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7 11:56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距市中心约15千米,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100平方米,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1987年7月6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落成。
198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50周年之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正式建成并对公众开放,邓小平同志亲自题写了馆名。
1989年10月30日,张承钧被丰台区委、区政府任命为抗战馆第一任党组书记、馆长,抗战馆党组成立。
1991年1月31日,《吴印咸抗日战争时期摄影展览》在馆开幕。同年6月10日,《八路军办事处、新四军军部革命活动展览》在馆开幕。
1992年2月24日,《抗战馆馆藏书画选展》在馆开幕。同年5月25日,《战时延安》展览在馆开幕。同年7月6日,首都各界隆重纪念七七事变55周年大会在馆举行。同年9月11日,《卢沟沧桑——纪念卢沟桥建成800周年》展览在馆开幕。
1994年2月17日,抗战馆被北京市委、市政府定为副局级事业单位。
1995年7月7日,北京市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暨抗日纪念群雕奠基仪式在馆举行,同年11月6日,旅日华侨福建同乡会捐资在馆建立的抗战胜利纪念碑亭揭幕。
1996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动员部向抗战馆捐赠一批抗战时期轻、重武器。
199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二期工程竣工,江泽民同志亲笔题词:“高举爱国主义旗帜,以史育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振兴祖国。”
1999年12月31日,“抗战馆隶属关系转变交接会议”在馆召开,抗战馆由丰台区转归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直属管理。
2000年8月4日,抗战馆与日本有关团体合作举办的《回顾二十世纪战争史,面向二十一世纪表达反核战愿望》展览在日本大阪展出。
2001年3月4日,由抗战馆主办、澳门现代文史协会协办的《澳门同胞支援祖国抗战展》在馆隆重开幕。同年8月1日,陈启刚调任抗战馆党组书记、馆长。
2002年8月1日,全国中小学生免费参观抗战馆启动仪式举行。同年9月28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展览在馆开幕。
2003年12月13日,由抗战馆与辽宁抚顺战犯管理所旧址陈列馆共同举办的“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六十六周年祭暨《改造日本战犯纪实》展览揭幕式”在馆举行。
2004年6月22日,由抗战馆和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共同举办的“盖世太保罪行展”在馆开幕。9月18日,勿忘国耻、强我国防——首都全民国防教育日活动”分别在抗战馆和抗战雕塑园举行。
2005年7月7日,《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正式开幕。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曾庆红、黄菊、吴官正、李长春、罗干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参观了展览,并给予高度评价。
2006年12月11日,抗战馆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西安事变纪念馆联合主办的《历史的转折——纪念西安事变70周年展》在首都博物馆展出。
2008年3月28日,抗战馆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
2009年9月3日,与中国国家档案局、新加坡国家档案馆、云南省档案局共同主办“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史料展” 抗战馆开展。同年9月18日,举办“历史的巨轮——百姓抗战故事”专题展览,编辑出版《百姓抗战故事》图书。
2010年5月12日,编撰出版《中国纪念馆集粹》丛书。同年7月7日,抗战馆与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共同举办《回顾胜利——俄罗斯专题展》,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
2011年6月19日,《为抗战呐喊——中国共产党与抗战文艺》专题展览开展。同年9月18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6周年、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暨《日本侵华罪证展》开展式”在馆举行。
2012年7月7日,举办“弘扬民族正气 践行北京精神”为主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5周年暨抗战馆建馆25周年纪念活动。
2013年9月18日,抗战馆召开公布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罪行档案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日本强掳中国赴日劳工罪行珍贵档案,用铁的事实,揭露了日本当年强掳中国劳工的罪行。
2021年6月29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高标准完成北京市庆祝建党百年重点工程《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并于正式向社会公众开放。
2022年11月20日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临时闭馆。
