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08 18:54
抑制是大脑皮质的基本神经过程之一,是与兴奋对立的状态。其表现为兴奋的减弱或消失。按照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在中枢神经系统内的脑各个部分,时刻都有兴奋与抑制交替转换的活动,兴奋和抑制可相互诱导;作为大脑皮质基本神经过程之一的抑制,有条件性抑制和非条件性抑制之分。条件性抑制又称内抑制,主要包括消退抑制和分化抑制;后者包括外抑制和超限抑制。
所谓消退抑制是指在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反复应用条件刺激而不予非条件刺激强化时,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就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所谓分化抑制是指条件反射形成后,如果只给条件刺激物强化,其他刺激不予强化,这样,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就会逐渐消失。例如对40瓦的灯光形成条件反射以后,其他的灯光,如80瓦的灯光也能引起条件反射,但会对40瓦的灯光刺激会逐渐适应。
所谓外抑制是指当有机体正在进行某种条件反射活动时,一个额外刺激物突然起作用,在其神经中枢可能产生一个新的优势兴奋中心,而使原来正在进行的条件反射受到抑制。
超限抑制是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护性抑制。人在过度疲劳时的睡眠就是超限抑制的表现。
在大脑皮质水平上,抑制和兴奋一样,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通过抑制,大脑皮质的信号化活动不断地得到纠正而逐渐达到完善,使反应更加精确有效。因而抑制过程也是积极的神经过程。例如,当抑制过程在大脑皮质内引起广泛地扩散并扩散到皮质下中枢时,就可引起睡眠。睡眠具有保护性意义。
在构成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间的突触水平上,普遍存在着抑制现象。脑内神经元间的突触抑制,构成上述大脑皮质抑制过程的基础条件。目前认为突触抑制可能在两个部位:一个是突触前的轴突末梢,称为突触前抑制;另一个是突触后膜,称突触后抑制。前者是指通过某种生理机制减少了兴奋性突触的递质释放,使得神经冲动传至该突触时不容易或不能引起其突触后的神经元兴奋,从而呈现出抑制性效应。后者是由抑制性神经元引起的一种抑制。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存在有相当数量的抑制性神经元,一般属中间神经元,其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物质,与其后继的神经元构成抑制性突触。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出抑制性递质,经突触间隙而使所有与它形成突触联系的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而呈现抑制。
在细胞生物学、植物生理学等生物学科中,常用抑制一词指全部或部分阻止生化合成/分解、信号转导或者生长发育之类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