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酸药

更新时间:2024-05-23 12:31

抗酸药是一类弱碱性物质,口服后能中和胃酸而降低胃内容物酸度,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黏膜的侵蚀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发挥缓解疼痛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简介

抗酸药又称胃酸中和药,是一类弱碱性化合物。口服后能中和过多的胃酸,降低胃内酸度和胃蛋白酶活性,解除胃酸对胃黏膜及溃疡面的侵蚀和刺激,从而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同时,因胃内酸度降低,还可促进血小板聚集而加速凝血,有利于止血和预防再出血。此外,有的抗酸药在中和胃酸的同时,可形成胶状物,覆盖于溃疡面上,起保护和收敛作用。

种类

按其效应分为:①吸收性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等。②非吸收性抗酸药。如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铝(片剂或凝胶)、三硅酸镁等。

临床应用

理想的抗酸药应具备以下特点:①中和胃酸的作用强大而持久,使胃内容物的pH维持在3.5以上,此时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大部分停止;②与胃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③不引起便秘和腹泻;④没有系统性效应。抗酸药种类虽多,但若以上述标准去衡量,没有一个臻于理想。这就需要我们在选择抗酸药时除了考虑其价格和是否适口以外,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其副作用。例如碳酸钙和氢氧化铝可致便秘,特别是在老年人。常常需要加用含镁的化合物来克服其致便秘效应。

长期服用含三硅酸镁的抗酸药可发生二氧化硅的尿石。各种含铝化合物可以吸附有机和无机物质,如四环素族抗生素。应用氢氧化铝可使血中四环素族抗生素水平显著降低。它还可以吸附某些抗胆碱能药,包括阿托品。氢氧化铝在肠腔内和无机磷酸盐结合,致使粪便中磷酸盐排泄增多和血清磷酸盐浓度降低。可利用氢氧化铝的这一特性来治疗尿毒症。在尿毒症病人应禁用含镁抗酸药,以免发生高镁血症。由于氢氧化铝在肠内与磷酸盐结合,长期服用可以导致骨代谢异常和骨质软化。氢氧化铝凝胶尚含一定量的钠,在水肿病人应用抗酸药时,应慎重考虑。

碳酸钙虽然是最便宜和作用最强的抗酸药,但是偶然发生的高钙血症限制了它的应用。应用放射性示踪物的研究表明,碳酸钙中钙的吸收和可溶性盐──葡萄糖酸钙中钙的吸收程度相同,为9~37%,因此,肾脏病患者应避免应用。

剂型

一般说液态或粉剂抗酸药较片剂有效,这可能是分散更快的结果。试管内的实验表明同一抗酸药的片剂较液态制剂的中和效能低。若应用片剂,应该在咽下前嚼碎。

投药频度

抗酸治疗的主要限制因素是胃的排空速率,因此抗酸药的投药频度便成为合理治疗的最重要一环。影响抗酸药在体内作用的持续时间有三个因素:①抗酸药的中和能力;②胃酸分泌的速率;③胃排空的速率。其中以第3个因素最重要。也就是说,抗酸药在尚未发挥其全部效能以前已被排入肠道,从而不能再发生效力。因此,为了达到持续中和胃酸的目的,决不是增加药物的剂量,而是增加投药的频度。临床上,在进行抗酸治疗时,常常辅以抗胆碱能药,使胃的运动减弱,从而延长胃的排空时间和增加抗酸药的作用时间。此外,饭后1小时服药,由于胃排空减慢,药效可维持3小时之久。一般情况下,抗酸药的用药时间是每次饭后1小时和3小时以及睡前各1次,一日共用药7次。

抗酸治疗的持续时间

抗酸治疗的目的在于使溃疡完全愈合,愈合的时间一般需要8周。在溃疡完全愈合以前,症状往往早已消失。因此,绝对不应以症状消失作为停止抗酸治疗的标准。否则,症状会迅速重现,这实际上是原有溃疡的恶化而不是疾病的复发。抗酸治疗的时间不应少于3个月。

相关药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