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嘎

更新时间:2023-12-06 12:27

藏区最古老的曲种之一,其本意是指在每逢新年佳节和喜庆盛会之际上门祝福唱赞颂词的民间艺人。他们社会地位很低,一般都手持五色棍,肩背假面具,怀揣大木碗到全藏各地进行“乞讨”性表演。他们口齿伶俐,语言优美,被称为不识字“作家”;他们见到什么就说唱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代表作《吉祥的祝词》。

曲种简介

藏族曲种。“折”,藏语意为果实;“嘎”,藏语意为 洁白。“折嘎”,可译为“洁白的果实”或“吉祥的果实”。演唱折嘎,也有送吉祥、传好运的意思。这种说唱形式广泛流传于西藏地区及青海、四川等省的藏族聚居地区。过去折嘎的说唱者,大都是流浪艺人,或是沿门乞讨的乞丐。他们手拿木棍,怀揣木碗,肩披山羊皮做的假面,用吉祥的祝词,风趣幽默的表演,求得施舍。每逢藏族传统节日,城乡集市贸易盛会,或者喜庆欢乐的场合,往往都有折嘎艺人的演唱。藏历正月初一,按照传统的风俗,折嘎艺人要在启明星升起时,在各家各户门前高呼“拉吉啰”(神胜利了),然后说唱折嘎。主人便高高兴兴地打开大门,开始庆祝新年的活动。

折嘎分说和唱两部分。一般是先说后唱,并穿插一些简单的舞蹈。传统的折嘎唱词,开始都是祝福吉祥和丰收,接着述说自己从那里来,到何处去,随后用夸张的词语赞颂自己的木棍、木碗、羊皮假面和自己的身体与装饰以及主人的茶好酒香,食物丰盛等。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唱词也因之而异。大致包括述说折嘎形成历史、山川寺庙特色、各地风俗习惯,或对长官财主进行讽刺挖苦等。这些唱词有相当大的即兴成分。演唱者不仅要吐词清楚,口齿伶俐,而且要掌握丰富多彩的藏族语言艺术,有一定的创作才能。西藏民主改革以后,折嘎艺术登上舞台。演唱形式有单人折嘎、双人折嘎、三人折嘎和折嘎小戏,演唱赞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新唱词。

主要道具

名称:折嘎面具

分类:面具

种类:布质 制作年代:当代

制作地点:西藏拉萨市

尺寸:高67厘米,宽24厘米

道具意义

据说此物为格萨尔王无穷智慧照耀四洲的象征。有了这种东西,艺人演唱时,灵感倍增,映引入“神”,无所不知。面具两眉间写有藏文元音“阿”字,是为宏扬佛法、祝愿三界众神和万物生灵吉祥的符语;右耳根系有一颗小海螺,为男性象征,艺人说唱到男性时,颂其心灵洁白如海螺;左耳根系有一颗松耳石,象征女性,艺人说唱到女性时,夸其如松耳石一样美丽;后脑处系有红、黄、蓝、绿、白五种彩带,是为叙说天神、历神、战神、龙神和世界形成历史及其五色粮食相联系的象征。

表演方法

两人或两人以上演唱时,主演人戴面具不演说,其余伴演者手持乐器和道具表演,有诵唱合唱,独舞、群舞,并以歌舞交替轮流,但舞蹈动作幅度不大。

上述面具的这些颜色和物品在传统的唱词中都有固定的程序。艺人演唱时从上到下、从大到小,从右到左都有专一的内容表述,一般可以缩简,不得有漏;之后

,艺人根据叙述内容和具体人物对象进入演唱正题,施展自己的语言和表演技能。当说唱周围环境、自然风物时,全靠语言和面部表情;说唱动物、植物及其他物品,将其人格化;而说到男女老少,则按各个人物的不同身份来模仿其语言和动作,表演自如。

折嘎艺人有5种道具,除上述的五色粮食和毡制面具外,还有木棒、牛角胡、泥塑人。木棒名为心之如意宝贝,约2尺长,呈四方形状;上端涂有白色,意为上方印度佛法地,中间涂蓝色,指藏区;下端涂黑色,指法王居住的汉地。在蓝黑两色相接的位置,还有象征雪域藏区的四海和象征吉祥的莲花等4种花卉图案。另外一种道具为“妙音四溢,宣泄不尽”的牛角胡“宝琴”。

再一种是琴弦钮上用细绳吊个小铁圈,圈内系有泥塑、穿着布衣的五男五女,为“折嘎,如意宝童”。演唱时,艺人将系有偶象的线绳拴在手指,随着拨动的乐器声和唱词使这些泥塑手足动作,表达内容。折嘎演唱曲调单一,有两个乐句或四个乐句的快慢板两种,表现种类不多,一般为2/4或4/4拍,较为抒情。

解放后,藏族群众的地位有了根本的变化,演唱折嘎不再是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为欢乐聚会、喜庆节日时表示祝贺、歌唱新人新事的一项活动;在内容的表述以及道具的运用方面出现了新的改革。相信今后这种古老的表演形式将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唱词新内容

折嘎(Vbrasdkar)是藏族著名的传统曲艺,是藏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群众文艺活动。近几十年来,不少藏族文艺工作者,运用折嘎的艺术形式,写进社会主义的崭新内容,使得折嘎这一古老曲艺焕发了新的异彩。例如,扎朋错写的《翻身农奴唱家史》(《光明日报》1964·12·8),巴扎写的《吉祥幸福的日子》(《青海群众艺术》1981·12),索朗次仁写的《贺喜》(《西藏群众文》1982·1),《祝福吉祥的哈达》(《西藏群众文》1985·4),桑杰多杰写的《向藏族人民问好》(《西藏群众文艺》1984·4),拉乃·索朗多杰写的《由穷变富赞》(《西藏群众文艺》1984·2),等等,都是反映藏族社会现实生的折嘎新词。

解放以前,扮演折嘎的民间艺人,主要是生活的困苦的究人,把演唱折嘎作为一种谋生手段。一般是在藏历新年期间,走门串户,利用折嘎献吉利词,以求主人的一点施舍。在传统的折嘎唱词中,基本上是宣传历史知识、人生哲理、赞美生活,等等。其中也有个别的阿谀奉承之词或低级趣味的语言,这是当时的时代局限性,难以苛求。应该说明,传统的折嘎唱词,既有精华,又有糟粕,要作科学的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藏族地区实行民主改革以来,演唱折嘎不再是以唱换吃的性质,而是吉庆阳、欢乐聚会时表达祝贺心意、歌颂新事物的项文艺活动了。今天的折嘎演唱,不仅唱词内容光焕然一新,而且表演形式也有所变化。所以说,新的折嘎创作,无疑是属于社会主义藏族新文艺的一部分,应该给予一定的地位。

艺术地位

折嘎,最初只是流传于民间的乞讨时的说唱表演,如今它已被作为一种民间表演艺术保存下来。在藏历新年的街巷里,在夏日的林卡游园的人潮中,或是在新婚的庆典里都有折嘎艺人的出现。折嘎艺人向人们祝福,人们向他赠送食物等。折嘎艺人走到那里,无疑为节日增添了几分欢乐的气氛。折嘎面具一向只是搭在说唱人的肩,偶尔戴在脸上,因此它只是配合表演的一种道具。折嘎面具一般质地粗糙,制作随意,但它是用最美的象征符号伴随表演者动听的祝福博得施主欢心,求得施舍。今天,折嘎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曲艺形式。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