2022年12月1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座落于中华民族全面抗日战争的爆发地——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占地面积3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6100平方米。正前方是面积达8600平方米的抗战广场,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基座为汉白玉、高达14米的国旗杆竖立在广场北侧。覆以乳白色大理石的展馆外墙与镶嵌着独立自由勋章图案的锻铜大门,在抗战馆二级平台上安放着质地为锻铜的独立自由勋章雕塑。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所属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为副局级。主要职责是举办国家级重大纪念活动,弘扬抗战精神;开展抗日战争等红色文化资料、文物的收集整理、展览陈列和学术研究;承担抗日战争北京主题片区革命文物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承办市委宣传部交办的其他工作。
根据京编委发【2021】3号文件批复我馆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我馆内设机构共12个部室,分别为办公室、史学研究部、资料编辑部、革命文物部、展览陈列部、社会教育部、对外交流部、宣传推广部、组织人事部、财务管理部、行政保障部、安全保卫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行政编制0人,事业编制147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陈列面积13590平方米,历经1997年、2005年、2015年三次改造。基本陈列以2005年举办的《伟大胜利》大型主题展览以历史图片和实物为主,辅以景观、油画、雕塑、幻影成像、影视片等展示手段,表现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人民包括台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共同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侵华战争中犯下的滔天罪行。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展览面积8000多平米,涉及59个展厅,征集各类文物1940件(套)。
除了基本陈列外,纪念馆从建馆以来,还先后推出了《日军731细菌部队罪行展》《台湾同胞抗日斗争图片展》《中国战区中美苏空军联合抗日史实展》等34个专题陈列。这些专题展览不仅是基本陈列的补充和深化,而且为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基本陈列名为《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大型主题展览》,该展览是在是在2005年《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型主题展览》的基础上完善而成的。以七七事变为主题的半景画也是纪念馆的基本陈列内容之一,以巨幅油画与实物和模型相结合,有如身临当年的卢沟桥事变战场。主题展览在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之后,作为抗战馆基本陈列长期展出。这次主题展览以“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为主题,展览的总面积是6700平方米,展出的照片是1170幅,文物是2834件。
红色影像展
“红色影像展”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和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联合制作。展示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人民军队中的许多摄影工作者和将领,冒着战火硝烟深入前线摄影、采访,拍摄的优秀作品。这些展品所承载的主题是永恒的: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民族利益、人民利益的坚定维护者,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她所领导的人民武装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力量。
奥斯维辛集中营展
奥斯维辛集中营距波兰首都华沙300多千米,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修建的最大集中营。1942年起,集中营成为欧洲犹太民族最大的杀戮中心。至少有110万人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杀,其中90%以上的遇难者是犹太人。
在全世界,奥斯维辛已经成为恐怖、种族灭绝和大屠杀的象征。 二战期间,中国上海向危难中的犹太人敞开怀抱。据统计,自1933年到1941年至少有1.8万名犹太人来到了上海。
一个人与一个时代
在抗日战争这场关系到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搏斗中,中国的艺术家们也经历了一场心灵的震荡、情感的冲突和精神的洗礼。他们既饱受了内忧外患的煎熬,也释放出了巨大的艺术生命力,在中国现代史上写下了特殊而辉煌的篇章。他们将艺术与现实结合起来,倡导“为抗战而艺术”。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他们关注现实、振奋民族精神提供了创作的源泉。
日本侵华罪证展
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发生80周年。9月18日上午,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共同主办的《日本侵华罪证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
2021年7月~2022年3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2022年7月,为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5周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联合北京15家抗战类纪念馆推出《烽火印记——北京抗日战争主题片区特展》。展览生动展示了北京丰富厚重的抗战文化资源,以及在保护利用抗战资源方面的巨大成就。
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
