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7 13:31
拉伯龙化石出土于伊萨鲁第三层组(Isalo III 组)地层,非洲的马达加斯加,时代为侏罗纪中期巴通阶,这里还出土了蜥脚类纳林达龙,陆鳄祖巨蜥鳄。以及一些兽脚类化石碎片,如编号MSNM V6234的牙齿,形态接近于基干坚尾龙类/巨齿龙类;编号MSNM V6235的爪子,被认为其属于非阿贝力龙的角鼻龙类,MSNM V6234与MSNM V6235体长约7-8米。
马达加斯加拉伯龙(L. madagascariensis)是由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于1986年描述的、命名。属名是为纪念古生物学家艾伯特·拉伯(Albert de Lapparent)。
在19世纪末,马达加斯加的马任加盆地(Majunga Basin)发现一些化石,来自于伊萨鲁第三组(Isalo III Formation),地质年代相当于侏罗纪的提通阶。在1894年,理查德·莱德克(Richard Lydekker)将这些化石归类于沟椎龙的新种,B. madagascariensis。在1986年,约瑟·波拿巴(Jose Bonaparte)认为这些马达加斯加化石,跟英格兰的沟椎龙有很大不同,因此建立为新属。模式种是马达加斯加拉伯龙(L. madagascariensis),属名是为纪念古生物学家艾伯特·拉伯(Albert de Lapparent)。正模标本(编号MAA 91-92)是两个神经弓,另有其他化石被归类于拉伯龙,包含脊椎、四肢,没有头颅骨。化石总计至少3到10个个体,来自于不同年龄层个体。这些化石的可鉴定特征少,仍需要详细研究。
拉伯龙生活在距今1.67亿年 ~ 1.65亿年前的中侏罗世。