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6-10 09:23
技术统治论是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社会思潮,众多学者在其从空想阶段到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技术统治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技术统治论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回避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成为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辩护最重要的理论核心,是抵制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工具。
作为一种按技术或知识的原则治理社会的信念,技术统治论源远流长。拍拉图的《理想国》中已渗透着精英政治思想,认为国家应该是哲学家为王;在近代思想家F·培根的(新大西岛)(1927)中乌托邦色彩的技术专家治国思想已经萌芽并开始生长,培根设想了一个以“所罗门之宫大学”为最高仅力机构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主张一种由学者和实业象联台专政的社会秩序,其追随者一圣西门主义是“第一批技术统治论者:工业宗教的倡导者。马克思是技术统冶论从空想到科学的过渡人物:他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意义,并且揭示了现在社会生产的技术化与资本的私人化之间的矛盾,从而为技术统治论奠定了理论基础;T·凡勃伦被认为是第一位影响较大的技术统治论者.他提出通过改良消除资本丰义社会弊端的思想论证了技术统治论的基本原则;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通过他的中轴原则预测了在后工业社会技术统治论的社会发展趋势,从而使技术统治论的思想体系趋于完整。
技术统治论与技术决定论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观点体系。可以说,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延伸和具体化。技术统治论专门涉及知识、技术与权力的关系,是技术决定论的社会组织论。技术决定论是一种对技术的社会作用评价上的观点体系,本质上是一种历史观。它的主要倾向是把科学技术的作用绝对化,认为科学技术是推动历史进步的唯一的决定因素。在社会发展观上,技术决定论主张社会发展的基础不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而是单一的技术要素;主张社会进步不是以生产方式的进步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经济形态的更替,而是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如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演进;主张社会革命不是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不通过阶级斗争,而是超越阶级斗争的科学技术革命。技术决定论一般轻视厉史活动的主体的作用,在对历史的动态考察上,只见物不见人,把技术客体的作用看作是唯一的。而在其偶尔谈到技术主体的作用时,也只是看到少数“科技精英”或科技官僚上层的作用,无视广大科技知识分子和劳动群众的作用,技术统治论则主要着眼于技术活动主体的地位和作用,但不是着眼于其一般社会地位和作用,而是其在社会权力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在这个意义上,又可以说技术统治论是技术决定论关于历史活动主体的认识上的必然归宿和具体形态。
在认识上还应把技术统治论与技术统治社会论区别开来。相对于技术决定论,技术统治论和技术统治社会论属于同一层次的理论。技术统治社会论是技术决定论在社会形态问题上的其体的观点体系,正如技术统治论是技术决定论在关于历史活动主体的认识和评价上的具体理论形态一样。资产阶级学者的技术统治社会的具体模型就是“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关于这些“社会”的观点体系构成了形态各异的技术统治社会论,如W·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J·加尔布雷思和阿隆的“工业社会”论、A·托夫勒的“三次浪潮”说和D·贝尔的“后工业社会”论。当然,“技术统治”总是技术统治社会论者所构想的一定技术统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技术统治论是关于技术统治社会的权力结构的观点体系。
技术统治社会论有“经济成长阶段”论、“工业社会”论、“后工业社会”论等具体形态。技术统治论也有其具体形态。按照历史发展顺序,它们分别是以圣西门的思想为代表的早期技术统治论、以凡勃伦的理论为代表的激进技术统治论和以加尔布雷思、贝尔等的理论为代表的现代技术统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