2023年1月10日-2月20日,“人民的胜利——淮海战役纪念馆革命文物精品展”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展,81件与淮海战役相关的文物首次亮相。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馆藏文物共30000件/套(截至2019年末),其中一级藏品达百余件/套。文物藏品以民国二十年(1931年)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历史文献和相关实物为主,同时也收藏日本自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来侵略和占领台湾的各类文物,内容涉及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历史侧面。
王唯真连环画
王唯真是菲律宾归侨, 祖籍福建泉州。1938年回国参加抗日战争,1939年6月到延安,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1年到新华社,任英文翻译、国际编辑。
彭德怀木刻画
《百团大战中关家垴战斗亲临前线指挥的彭副总司令》木刻画
1940年10月29日夜,八路军第129师集中第385旅与第386旅主力、新编第10旅及决死队第1纵队各一部,将参加报复“扫荡”的日军第36师团岗崎大队500余人,包围于武乡县关家垴地区。八路军副总司令彭德怀亲临阵地视察、指挥。日军飞机轮番轰炸扫射,战况十分激烈。战至31日拂晓,歼日军400余人。
孔宪全委任状
第29军219团3营10连连长孔宪全委任状
孔宪全(1908~1937年),1928年加入冯玉祥的部队,后入第29军,1933年参加了长城抗战。1935年,任第219团3营10连连长,得此委任状。1936年10月孔宪全连接受守卫卢沟桥任务。1937年七七事变时,孔宪全面对数倍于己方的日军,带领连队与敌人顽强战斗,在与敌人展开肉搏战时,中弹牺牲。此委任状由家人保存。1995年家人孔庆娥、胡宗祥将其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傅作义望远镜
傅作义抗战时期用过的望远镜
此望远镜是国民政府在绥远抗战胜利后奖励给傅作义的。在之后的近300次对日作战、18000余里的转战征途中,傅作义一直携带使用这架望远镜。
1957年,傅作义将此望远镜赠给弟弟傅作信。傅作信一直保存。1998年端午节,90岁高龄的傅作信将珍藏多年的这架望远镜捐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孤军营纪念章
“孤军营敬赠谢团长纪念像”章
纪念章为铜制,正面中央为谢晋元半身像,头戴军帽,身穿军服,表情庄严肃穆,目光眺望远方。上面有“谢团长纪念像”六字,下面有“孤军营敬制”字样。1941年谢晋元遇害,八百壮士无限悲痛,一致决议铸造“谢团长纪念像”,每人胸前佩戴一枚,以示悼念。
毛泽东书手迹
毛泽东手迹“巩固统一战线”
2021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以新媒体为主阵地,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重要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国内外交流等开展工作,采取线上线下专题报道和综合报道,不断扩展宣传力度、广度和深度,多次冲上中国博物馆热搜榜,抗战纪念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进一步增强。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解放军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近7万条。其中,《新闻联播》播出3次。采用多平台同步直播形式,在重要纪念日节点举办4场直播,240万人在线观看,单场最高120万人在线观看。在新华网、央视频APP、北京日报、百度、今日头条、抖音、北京时间、澎湃新闻、知乎等新媒体平台开通9个官方账号,全年更新近千条,阅读量3300多万次。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同人民网推出 “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抗战文物展”馆长专访;配合中央电视台《国宝·发现》拍摄系列纪录片;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山河岁月》《建党百年——爱上中国》《闪亮的记忆》等多套频道的栏目和纪录片合作拍摄;配合国家文物局《红色印记》《一路百年》拍摄文物专题片;协助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旗帜▪中国青年说》节目;与北京电视台合作拍摄《薪火相传》《文化北京》《百年历程》专题片;与湖南卫视合作大型革命历史主题文物系列专题节目《闪光的记忆》;参加《理想照耀中国》北京上海四地大型联合直播;和市委组织部、团市委、前线杂志社、人民网智慧党建项目组等合作推出党史教育专题片。
学术成果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每年都要确定一批专题展览项目并围绕开展专题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先后组织召开了一百多次各种类型、主题、规格的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推动学术发展。先后推出学术著作、历史画册、普及读本等各种学术成果一百余部,其中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北京市奖项。
学术期刊
《抗战史料研究》是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主办的以抗战史料研究为主的学术性刊物,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每年出版两辑。前身为《中国抗战研究动态》,创刊于2006年,截止至2014年,已经出版34期。《抗战史料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繁荣抗战史料研究、总结历史经验、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为宗旨,秉承科学与求实的办刊理念,重史料、讲考据、求实证。内容涉及抗日战争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社会、日本侵华罪行以及战争遗留问题等方面。
《中国纪念馆研究》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是以“加强业务交流,提高纪念馆研究水平,促进纪念馆事业发展”为宗旨的公开出版物。以博物馆学理论为指导,多侧面多角度反映中国纪念馆的现状特点,深入探讨中国纪念馆的发展方向,广泛介绍世界各国纪念馆的概况、相关经验和各种前沿理念,关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纪念馆存在的各种问题,为中国纪念馆的工作者和关注纪念馆发展的各界人士提供学术研究和经验交流的园地,使之成为集学术性、知识性、可读性为一体的、具有一定前瞻性学术出版物。
