿床的标志,称直接找矿标志。如:矿产露头(有原生露头、氧化露头)、旧采矿遗迹、矿产的分散晕;有些是间接说明矿床的存在的标志,称间接找矿标志,如:近矿围岩蚀变、伴生矿物(标型矿物)及组合、物探异常、地球化学元素标志,植物标志、地形地貌及生物标志等。
矿体出露于地表,未经风化或微弱风化作用,但其物理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仍然保持矿体原来的面貌,称原生露头。原生露头一般在地表为正地形,是直接找矿标志。因此,对原生露头的研究,就是直接研究矿体。可以通过对露头的进一步用工程给予揭露,采集标本,填地质图等方法,研究原生露头的规模、矿石类型、物质成分等,达到研究矿体和进一步找矿的目的。
矿体裸露地表后,受外力地质作用而氧化,称氧化露头。有些矿体因本身性质所决定,易于风化和氧化,并经过长期的侵蚀、淋滤,形成一定深度的氧化,称氧化带。对金属矿床的氧化带露头称铁帽,风化矿床称风化壳。氧化露头氧化后的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矿石类型等,是原生矿经风化、淋滤演化的结果,是找寻原生矿的重要的直接标志,有的原生露头或氧化带本身就是工业矿体。研究铁帽是找寻金属硫化矿、铁矿床、岩金矿床的重要标志。
包括古代前人开采过古矿山、古废石堆、古炉渣等,留下大量的古旧采矿和选冶遗迹是很好的直接找矿标志。通过对古旧采迹的调查、研究,古今中外已发现不少不同矿种不同规模的矿床。古地名也是找矿标志,不少古地名直接或间接的指示矿产地的存在。如:金厂峪、金厂沟梁等,指示金矿的存在;铜绿山、铜井等,指示铜矿的存在。
近矿围岩蚀变是伴随成矿热液活动而产生的,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找矿标志。因为近矿蚀变围岩挨近矿体,在空间分布上、成因上都围绕着矿体,范围大于矿体,较矿体易于发现,围岩蚀变种类与岩浆活动类型、矿化类型有密切关系,可以根据围岩蚀变类型,判断矿床类型和矿化类型,以及预测盲矿体的存在。
在矿床形成过程中或成矿以后,在地质作用影响下,可以将有关元素分散到矿体周围的岩石或疏松沉积物中、地表及地下水中、植物体内、土壤中、以及近地表的大气中。造成在矿体周围一定范围内,形成某些成矿元素的含量异常地段,称矿产的分散晕。亦称地球化学异常。矿产分散晕是地球化学找矿的理论基础。在分散晕理论中,未受矿化影响的分散晕以外的地区称正常场,正常场中元素含量称正常含量或地球化学背景。地球化学背景平均值称背景值圈定的分散晕的异常数值界线称异常下限值。矿产分散晕存在的空间称分散场。按成因,矿产分散晕可分为原生分散晕和次生分散晕。原生分散晕系成矿元素在成矿过程中,由于本身的活动性,通过渗透、扩散、气相运移等方式,分散到围岩中而形成的。形成分散晕的元素称为指示元素。指示元素可以是主元素或伴生元素。原生晕常常与矿体有密切关系。通过对原生晕形态、范围、强度、产状及分带性等的研究可找到盲矿体。次生分散晕是经过表生地质作用,成矿物质破坏分散而形成。可以有岩石化学分散晕,以及水化学的、生物化学的、气体化学的等次生分散晕。各种次生分散晕是寻找掩盖型、埋藏型盲矿体的找矿标志。在研究分散晕时。要注意区分致矿晕和非致矿晕。
矿床中与有用组分的有关矿物是共生出现的,其中一些典型矿物及组合,对指导找矿有重要意义,称标型矿物找矿标志。如中深的热液金矿床的标型矿物共生组合为:自然金一黄铁矿一毒砂一磁黄铁矿一白铁矿一黄铜矿一闪锌矿黝铜矿一方铅矿一自然铋一辉铋矿一碲化物一铋硫碲化物一石英一碳酸盐矿物的组合。
不同的围岩岩石、矿石等,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称物理场。如磁场、电场、重力场、放射性场等。物理场的变化称地球物理异常。如磁异常、电异常、重力异常、放射性异常等,根据物理异常可以间接或直接指导找矿。通过对岩石、地质体的物理性质研究而形成的技术方法找矿,即地球物理探矿。
如根据生物体内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即可作为生物找矿标志;根据植物中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可作为植物找矿标志。地形也是间接找矿标志。地名也是间接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