柢山

更新时间:2024-02-04 13:01

柢山,《山海经》记载的神山,杻阳山向东三百里的地方,叫做柢山。柢山河流众多,水势奇特,深不见底。山上怪石嶙峋,草木不生。在水中生长着一种形状像牛的怪鱼,蛇尾,胁生双翅,能在天空飞翔,叫声像犁牛吼叫,名叫鯥。鯥经常在陆上作日光浴,像蛇一样冬眠。人们吃了这种鱼,就可以防治痈肿,人们发现了鯥的药用价值后便千方百计进行捕杀。

原文

又东三百里柢山,多水,无草木。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魼(同“胠”)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鯥,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

注译

魼(qu):通

留牛:当与《山海经-东山经》中所提到的犁牛为同一种动物。

鯥(lu):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鱼。

考证

在今湖南省最南部临武县(郴州)境内。

文章出处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1]。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山海经》具有非凡的文献价值,对中国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的研究,均有参考,其中的矿物记录,更是世界上最早的有关文献。

《山海经》是一部记载中国古代国神话、地理、植物、动物、矿物、物产、巫术、宗教、医药、民俗、民族的著作,反映的文化现象地负海涵、包罗万汇。除了保存着丰富的神话资料之外,还涉及到多种学术领域,例如:哲学、美学、宗教、历史、地理、天文、气象、医药、动物、植物、矿物、民俗学、民族学、地质学、海洋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等,可谓汪洋宏肆,有如海日。在古代文化、科技和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山海经》是中国记载神话最多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地理知识方面的百科全书。

全书18篇,《山经》五篇是为一组,以四方山川为纲,记述内容包括古史、草木、鸟兽、神话、宗教等。依南、西、北、东、中的方位次序分篇,每篇又分若干节,前一节和后一节又用有关联的语句相承接,使篇节间的关系表现的非常清楚。

《山海经·五藏山经·南山经》(以下简称南山经)排列在《山海经·五藏山经》之首,说明其地位的重要性。若以《山海经》的“大荒”四经来研究,解开“南山经”也就找到了通往“大荒”的通途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