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14 13:57
1942年3月在湖北省孝昌县小悟乡何庙村创办,1945年8月结束,历时3年半。先后举办5期,培养学员5000人。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新四军第五师随营学校。由于地处中原地区,濒临长江和武汉,经常遭到日、伪军的袭击和进攻,因此一直处在游击战争的环境之中,流动性十分明显,被称为“背包大学”。学校的主要负责人,先后有李先念、肖运久、郑绍文、杨焕民等。
正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十分校(后简称抗大第十分校)的性质和作用,李先念在《我们的大学》一文中已充分肯定:“它是鄂豫边区英雄儿女的‘萃英堂’!新中国的的‘育才院’!”它为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培养造就了大量抗战建国人才,成为坚持与发展敌后游击战争,巩固与扩大敌后抗日根据地,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坚强支柱。回顾和总结其历史经验,对发扬革命传统,深化教育改革,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K265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十分校(后简称抗大第十分校)的性质和作用,李先念在《我们的大学》一文中已充分肯定:“它是鄂豫边区英雄儿女的‘萃英堂’l新中国的的‘育才院’l”它为新四军第五师和鄂豫边区抗日根据地培养造就了大量抗战建国人才,成为坚持与发展敌后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