《中国纪念馆通讯》(双月刊)是由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编辑出版发行的内部出版物。以刊登会员单位工作动态、个人会员工作心得为主的信息交流性刊物,以“加强交流、增进了解、促进合作、共谋发展”为办刊宗旨。设置以下栏目:今日关注、专委会工作、信息快报、展览推介、馆藏珍品、宣教风采、先进人物、中国纪念馆、纪念馆茶座、对外交流、新书推荐、学习园地等。稿件一经采用,将支付一定稿费,通讯员有关稿件将优先在会刊《中国纪念馆研究》(公开出版,半年刊)上予以发表。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抗战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自1987年开馆以来,纪念馆共接待了包括日本首相村山富市在内的十几个国家的政要,八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观众。纪念馆也先后赴日本、美国、新加坡、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举办抗战主题的展览,加强了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与合作。迄今为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先后接待国内外观众1500余万人次。
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
副馆长:董立新、李志东、赖生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设有人事部(机关党委)、办公室、行政保障部、财务部、保卫部、编辑研究部、文物保管部、对外交流部、宣传教育部、信息资料部、展览陈列部、文化宣传推广中心(下属二级单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有驻馆机构: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暨和平教育基金会、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中国博物馆协会纪念馆专业委员会、北京中国抗日战争史研究会、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
2017年12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19年2月2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入选第五批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名单。
2019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4周年纪念日,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此次抗战馆获批成为北京市首批海峡两岸交流基地。
2020年4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入选北京市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名单。
2021年5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被评为“北京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21年12月24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被确定为北京首批市级党员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之一。
《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展览被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文物局列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精品展览。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优秀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北京市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2年5月,荣获第十九届(2021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特别奖。
2023年9月,入选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4年1月,被命名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卢沟桥宛平城内街101号(卢沟桥)。
免费
周二至周日9:00~16:30,16:00停止取票,星期一闭馆。每日最高接待观众量为6000人次(每日零散观众限量2000人,团体观众限量4000人),如馆内出现拥挤,则限时限量发票。
半景画播映
1.《七七事变》半景画馆位于主展厅中央。半景画每天播放六场,每场限60人。
2.播放时间为:上午9:30 /10:00/ 10:30 / 11:00/11:30;下午13:30/14:00/14:30/15:00/15:30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7月7日下午13:00恢复对外开放,当日开放时间延迟至18:30,18:00停止入馆,7月8日起正常开放。
2024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发布公告:因实施展陈改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将于2024年9月29日起闭馆,暂停向公众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另行公告。
1.提供定时讲解:周二至周五上午9:15,下午13:45。周六周日及法定节假日:上午9:30~10:00,下午14:00~14:30。
2. 其它开放日实行收费讲解。中文讲解100元/场(50人以内),外文讲解200元/场(50人以内)。每场讲解时间为1小时30分钟之内(不含专题展览)。
3.提供中、英、日、韩、德、法、西班牙和意大利等语种的语音导览器,每台20元租金(押金100元)。
乘专17、77、96、97、133、309、310、313、329、339、452、458、459、624、661、662、843、896、952、983路公交车至抗战雕塑园站下车向北步行五分钟左右即到(宛平城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